劉更另

劉更另

劉更另,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著名的土壤肥料植物營養學家,1929年出生於湖南桃源縣,1952年畢業於武漢大學,1959年留學前蘇聯獲農業科學博士學位,1994年當選為中國工程院院士,現任中國農業科學院研究員。他長期帶領科技人員深入河北省遷西縣及燕山地區進行科學考察、科研和技術諮詢工作,為燕山地區的經濟技術開發和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2002年獲河北省人民政府頒發的河北省院士特殊貢獻獎。

人物簡介


基本資料

劉更另 Liu Gengling (1929.1.29 -2010.6.30)曾擔任中國科學院祁陽紅壤實驗站站長。曾任中國農業科學院副院長、中國農業科學院研究員。

人生貢獻

60年代首次解決了水稻"坐秋"問題,揭示了磷肥防治"坐秋"的機理。種植綠肥,發展雙季稻,提高資源利用率。70年代首次研究出鉀肥提高綠肥田稻穀產量,創造性地提出"晚稻超早稻"的戰略措施和技術。
80年代首次研究出硫酸鋅防治水稻"僵苗",揭示了亞砷酸根在土壤中的化學行為,為改良"砷毒田"提供了理論與方法。90年代創造出"水平淺溝,溝坑相連,分散蓄水"的工程措施,解決了紅壤地區旱坡地季節性乾旱缺水問題,為發展林果業、草業,恢復植被做出了貢獻,在北方,首次研究出板栗專用肥、栗蘑人工栽培和產業化,經濟效益明顯。
從1975年起,先後在全國主要農業區布置一系列土壤肥料長期定位實驗,獲得大量科學資料。

個人經歷


劉更另
劉更另
從1989年開始至今(2008年)的19年間,他深入河北省遷西縣,以發展現代農業為目標,先後推廣“栗蘑仿野生栽培”、“板栗專用肥”、“速生楊林栽培”等16項農業實用技術,培養了一大批種植大戶、養殖能手,使當地農民找到了科學致富的門路。
20世紀60年代初,劉更另響應上級號召,主動請求到農村基層工作。他在湖南祁陽紅壤土壤實驗站一干就是28年。之後,又在河北遷西農村、北京密雲工作多年。
說起這段難忘的人生經歷,劉更另院士坦言,當選院士是對他長期紮根基層的肯定。多年基層工作的歷練,不僅使自己的科研能力、觀察思考能力和人際溝通能力得到綜合提升,身體素質也得到很好的鍛煉。直到今天,他仍能堅持到田間地頭開展科學試驗、指導農業生產。
談及在農業科學戰線工作幾十年有何心得,劉更另院士用30字口訣進行了高度概括:抓生產問題、做基礎工作、用先進手段、攻薄弱環節、得綜合成果、出專門人才。
“越艱苦的地方越蘊涵著成功的機遇,越艱苦的地方越有機會挑重擔、擔大梁。”劉更另院士指出,當前科研人才大部分集中在城市,有的青年科研人員覺得基層科研環境不好,不願意紮根農村。他特別呼籲,各級地方領導要為青年科研人員下基層創造更好的工作環境,青年同志也應該深入基層,努力克服各種困難,扎紮實實開展科學研究,為國家農業發展作貢獻。
2010年6月30日上午9時18分在北京逝世,享年81歲。中國農業科學院成立了由翟虎渠院長任組長,院黨組書記薛亮和院黨組成員、人事局局長賈連奇任副組長的劉更另同志治喪小組。劉更另同志遺體告別儀式於7月6日(周二)下午14時在八寶山革命公墓東禮堂舉行。

科研歷程


科學試驗站

劉更另院士在多年考察調研的基礎上,提出了“關於建立河北省燕山科學試驗站”建議書。1995年此建議得到省委、省政府有關領導的高度重視。經省人民政府批准,省、市、縣聯
劉更另院士闡述意見
劉更另院士闡述意見
合投資建站,劉先生為建站選址走訪了遵化遷安、遷西幾個縣,最後選到遷西大黑汀水庫西側建站,這裡風景優美,視野開闊,便於吸引外來學者在這裡進行合作研究,並特別請中國建築大師吳良鏞院士為實驗站設計。
1998年河北省燕山科學試驗站在遷西縣大黑汀水庫西岸落成。在試驗站建設中,走邊建站邊科研的路子,技術上主要以中國農業科學院為依託,承擔了“燕山東段農業特色產業開發研究”、“燕山區水資源科學調節和生態重建”、“燕山區農牧系統耦合技術研究,”、“高效果品示範園區建設”等項目研究,形成了集科技集散、成果展示、技術培訓、綜合服務為一體的綜合性科研基地,成為燕山地區技術開發服務中心。
科技興縣需要人才,劉更另先生先後為遷西請到了沈國舫、盧良恕、任繼周、張子儀、范雲六,連他自己等7名工程院院士和陳文新一名中科院院士給遷西縣級幹部和科技人員講課、座談和其他諮詢活動。此外還邀請了白玉良、高中琪、邱建軍以及36位博士、博士后和研究員,來遷西講課、考察,有的還建立了長期的合作關係,承擔 國家級科研項目3項,省級項目16項,市級項目25項。
劉更另院士深知,農技應用效果的好壞,取決於農民的科技素質。16年來,他舉辦各類科技講座、培訓60多場次,足跡走遍了遷西的山山水水;16年來,他悉心培養科技示範戶20戶,農業技術骨幹上百名,許多戶通過學科技、用科技成為遠近聞名的致富能手,累計受益群眾超過10萬人。

點石成金髮展為民

燕山地區一般缺水,遷西縣平均年降雨量為728毫米,最大降水量1172毫米。遷西縣修了100個水庫,號稱百庫縣(實際上現有水庫70多個),劉更另考察了全部水庫,有的水庫不蓄水,租給群眾養魚、養鴨,有的水庫是病庫,保安係數不高。劉更另院士向水利部門建議多安排資金修理現有水庫,提高保安係數。對於遷西的“圍山轉”,劉先生根據雨量情況建議每塊“圍山轉”多修“水窯”、“水櫃”,實行就地蓄水,就地使用,效果很好,深受栗農歡迎。
1999年,劉更另考察分析燕山各縣區具體情況,依據遷西山多、灘多、溝壑多的自然條件,倡導開發速生楊造林,增加農民收入,向縣委提出發展速生楊產業建議,栽種楊樹2000萬株。三年中全縣共營造速生楊10萬畝,植樹達650萬株,森林覆蓋率達46%。
2000年,劉更另到燕山深處考察,發現遷西縣青山關,有保存完好的古長城建築,是獨特的旅遊資源。據考證是戚繼光下的一個“把總”駐地,有深厚的文化底蘊。後來任繼周院士看了,說是“無價之寶”。劉先生向唐山市委建議,開發為旅遊景點。遷西縣委、政府採納他的建議,投資500多萬元,對青
劉更另在河北遷西考察
劉更另在河北遷西考察
山關進行了修復,把居住在長城守營內的20戶居民全部遷出,修水泥路10華里,改善了旅遊基礎條件,使之成為古長城的又一獨特景觀。按照劉先生的想法,要把“青山關”和“秦皇島”的公路開通,使“北戴河”和“青山關”聯繫起來。既有白浪滔天的海洋風景,又有高聳入雲的古老長城。使人們既可讀竭石遺篇,又可仰繼光偉業。把現代文化和燦爛的華夏文化結合起來,使人們進入更高的精神境界。
2000年6月,院士在中國工程院立項,在燕山科學試驗站進行“燕山地區水土資源特點及其分析”院士諮詢項目研究,通過三年項目實施,“燕山山區與京津唐秦城市群”一書提供給省委、省政府領導。2001年引進“南稻北栽,水稻旱種”項目,通過近三年在遷西縣的新莊子、白廟子、三屯等鄉鎮試驗。對勝泰、奇妙香、巴西陸稻等八個品種進行試驗示範,勝泰等3個品種表現出良好的適應性和豐產性,節水50%以上,比當地品種增產10%以上,取得了較好的示範效果。
2004年,在劉更另等5位院士的推薦下,國家發改委“優質板栗高技術產業示範工程”項目落戶遷西,成為唐山市第一個在國家立項的農業高技術項目,帶動10萬畝板栗標準示範園建設。
2005年,劉更另、任天志、邱建軍、張士功建議遷西站申報農業部野外台站網路,為建設新農村探索經驗,並按照“生產發展、生活寬裕、鄉風文明、村容整潔、管理民主”的要求,首先在遷西選點實施。

科技開發促富栗鄉

劉更另
劉更另
金秋十月,大地鋪錦。“中國板栗之鄉”——遷西縣又迎來了一個豐收年,漢兒庄張莊子村村民王春懷指著家中4萬多斤板栗,笑得合不攏嘴,“我這全是託了劉院士的福啊!”原來,老王承包的500畝板栗園是縣科技局和有關單位舉辦的示範點之一。幾年來劉院士建議在板栗樹下栽培蔬菜,實行立體種植,通過精耕細作,王春懷的栗園產量逐步提高,既收板栗,又收蔬菜,效益逐年增大,人們稱他為“板栗大王”。
自20世紀90年代初開始,在劉院士的倡議下,栗磨的人工栽培技術在遷西開花結果。他帶領幾十名課題組人員風餐露宿,實驗—失敗—再實驗—再失敗,經過幾百個日日夜夜,上千次失敗,終於取得了重大突破,最高生物學轉化率達到了128.5%,實現了國內外科技人員把栗磨(學名灰樹花)變為人工栽培的夢想。如今全縣栗磨栽培點遍及全縣17個鄉鎮達4500戶,年產鮮灰樹花300萬公斤,並創產值5000萬元。本項目獲河北省科技進步獎和唐山市市長特別獎。
“片麻岩山地栗園培肥技術及板栗專用肥研究”項目,成為山區致富的“金點子”。在劉更另的建議下,通過研究分析片麻岩土壤營養成分,燕山山區氣候特點,針對板栗優良品種結果盛期樹的葉片、栗蓬、栗皮、栗仁及不同物候期(雄花初花期、雄花盛花期、雄花末花期、幼果膨大期、採收期、落葉期)葉片氮、磷、鉀、鎂、銅、鐵、鋅、錳、硼等養分需求,提出合理的營養元素配比,研製開發出板栗專用肥,推廣面積達15萬畝,平均畝增產15.3公斤,增產幅度30%以上,累計增收9500萬元。本項目獲河北省科技進步三等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