叉葉蘇鐵
叉葉蘇鐵
叉葉蘇鐵(拉丁學名:Cycas micholitzii Dyer)是蘇鐵科蘇鐵屬的植物,又稱龍口蘇鐵、叉葉鳳尾草,蝦爪鐵等。
樹榦圓柱形,高可達60厘米,徑達5厘米,基部光滑,暗赤色。葉呈叉狀二回羽狀深裂,雄球花圓柱形,小孢子葉近匙形或寬楔形,光滑,黃色,邊緣橘黃色,種子成熟后變黃。
主要分佈於越南以及中國大陸的廣西等地,常生長在石山腳闊葉林中,中國許多地區有栽培。
叉葉蘇鐵
叉葉蘇鐵1904年英國著名植物學家麥查理茨(W. Micholitz)在越南進行植物調查時,發現了一種形態特殊的蘇鐵植物,隨即帶著活苗將其引種於新加坡植物園,經過植物學家的進一步研究於次年作為新種正式發表,並以發現者的人名來命名,這就是本植物拉丁學名的由來。由於小羽葉片呈二叉分歧,中文稱之為叉葉蘇鐵是合適的。實際上叉葉蘇鐵早在1899年於中國廣西就已經被發現,當時被定為刺葉蘇鐵的叉葉變種。越南發現的和廣西發現的二種蘇鐵其實都是一種植物,叉葉蘇鐵僅分佈於從廣西到越南河內狹小範圍。
叉葉蘇鐵
葉呈叉狀二回羽狀深裂,長2~3米,葉柄兩側具寬短的尖刺;羽片間距離約4厘米,叉狀分裂;裂片條狀披針形,邊緣波狀,長20~30厘米,寬2~2.5厘米,幼時被白粉,后呈深綠色,有光澤,先端鈍尖,基部不對稱。雄球花圓柱形,長15~18厘米,徑約4厘米,梗長3厘米,粗1.5厘米;小孢子葉近匙形或寬楔形,光滑,黃色,邊緣橘黃色,長1~1.8厘米。寬約8毫米,頂部不育部分長約8毫米,有絨毛,圓或有短而漸尖的尖頭,花藥3~4個聚生;大孢子葉基部柄狀,橘黃色,長約8厘米,柄與上部的頂片近等長或稍短,胚珠1~4枚,著生於大孢子葉葉柄的上部兩側,近圓球形,被絨毛,上部的頂片菱形倒卵形,寬約3.5厘米,邊緣具蓖齒狀裂片,裂片鑽形,站立,長1.5~2厘米。種子成熟后變黃,長約2.5厘米。
叉葉蘇鐵
分佈區位於熱帶北部季風區,年平均溫22℃,1月平均溫14℃,極端最低溫常年在0℃以上,偶在特大寒潮南下年分可下達-3℃,7月平均溫28.1℃;年降水量1350毫米,集中於5~9月,占年雨量75%以上;年平均相對濕度81%。叉葉蘇鐵為喜鈣植物,通常生長在石灰岩低峰叢石山中下部,土壤為石灰岩土,中性至微鹼性反應,較肥沃濕潤。
主要伴生植物有:
蜆木Burretodendro hsienmu Chun et How、
東京桐Deutzianthus tonkinensis Gagnep.、
海芋Alocasia macrorrhiza(L.)Schott等。
主要分佈於雲南東南部河口和金平等縣,廣西及海南興隆有分佈,越南、寮國也有分佈。
一般採用分櫱,切干或種子繁殖。分櫱繁殖時,應從老樹榦基部周圍切取分櫱,種在肥沃濕潤的腐殖土中,放半陰處。也有將幹部切成片段,埋土中,使幹部四周發生新芽,再進行分栽。種子壽命短,采后應即播種。
採收和儲藏:夏季可採收,洗凈,鮮用或曬乾。
叉葉蘇鐵
保護措施:廣西龍州石山區已建立弄崗保護區,應在種群較多地點嚴加保護,促進其天然更新,並進行栽培,大量繁殖。
為蘇鐵屬植物中比較罕見,對保護物種和研究蘇鐵屬分類有一定的科研意義。本種在中國分佈範圍小,應嚴加保護,華南各植物園可發展引種,亦具有觀賞意義。
葉叢終年翠綠,可作綠化觀賞。
叉葉蘇鐵
花期採花,果熟時采果,葉、根隨時可采,曬乾備用或鮮用。
化學成分:葉中含蘇鐵雙黃酮、扁柏雙黃酮、花杉雙黃酮等;種子含蘇鐵毒甙,新蘇鐵甙、昂布糖、油脂、葫蘆巴鹼、膽鹼、玉蜀黍黃質等有效成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