蠶婦
杜荀鶴詩作
《蠶婦》是晚唐詩人杜荀鶴創作的一首七言絕句。此詩前兩句以粉色和飢色對比,深刻表現了養蠶婦人窮困處境;后兩句通過蠶婦之口,表達了她們對統治階級剝奪她們勞動果實的強烈不滿和怨恨。全詩語言樸實、淺顯,近乎鄉間口頭語,詩情激昂悲憤,無情地揭露了當時社會中的不合理現象,表達了詩人對廣大貧苦人民的深切同情。
蠶婦
粉色全無飢色加,豈知人世有榮華。
年年道我蠶辛苦,底事渾身著薴麻?
1.蠶婦:指養蠶的婦人。
2.粉色:指婦人應有的健美膚色。飢色:即臉色因為工作而變得蠟黃。
3.榮華:豪華富貴的生活。
4.蠶:這裡用作動詞,指養蠶。
5.底事:何事,為何。著薴(zhù)麻:指穿粗麻布織成的衣服。薴麻,一種草本植物、莖部韌皮可供紡織。
我的臉蠟黃,沒有一點光澤,哪知道人世間的什麼榮華富貴。
年年都說我養蠶辛苦,為什麼身上穿的是薴麻做的衣服?
杜荀鶴所生活的那個時代,正逢唐朝末年的動亂時期,當時,藩鎮割據,叛亂時起,官吏專權,官僚黨爭進一步加劇;貧富懸殊的社會現實也導致階級矛盾的不斷激化。所以,杜荀鶴的創作主張以手中的筆和詩作來反映人民的苦難生活與不幸遭遇。《山中寡婦》《亂后逢村叟》《蠶婦》等皆為窮苦百姓抒寫冤讎悲憤而作。
這是一首描寫養蠶婦女生活的詩。
起句寫生活的折磨,使養蠶婦女臉上失去了一般婦女應有的脂粉和光澤。這裡,詩人一開始就以“粉色”為襯托,用特寫手法,抓住養蠶婦憔悴、飢餓的面部特徵突出地表現出來,使讀者對養蠶婦窮困處境建立起第一印象,從她的面部顏色去想見其生活的窘迫和痛苦。
第二句與上句意脈相承,和於濆的《里中女》“珠玉不到眼,遂無奢侈心”,“吾聞桑下女,不識華堂陰”等句意近,是說由於統治者橫徵暴斂,養蠶婦掙扎在死亡線上,終歲勞苦,尚不得溫飽,囿於自己的貧苦生活,她們不理解在人世間還有一種與此截然不同的榮華富貴生活。
三、四兩句是全詩的結穴之處。在寫了養蠶婦的貧窮之後,詩人以養蠶婦口吻突然一問:“年年道我蠶辛苦,底事渾身著薴麻?”一下子就把封建社會中一種普遍而令人觸目驚心的矛盾擺到了讀者面前,這就是《淮南子·說林訓》中所說的“屠者藿羹,車者步行,陶者缺盆,匠者狹廬,為者不得用,用者不肯為”的不合理現象。而對於養蠶婦終年辛苦養蠶的勞動果實到哪裡去了,是誰剝奪了她們享受美好生活的權利,詩人雖未直接說出,然而,唯其如此,才使詩歌含而不露,更能啟發讀者去探索造成這一不合理現象的根源,把矛頭指向最高統治者。
這首詩歌,最突出的表現手法是對比粉色和飢色對比,養蠶和著麻對比,貧窮和繁華對比,情理應得和實際狀況對比。這樣,既使詩歌感情色彩十分鮮明強烈,更使那種人吃人的社會本質昭然若揭,取得了很好的藝術效果。
近代學者劉永濟《唐人絕句精華》:代鄉村婦女呼籲之作也。
河北省社會科學院語言文學研究所原所長張聖潔《中國歷代諷刺詩選注》:這首詩作者以養蠶婦“粉色全無”和“飢色加”的對照,“蠶辛苦”和“著薴麻”的對比,控訴了封建統治階級對他們的殘酷剝削,諷刺了貧富懸殊的不合理現象。
杜荀鶴(約846—約906年),字彥之,自號九華山人。池州石埭(今安徽太平)人。大順二年(891年)四十六歲時中進士。最後任後梁太祖的翰林學士,僅五日而卒。其部分詩篇反映唐末軍閥混戰局面下的社會矛盾和人民的慘痛境遇,在當時較突出。有《唐風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