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聲男高音
假聲男高音
假聲男高音(countertenor或者Alto)是男聲演唱音域最高的一種男高音,他的音域甚至於女高音和女低音的重疊。假聲男高音,靠特別的聲樂訓練。從中世紀以來的的歌唱型式中就一直存在著。
假聲男高音
閹人歌手以他們高超的聲樂技巧佔據了十六、十七世紀的歌劇舞台,但隨著時代的遞移,這種不人道方式註定成為歷史的灰燼。而在逐漸興起古樂熱潮的二十世紀後期,許多當年閹人歌手所演唱的樂曲,只好交由女中音或假聲男高音來演唱;由於古樂的研究,保留了閹人的發聲技法,經由特殊的訓練,假聲男高音重回舞台,找回原有嗓音清亮,較無世俗氣習的唱法;可以在許多的宗教或神劇音樂展現。也有作曲家將這種角色再度放進歌劇中。
也許你在唱片上看到假聲男高音不同的名詞,Alto或Countertenor,其實這兩種寫法都是指假聲男高音。
Male Alto是中世紀曾盛行過的一種高的男聲,演唱者為成年男子,能用假聲唱到女聲的高度,音質比較柔弱 近似女聲,當時的教堂嚴禁女子唱詩,聖詠合唱的中音部(alto)由假聲男高音或童聲(boy\’s voice)演唱,後來才改用女聲,假聲男高音簡稱為alto。
Countertenor是中世紀至巴赫、韓德爾時期曾盛行的一種男聲,演唱者為成年男子,在自然聲的基礎上,依靠自由移動至高處的喉頭位置,和充份發揮頭腔共鳴而唱到女聲的高度;音質則始終保持男聲的特點,高音區也不像女性alto那樣柔弱,而是清澈、透亮。音域很寬,是因為常有人分不清這兩者的差別。
假聲男高音與所謂的早期音樂(early music)是分不開的 不過在1600年以前到巴洛克時期,以至十九世紀初都有得研究,格魯克的歌劇《奧菲歐與尤麗迪斯》中的奧菲歐亦為ALTO的角色。一些較早期的牧歌中也不乏此類作品 如英國作曲家道蘭、普賽爾等魯特琴曲,為聲樂曲目極重要的一部份。
活躍在歌壇的著名假聲男高音有: David Daniels,Andreas Scholl,Max Emanuel Cencic,Philippe Jaroussky等等
假聲
人們日常說話的聲音為真聲,與之不同的發聲狀態所發出的聲音(如男作女聲)為假聲。沒有經過訓練的嗓音,由自然聲區往高處說或唱,到一定的高度就感到困難,若再高,聲音就突然改變,失去原有的音色,而變成又虛又弱又無色彩的聲音,即所謂“假聲”。中國戲曲界稱真聲與假聲為真嗓與假嗓,大嗓與小嗓,大本腔與二本腔等。我國傳統說法是男女都有真聲與假聲;西洋則沒有真聲之說,僅稱之為胸聲。男女都有胸聲。但假聲只限男聲。女聲只有頭聲和比頭聲更高的“哨聲”。
人的聲帶有兩種發聲機能,即發胸聲的重機能與發假聲或頭聲的輕機能。發真聲以甲杓肌的作用為主,聲帶全振,邊緣圓純,聲音飽滿響亮,聲門隨音頻開合,用氣較省,一般在中低聲區使用。發假聲則以環甲肌的作用為主,聲帶局部(邊緣)振動、邊緣薄,聲門閉合不嚴,有一梭形縫隙,費氣較多,一般在高聲區使用。
天然假聲並無表現力,有表現力的是受過訓練的、有呼吸支持與有共鳴的藝術假聲。中國戲曲中的青衣,古代歐洲一些教堂里(如英國與俄羅斯的教堂)的男性女高音或男性女低音等都是用假聲演唱;中國京劇、崑曲中的小生、中國民間的青海民歌花兒和瑞士、奧地利山區的約德爾(一種山歌)的演唱,則是真假聲交替使用;中國戲曲中的老生、老旦,中國和世界很多地區的民歌,大都是用真聲演唱。
假聲是歌唱技巧之一。從聲帶發聲來說,假聲主要是聲帶邊緣振動,聲帶不完全閉合,張力不強,氣力不大,帶有頭腔共鳴泛音,音質有別於真聲(Speaking Vioce),聲音透明、纖柔、輕盈。這種特殊的發聲方法為男聲所特有。天然的假聲又空又虛又無色彩,受過訓練、有表現力的假聲是歌唱的假聲。
假聲歌唱歷史悠久,早在8世紀西班牙就十分盛行假聲歌唱,很快就代替了唱詩班中的童聲。帕勒斯特里那(Palestrina)曾為假聲歌手寫有不少彌撒曲和經文歌。義大利教堂聘用不少西班牙假聲歌手,著名的有莫拉列斯(C.Morales1500-1553)路易。達.維多利亞(T.Luis da Victoria,約1548-1611),蒂。桑托斯(G.di Santos)等。史學家認為西班牙的假聲歌手實際上可能也是閹人歌手,只是叫法不同而已。
17世紀隨著閹人歌手的興起,假聲歌手開始衰落。不過,在常規男高音演唱中是經常採用的,如20 世紀著名的男高音歌唱家吉(B.Gigli)、斯基帕(T.Schipa)、克勞斯(A.Kraus)、蓋達(N.Gedda)、卡雷拉斯等的假聲唱法,那半透明的音效,惟妙惟肖,堪稱一絕。
counterenor一詞,中譯很不劃一,也很難譯准,如譯為“假聲男高音”、“上男高音”、“最高男高音”、“假女低音”、“小女低音”、“男生女低音”、“小生男高音”、“男聲中音”、“高次中音”、“反男高音”等等,不一而足。我取“高男高音”。
義大利盛行閹人歌手,英國則是高男高音嗓音之鄉,閹人歌手從歌劇舞台銷聲匿跡時,英國的男高音雖也處於沒落時期,但從未消失,一直延續至今。二戰後,歐洲盛行一種古樂表演流派,演唱早期的聲樂作品,歌唱方法和聲音效果力求恢復古樂的原貌,儘可能真實地再現古樂純正之美。於是高男高音也得以借復古之勢重返樂壇,著要歸功於阿爾佛雷德。戴勒(Alfrde deller,1912-1979)的率先倡導及其歌唱藝術。
高男高音和閹人歌手或假聲男高音有所不同,不能混為一談。音域一般都超過正常音域,在高聲區採用一種頭聲區發聲方法,著是一種有氣息支持和共鳴效果的歌唱方法,聲音結實有利,幾乎具備樂器般純凈、清脆的音色,聲響特殊。
繼戴勒之後,在國際樂壇上湧現了一批很有潛質的男高音後起之秀,如鮑曼、克里斯多費里斯、李拉金、阿薩凡、斯克爾等,他們的演唱風格和發發聲方法也不完全相同,各有特點,別具一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