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5條詞條名為享堂的結果 展開

享堂

享堂解釋

享堂-解釋


享堂在《佛學大辭典》中的解釋:(堂塔)祖堂也。安置祖之像牌以祭享之,故云享堂。享堂《Bulkwang Fo-Kuang》中的解釋:指禪林中安置祖師像及其牌位之堂室。又作饗堂。因系供祭享之用,故稱為享堂。(禪林象器箋殿堂門)
享堂《漢英佛教術語》中的解釋:The hall of offerings, an ancestral hall. [Soothill]
享堂《佛光大辭典》中的解釋:指禪林中安置祖師像及其牌位之堂室。又作饗堂。因系供祭享之用,故稱為享堂。[禪林象器箋殿堂門]
享堂《佛教術語漢英》中的解釋:The hall of offerings, an ancestral hall.

享堂-歷史


享堂,又稱祠堂。墓上享堂、房屋等建築是作為死者親屬祭祀先人和長期守孝居住之用,通常守孝要在墓上居住三年之久。這種喪葬形制在當時應比較普遍,但後世很難保存下來,因而至今發現極少。這種禮制性墓上建築在河套地區、陝西、內蒙古長城沿線是首次明確發現,且數量眾多、規模較大,建築規格較高,具有極高的研究價值。
明晉王朱棡的妃子謝氏死後葬於寶山(今卧虎山),設“孝堂”,建“謝氏園”(舊時享堂村聖廟碑有記載),改村名為孝堂。據道光《陽曲縣誌》:“寶山,在享堂村北,明晉恭王妃陵,妃姓謝。”后因孝堂名不雅,遂改為享堂,沿用至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