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2條詞條名為老子想爾注的結果 展開

老子想爾注

張道陵主編圖書

《老子想爾注》是老子《道德經》的註釋本,張道陵著,道教早期教派正一盟威道的一部哲學兼丹經的經典著作,為天師家學。作者為道教創始人張道陵。

內容簡介


一說是張陵著,如唐玄宗御制的《道德真經疏外傳》、五代道士杜光庭《道德真經廣聖義》都認為張陵曾注《道德經》,是《想爾注》的作者,所世道書多沿此說。《老子想爾注》名義上是對《老子》的註解,實則"托遘"《老子》達到"以訓初回"和"濟眾大航"的目的。將"道"神格化,突出其"佈道誡"的訓示意義,引導人們追求長生成仙的道教理想。通過這樣的詮釋,將哲學文本改造成了宗教經典,為道教的形成及傳播作了理論上的準備,是道教創立的重要標誌。

歷史沿革


《老子想爾注》早已散失,《隋書·經籍志》和新、舊《唐書》都未記載,《道藏》中也沒收進去。清末敦煌莫高窟發現的古本典籍中,有《老子道經想爾注》殘本,全本共五百八十行。注與經文連寫,字體不分大小,章次不分,過章不另起一行。據考證,它是六朝鈔本。此殘卷在一九零五年失竊,現收藏在大不列顛博物館,編號為斯氏(斯坦因)六八二五。該殘卷始自《老子》第三章“不見可欲,使心不亂”,終至第三十章“無欲以靜,天地自止(正)”,大致反映了《想爾注》的基本思想內容,是研究早期道教思想的珍貴資料。今人饒宗頤據《河上公注本》,分章排列。
突出之處
《想爾注》在寫法上有兩大突出之處。一是用刪、增、改字的方法,對《老子》原文進行一些有意修改,以樹立自己的意思。如《老子》第十六章原文是“公乃王,王乃大”,而在《想爾注》中,將“王”改為“生”,認為“能行道公正,故常生”。改變文字以便說明其長生之,。這類例子在《想爾注》中甚多。另一寫法,就是通過註釋,將哲學著作《道德經》改造成真正的道教經典。將《道德經》中作為哲學範疇的“道”人格化,神格化、解釋為第一人稱的“吾”、“我”,使抽象的“道”具體為有欲有言,有喜怒哀樂,對人有教導、遣使、誡禁、主人生死,賞善懲惡,鎮邪制頑的人格神。《想爾注》將“道”等同於“一”,認為:一散形為氣,聚形為太上老君,常治昆化,或言虛無,或言自然,或言無名,皆同一耳,今佈道誡教人,守誡不違,即為守一矣;不行其誡,即為夫一也。”這樣,道或一,既是宇宙本源,又是太上老君,哲學家老子就成為五斗米道所信奉的神。
守道誡
《想爾注》的思想內容主要包括以下三個方面:一是關於守道誡。《想爾注》認為“道”是專一、真誠、清靜自然、好生樂善的,只要人們謹守道誡,就可以延年增壽,除災得福。所謂“守道誡”,就是遵守“道”所規定的戒律。“道”是絕對的“一”,道氣無處不在,那種以為守身中五臟即是“守一”的觀點是不對的,甚至也不贊同《老子河上公注》中以為“專守精氣”就是“守一”的看法,《想爾注》認為真正的“守一”就是“守道誡”。道誡的內容大體指道貴中和、真誠,道樂清靜等。“道誡”是貫穿注文的重要的線索,“誡為淵,道猶水,人猶魚。魚失淵去水則死,人不行誡守道,道去則死。”
長生之法
二是關於長生之法。《想爾注》認為善保精氣就可以實現仙壽。主張和五臟五行之氣,“和則相生,戰則相剋”;闡述房中術要領:“精結為神,欲令神不死,當結精自守”,認為得此要領,也可長生不死。為了自守,就要求做到無思欲、無為無名、不貪榮求寵、不爭強好勝、不為惡事等。“奉道誡,積著成功,積精成神,成神仙壽,以此為身寶矣”,這就是《想爾注》成仙之綱領。三是關於帝王行道問題。《想爾注》認為行道,不只是道士的事,帝王也應行之,“道之為化,自高而降,指謂王者,故貴一人,制無二君,是以君王常當行道,然後乃及吏民,非獨道士可行,王者棄捐也。”而且上聖君王都是師道行道,用以教化天下,故能實現太平之治,後世帝王漸漸失道,“雖有良臣,常難致治。一旦帝王失道過度,天命難違心將降禍以戒。相反,若帝王行道就可以至誠感天,於是“五星順軌,客逆不曜,疾疫之氣,都悉止矣”。所以,“治國之君務修道德,忠臣輔佑在行道,道普德溢,太平至矣。吏民懷慕,則易治矣。”君臣行道,太平之世可以實現,民眾安順。這裡的“道”,指生道,也就是清靜寡慾,樂善好生之道;而戰爭是殺生的,故“兵不合道”,帝王應守生道,少起戰事。這些帝王行道思想正是五斗道政權的施政綱領。天師道宗教家和政治家的雙重身份推行這些施政綱領,遵行誠信、廉明、樂善重生、歸朴等教義,在當時動蕩不守、軍閥草菅人命的社會形勢下,這些教義、行為有著積極的意義,故“民、夷信向之”。
與其他道經比較
《想爾注》的思想內容雖然與《道德經》不盡相同、甚至有所違背,但它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當時民眾的良好政治願望,具有積極的意義。同時,它也是研究道家哲學如何轉變為道教神學的重要的材料。
《想爾注》與其他道經,在北周武帝時均受禁。以後,《想爾注》長期失傳被埋沒,這大概與它夾雜房中術有關,也與它“注語頗淺鄙,復多異解,輒與老子本旨乖韋”有關。
《想爾注》做為道家歷史上的重要的文化符號顯示了道家的思想主旨是傾向於對學派重要人物思想的探討性的闡釋。和中國哲學和社會史中的論古之習氣一脈相承。體現了中國哲學以古為大的內存和追求。是中國哲學從秦到當今缺乏創新的重要的體現和延伸。
《老子想爾注》的主要思想
五斗米道尊老子為教主,以《老子五千文》為道民所習之典。《老子想爾注》即當時講習《老子》的注本。《老子想爾注》在清光緒二十五年(1899年)於甘肅敦煌莫高窟發現,為一種六朝(公元222- 589年)時的寫本。但原件已被英國人斯坦因竊走,現藏大英博物館。卷末題《老子道經上》,下注《想爾》二字分行。經文起 則民不爭亦不盜,終 悉皆自正矣。即道經 使民不爭、天下自正 的注文。基本上是上篇《道經》的註釋本。
是研究五斗米道的重要材料。
關於《老子想爾注》的作者,唐玄宗御制《道德真經疏外傳》與五代杜光庭《道德真經廣義》列歷代詮疏箋注《老子》各家,其中有《想爾》二卷,云:三天法師張道陵所注。 《廣弘明集·辯證論》也說張陵曾注五千文。
而唐初陸德明《經典釋文·序錄》則說,《老子想爾注》二卷,原注 不詳何人,一雲張魯,或雲劉表.。《傳授經戒注訣·序次經法》說:系師得道,化道西蜀。蜀風淺未,未曉深言。托遘想爾,以訓初四,初四之倫,殆同蜀淺,辭說切近,因物賦通。
《老子想爾注》的內容,大部分採用《太平經》思想,部分吸收《老子河上公章句》,借《老子》為題來發揮道教思想理論的。
①推崇和神化 道. 道 是《老子》哲學的最高範疇,是世界萬物產生的總根源及其變化的總規律。在《老子想爾注》中,道為 天下萬事之本(第14章),萬物含道精,並作,初生起時也(第16章)。就是說,天地萬物是由 道 演化出來的。精 源於 氣,所以精者,道之彆氣也,入人身中為根本,持其半,乃先言之。夫欲寶精,百行當修,萬善當著,調和五行,喜怒悉去,無曹左契,有餘數,精乃守之。惡人實精,唐自苦終不居,必自泄漏也(第21章)。精 是萬物生成和人類生存的根本,它與 道 實際上是一種東西兩種名稱。作者以池水、堤、水源三者的關係清楚地說明了精 的性質:精並喻象池水,身為池堤封,善行為水源,若斯三備,池乃全堅。心不專善,無堤封,水必去(第21章)。就是說,道精 是一種主觀精神,天地萬物就是由這種主觀精神產生的。
①《二教論·服法非老九》。
《老子想爾注》作者還把 道 視為有人格、有意志的主宰一切的至上尊神。注說:一道者也,……一散形為氣,聚形為太上老君,常治崑崙,或言虛無,或言自然,或言無名。皆同一耳(第10章),把 道 人格形象化了。注說:情慾思慮,怒喜惡事,道所不欲(第15章),銳者,心方欲圖惡;憤者,怒也,皆非道所喜(第4章),道之所言,無一可棄者,得仙之士,當貴道言(第17章),道甚廣大,處柔弱不與俗人爭,教人以誡慎者宜左契,不誡慎者置左契(第34章),道設生以賞善,設死以威惡(第20章)等等,可見 道 具有人的種種特徵。
不僅如此,注中還屢稱 真道、天道 和 生道,反覆告誡君民要順道意,知道真,一切唯 道 是信,唯 道 是奉,唯 道 是守,唯 道 是行。注說:當求善能知真道者,不當事邪偽伎巧(第8章),教民令知真道,無令知偽道邪知也(第10章)。與此相應,作者對儒家及其經學採取了否定的態度。注說:真道藏,邪文出,世間常偽伎稱道教,皆為大偽不可用。何謂邪文·其五經半入邪,其五經以外,眾書傳記,屍人所作,悉邪也(第18章)。強調信行 真德.②推崇和神化《老子》。
《老子想爾注》在神化道的同時,把老子看成是道的化身,道即老子,老子即道。《老子》第10章 載營魄抱一,能無離乎 一句,《老子想爾注》是這樣注說的:一者道也,既 在天地外,又 人在天地間,而且 往來人身中,散形為氣,聚形為太上老君,帝治崑崙(第13頁,以下只注饒宗頤《老子想爾注校箋》的頁碼),認為 一 就是 太上老君,一 又等於 道,並巧妙而又合理地把 老君 尊奉為至高無上,無處不在 道 的形身。這樣,老子自然而然就成了至上神。
《老子》一書是道家關於宇宙觀、社會政治思想、人生處世和個人修養的哲理著作。提出了一個捉摸不定、玄之又玄的 道,作為天地萬物的本源或法則,認為道的存在狀態是 恍惚,道衍生萬物的過程也是 恍惚,《老子想爾注》作者誇大 道 的這種神秘性,使 道 人格化、神格化。
凡是《老子》書中的人稱代詞如 吾、我,在注中都被曲解為 道。如對 吾所以有大患,為我有身 一句,注為:吾,道也。我者,同吾(第17頁)。又如對 吾不知誰之子·象帝之先 一句,注為:吾,道也。
帝先者,亦道也(第8頁)。
③宣揚長生成仙說。
長生不死,得道成仙,這是道教的最高目標。《老子想爾注》也不例外。
注中明確提出了一個長生不死的境界:能法道,故能自生而長久也。……
不知長生之道,身皆屍行耳,非道所行,與俗別異,故能成其屍,令為仙士也(第10- 11頁)。屍死為弊,屍生為成,獨能守道不盈溢,故能改弊為成耳(第14頁)。所以 成其屍 就成了死而復生得 仙壽 之意。又說:道設生以賞善,設死以威惡。死是人之所畏也,仙王士與俗人同知畏死樂生,但所行異耳。俗人莽莽,未央脫死也,俗人雖畏死,端不通道,好為惡事,奈何未央脫死乎。仙士畏死,通道守誠,故與生合也(第27頁)。
作者還對道士加以神化,說他們信行真道而不死。對 死而不亡者壽 一句,注為:道人行備,道神歸之,避世托死過太陰中,復生去為不亡,故壽也。
俗人無善功,死者屬地官,便為亡矣(第46頁)。把道士之死說成是屍解,即復生成仙了,以此來堅定信徒們的 長生不死 信仰。
《老子想爾注》認為仙壽可致,守誡、鍊形、食氣 是實現仙壽的三條途徑。
所謂 守誡,主要是 保形。注說:以道保形容,為天地上容,處天地間不畏死,故公也(第22頁)。人但當保身,不當愛身,何謂也·奉道誡,積善成功,積精成神,神成仙壽,以此為身寶矣(第17頁)。誡為淵,道猶小,人猶魚。魚失淵去水則死,人不行誡守道,道去則死(第49頁)。守誡保形,要結精自守,注說:精結為神,欲令神不死,當結精自守(第9頁)。又說:陰陽之道,以若結精為生。年以知命,當名自止。年少之時,雖有,當閑省之。綿綿者微也,從其微少,若少年則長存矣(第10頁),只有使自己保持精神於軀體之中,才能長生成仙。這樣,結精自守就構成了仙壽理論的基礎。注又說:精結成神,陽■有餘,務當自愛,閉心絕念,不可驕欺陰也(第12頁)。十分清楚,《老子想爾注》所說的 結精成神,就是要愛守存之於人體的精神,從而達到長生不死的目的。
所以說:奉道誡,積善成功,積精成神,神成仙壽,以此為身寶矣(第17頁)。
所謂 鍊形,就是指神魂脫離肉體到太陰中聚氣復生。注說:太陰道積,鍊形之宮也,世有不可處,賢者避去,托死過太陰中,而復一邊生像,沒而不殆也。俗人不能積善行,死便真死,屬地宮去也(第22)。道人行備,道行歸之,避世托死於太陰中,復生去為不亡,故壽也(第46頁)。
所謂 食氣,就是指調整呼吸,吐納導引求得仙壽。注說:身邊,於內為胃,主五藏氣。俗人食谷,谷絕便死;仙士有穀食之,無則食氣,氣歸胃,即腸重囊也(第28頁),腹者,道囊,氣常欲實(第6頁)。
神成氣來,載營人身,欲全此功無離一。一者道成,今在人身何許·守之云何·一不在人身也,諸附身者悉世間常偽伎,非真道也;一在天地外,入在天地間,但往來人身中耳,都皮顯悉是,非獨一處(第13頁)。

節選


則民不爭,亦不盜。“不見可欲,使心不亂。”□□□不欲視之,比如不見,勿令心動。若動自誡,即□道去復還,心亂遂之,道去之矣。“聖人治,靈其心,實其腹。”心者,規也,中有吉凶善惡。腹者,道囊,氣常欲實。心為兇惡,道去囊空。空者耶入,便煞人。虛去心中兇惡,道來歸之,腹則實矣。“弱其志,強其骨。”志隨心有善惡,骨隨腹仰氣。彊志為惡,氣去骨枯,弱其惡志,氣歸髓滿。“常使民無知無欲。”道絕不行,耶文滋起,貨賂為生,民竟貪學之。身隨危傾,當禁之。勿知耶文,勿貪寶貨,國則易治。上之化下,猶風之靡草。欲如此,上要當知通道。“使知者不敢不為。”上通道不倦,多知之士,雖有耶心,猶志是非。見上勤勤,亦不敢不為也。“則無不治。”如此國以治也。
“道沖而用之不盈。”道貴中和,當中和行之,志意不可盈溢違道誡。“淵似萬物之宗。”道也。人行道不違誡,淵深似道。“挫其銳,解其忿。”銳者,心方欲圖惡。忿者,怒也。皆非道所喜。心欲為惡,挫還之,怒欲發寬解之,勿使五藏忿怒也。自威以道誡,自勸以長生,於此致當。忿爭激,急弦聲,所以者過。積死遲怒,傷死以疾,五藏以傷,道不能治,故道誡之重,教之丁寧。五藏所以傷者,皆金木水火土氣不和也。和則相生,戰則相剋,隨怒事情,輒有所發。發一藏則故克所勝,成病煞人。人遇陽者,發囚刻王,怒而無傷,雖爾去死如發耳。如人衰者,發王刻囚,禍成矣。“和其光,同其塵。”情性不動,喜怒不發,五藏皆和同相生,與道同光塵也。“湛似常存。”如此湛然常在不亡。“吾不知誰子,像帝之先。”吾事,道也。帝先者,亦道也,與無名萬物始同一耳。未知誰家子能行此道,能行者便像道也,似帝先矣。
“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苟。”天地像道,仁於諸善,不仁於諸惡,故煞萬物惡者不愛也,視之如芻草如苟畜耳。“聖人不仁,以百姓為芻苟。”聖人法天地,仁於善人,不仁惡人。當王政煞惡,亦視之如芻苟也。是以人當積善功,其精神與天通。設欲侵害者,天即救之。庸庸之人,皆是芻苟之徒耳,精神不能通天。所以者,譬如盜賊懷惡,不敢見部史也。精氣自然,與天不親,生死之際,天不知也。黃帝仁聖,知後世意,故結芻草為苟,以置門戶上。欲言後世門戶,皆芻苟之徒耳。人不解黃帝微意,空而效之,而噁心不改,可謂大患也。“天地之間,其猶橐籥。”道氣在間,清微不見。含血之類,莫不欽仰。愚者不信,故猶橐者治工排橐。籥者可吹竹,氣動有聲,不可見,故以為喻,以解愚心也。“虛而不屈,動而愈出。”清氣不見,像如虛也,然呼吸不屈竭也,動之愈益出。“多聞數窮,不如守中。”多知浮華,不如守道全身。壽盡輒窮,數數非一也,不如學生守中和之道。

作者簡介


祖天師張道陵,初名陵后名道陵,字輔漢,系 張良(子房)八世孫,後漢沛國豐縣人。本來是太學書生,生性好學,博採五經,邃於黃老之道,七歲時即能通道德經及河洛圖諱之書,皆極其奧。長為博學之士。后棄官學道。創立了正一盟威道,俗稱五斗米道,故稱張道陵為祖天師。
張陵所創道派,稱正一盟威之道,簡稱正一道。但因奉其道者,須出五斗米,世稱五斗米道。張陵除造作符書以外,在巴蜀地區建立起二十四個宗教活動中心,即二十四治。道民定期赴治學道,祭禱。
“想爾”為何意?《雲笈七籤》:“想爾,蓋仙人名。書載:“想爾曰:‘勿與人辛曲直,當減人算壽。‘“由此看,《老子想爾注》當為想爾所注。
資料來源:《雲笈七籤》中華書局2003年12月第一版。卷三十三“雜修攝” 737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