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扇窗

2014年河瀨直美執導電影

《第二扇窗》是由日本、西班牙、法國聯合製片的118分鐘劇情影片。該片由河瀨直美編劇、導演,村上虹郎、吉永淳杉本哲太、松田美由紀、渡邊真起子等主演,於2014年7月26日在日本上映。

該片以奄美大島的秀麗自然風光為舞台,講述了16歲少年與少女被捲入大人們的世界,如何正視生命與自然的共存,以及生與死考驗的故事。

劇情簡介


位於琉球列島北部的奄美大島地處亞熱帶,秀美原始的自然風光,連綿起伏的群山,色彩斑斕的珊瑚礁,清澈見底的廣闊海水以及流傳了千百年的祭祀神明的儀式,構成了人與自然、眾生與神和諧共存的平和畫面。日升日落,大島上的人們懷著對自然和神明的敬畏,靜靜守候著時間的流逝。
農曆八月,滿月當空,島民們在皎潔的月光下舞蹈,感恩神明帶給他們的豐收。正在就讀高中的男孩界人(村上虹郎飾)意外看到一具漂在海面上的男性屍體。可怕的一幕讓界人受到極大的衝擊,他匆匆從現場跑開,而這一幕剛好被他的同班同學杏子(吉永淳飾)看到。次日,杏子問起昨晚的情況。但任憑女孩如何追問,界人始終無法在描述昨晚那可怕的場景。
杏子的媽媽伊莎(松田美由紀飾)是島上的靈媒,在島民心中她佔據著不可侵犯、至高無上的地位。而如今伊莎已病入膏肓,即將迎來她的死期。
“即使媽媽離開了人世,這份眷戀也無法割捨。”對杏子來說,伊莎不僅是為島民們遣病除魔的靈媒,更是生命中最重要的親人。而如今靈媒也無法迴避肉體終將壞滅的現實,對此杏子內心難以接受。看著如此優秀的女兒,伊莎如是安慰,“我和杏子的生命相連接,將來不知不覺中也會和你生下的孩子建立聯繫,所以我的女兒,死亡一點兒也不可怕。”自從悟到了死期,伊莎便離開病院,回到家中,期望在剩下的有限時光里和家人們一同度過。
另一方面,多愁善感的界人也有自己的煩惱。他的母親岬 早年和丈夫篤 離婚。父親搬去東京居住,而岬似乎離開了男人不能活,一段段風流韻事讓界人覺得母親分外骯髒。在和母親爭吵后,他激動地跑出了家門。當他再度返回時,卻發現母親不見了蹤影。

演職員表


演員表

演員角色備註
村上虹郎界人
吉永淳杏子
松田美由紀伊莎
杉本哲太
渡邊真起子
村上淳

職員表

導演河瀨直美
副導演(助理)近藤有希
編劇河瀨直美
攝影山崎裕
配樂ハシケン
美術設計井上賢治
演職員表參考資料

角色介紹


界人
演員 村上虹郎
奄美大島的高中男生,多愁善感。因為母親的一段段風流韻事而覺得母親分外骯髒。八月的某個夜晚,他意外看到一具漂在海面上的男性屍體。
杏子
演員 吉永淳
界人的同班同學,她的母親是島上的靈媒,已病入膏肓,而優秀的她對母親即將離去內心難以接受。
伊莎
演員 松田美由紀
杏子的母親,奄美大島的靈媒。在島民心中她佔據著不可侵犯、至高無上的地位。如今已病入膏肓,即將迎來她的死期。
演員 渡邊真起子
界人的母親。早年和丈夫篤離婚。似乎離開了男人不能活,總是和不同的男人發生糾纏不清的關係。

幕後花絮


• 村上虹郎是演員村上淳和歌手UA的兒子,他們在片中也飾演父子,這是虹郎的首部電影作品。此外,奄美大島也是UA的故鄉。河瀨導演稱,沒有村上一家的參與,就沒有主角界人。
• 村上淳和UA早年已經離異,這也和影片中的設定很像。最初UA反對兒子演電影,不過首映式當天她還是到場觀看。
• 村上虹郎在父母離異后一直住在父親的老家大阪,首映式上他還用關西方言和觀眾打招呼。

獲獎記錄


獲獎時間獎項名稱獲獎者獲獎情況
2014年5月25日第67屆戛納電影節競賽單元·金棕櫚獎《第二扇窗》提名 
2014年9月19日第12屆海參崴國際電影節最佳影片《第二扇窗》獲獎 
2014年第4屆薩哈林國際電影節最佳女主角吉永淳

製作發行


主創單位

製作單位Kumie
發行單位Cinéart、Haut et Court、Soda、Filmcoopi Zürich、WoWow 

影片上映

上映國家上映時間、細節上映國家上映時間、細節
法國2014年5月20日(戛納電影節)韓國2014年10月9日
日本2014年7月26日英國2014年10月10日(倫敦電影節)
捷克2014年7月5日(卡羅維瓦里電影節)土耳其2014年10月11日(Filmekimi電影節)
以色列2014年7月17日(耶路撒冷電影節)加拿大2014年10月12日(蒙特利爾電影節)
波蘭2014年7月26日(新天地電影節)印度2014年10月15日(孟買電影節)
波黑2014年8月17日(薩拉熱窩電影節)比利時2014年10月16日(根特國際電影節)
加拿大2014年9月11日(多倫多國際電影節)羅馬尼亞2014年10月29日
荷蘭2014年9月14日(海濱電影節)比利時2014年10月29日
馬其頓共和國2014年9月16日(比托拉Manaki兄弟電影節)希臘2014年11月7日(塞薩洛尼基國際電影節)
法國2014年10月1日愛沙尼亞2014年11月16日(塔林暗夜電影節)
荷蘭2014年10月3日(日本電影節)荷蘭2014年11月20日
韓國2014年10月6日(釜山國際電影節)巴西2015年1月15日
*影片上映參考資料

影片評價


河瀨在影像里的思考從來都是以自我為中心的。鏡頭是她的雙眼,她恨不得將雙眸貼近所有觀察的對象,將它們徹底地看個清楚。她並不過分追求鏡頭構圖的形式美感,卻只是隨性的凝望。這種紀錄片式的安靜凝望,帶著深深的禪意,也帶著自然主義對現代電影工業的溫柔抵抗。在《第二扇窗》中,河瀨的拍攝越來越大手筆,從航拍到海底攝影,大自然在河瀨的鏡頭前越來越宏偉與豐富。當少年與少女赤裸著身子,牽著手在海底暢遊時,一股溫柔卻強大的生命力噴薄而出。
河瀨標誌性的東方哲學思考同樣在《第二扇窗》中得到了延續與貫穿。對大海的敬畏和與之融合,家庭與親情的主題,生與死的探討,生命的虛無與永恆,這些是河瀨“老生常談”的主題了;不過讓人小有驚喜的,是河瀨開始對生命的延續性做出了積極的判斷——雖然所有生命都會死,連神也會死,但死去的生命會被新的生命替代與延續。正如生生不息的大自然,森林,河沼和海洋,還有母親與孩子,所有生命都在生死間完成世代交替的使命:形體雖逝去,精神卻可以永存。最終,萬物皆永恆。母親最終閉上了雙眼,而少年與少女終於在樹林里完成了第一次的融合。《第二扇窗》的河瀨直美不再只是看到生命的易逝與脆弱,更看到了生命初始的力量與延續的意義。其中貫穿的日本傳統文化元素,無疑會讓西方人目眩沉迷。
河瀨的長片並不多,寥寥幾部卻能看到她從個人經驗逐漸擴大到對整個人類處境思考的進步,鏡頭也從最初的情緒化大於形式感,而逐漸向某種靜謐的工整靠近。在秉持著河瀨標誌性的紀錄片拍攝手法的同時,《第二扇窗》已經步入了劇情片行列。但老套的劇情,讓電影在某種程度上淪為了普通的清新日本文藝片——好在還有河瀨那些生死永恆的靈性思考。誠然,河瀨直美始終沒有走出自己人生的體驗,但或許這就是她的電影最紮實的根基所在。如果哪一天河瀨的電影里沒有了大自然,沒有了凝望生與死的目光,沒有了溫柔與力量,那或許就不再是令人著迷的河瀨了。(網易娛樂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