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靜寡慾

清靜寡慾

清靜寡慾是道家講述的一種清靜養生心疼,出自《道德經》。

出處


《道德經》第四十五章說:“清靜為天下正”。《老子想爾注》釋曰:“道常無欲樂清靜,故令天地常正”。從而明白無誤地告訴人們,學道修道應做到無有自己的私自嗜欲,樂好清靜,這樣才符合“道”的體性。
道以其清靜的本性來化生和養護萬物,從無想過自己應該得到什麼回報或想得到什麼,無欲以待萬物。而人類社會,若亦以“清靜”的思想來治世修身,世界將會和諧而太平,人們則會得到更好的休養和生息,生命也將得到升華。所以,學道通道之人,首先要學知清靜,以常清靜為行為標準,才能實現修行而得道的追求。為此,《清靜經》總結清靜的要旨時說:“人能常清靜,天地悉皆歸”。把清靜之教義提高到了非常重要的高度。

教義


道教的清靜教義,與濁動相互化和對應。《清靜經》說:“清者濁之源,動者靜之基”。意思是說:清是濁的源頭,動是說明靜寂的條件。而修道,就是要通過修鍊由濁而返清,由靜而生動。使人心清寧明靜,靜而精生,氣足神明,生命的原動力得到寶藏和育養,生命的質量得到提高。這種清濁、動靜相生相化的關係和表現,也正是“道”之清靜的完整表現,《清靜經》說:“夫道者,有清有濁,有動有靜”。人修大道,體行清濁、動靜相生相化的道理,才合符清靜之道意。教條式地理解清靜,或把死寂靜止看著是清靜的意境是不能完全合符“道”意的。

清靜境界


那麼,怎樣的修行才能進入真正的清靜境界呢?《雲笈七籤》中說:“專精積神,不與物雜,謂之清;反神服氣,安而不動,謂之靜”。《真仙直指語錄》中也說:“清謂清其心源,靜謂靜其氣海。心源清則外物不能撓,性定而神明。氣海靜則邪欲不能作,精全而腹實”。其核心的法則就是少思而寡慾。然而,人生在世,名利聲色不斷撓得人們慾望滋生,濁動不已。但作為修道務道之士,就不能完全和俗世之人一樣,而是要真思志道,做到少思寡慾。
《道德經》中說:“咎莫大於欲得”。意思是說,災禍的發生最大原因就是因為嗜欲。所以要“去甚,去奢、去泰”。也就是要“寡慾”。所謂寡慾,就是要求人們對世俗的名利、聲色、財貨的企求要有一個正確的態度,不要用極端的行為去獵取,不要有非分的念頭和過分的奢求,嗜欲過重不僅有害於自己的身心健康,而且會複雜人際關係,成為社會惡害的根源。要以寡慾為行為準則、最終達到“道常無欲樂清靜”的最高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