犯顏,漢語辭彙。拼音是fàn yán,意思指冒犯君上或尊長的威嚴。出自《韓非子·外儲說左下》。
1.舊謂敢於冒犯君王或尊長的威嚴。
①《舊唐書·魏徵傳》:“徵狀貌不逾中人,而素有膽智,每犯顏進諫,雖逢王赫斯怒,神色不移。”
②《明史·郭楠傳》:“人臣事君,
阿意者未必忠,犯顏者未必悖……不意聖明之朝,而忠良獲罪若此。”
③《
三國演義》第四六回:“今日
公瑾怒責公覆,我等皆是他部下,不敢犯顏苦諫;先生是客,何故袖手旁觀,不發一語?”
④《韓非子·外儲說左下》:“犯顏極諫,臣不如
東郭牙,請立以為諫臣。”
2.猶翻臉。
①《封神演義》第十五回:“夫妻二人語去言來,犯顏嘶嚷。”
②《封神演義》第十四回:“從今父子再不許犯顏。”
示例:
懸崖勒馬(猜外國地名)
瓜地馬拉註:謎面和謎底均含有“馬”字,即為此謎病。可將謎面改為“懸崖勒韁”,以迴避“馬”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