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紇人

回紇人

回紇人,少數民族,漢代和三國時的丁零和呼揭是回紇人的祖先,後來到南北朝後期到隋代,回紇人又演變為回鶻,繼而分裂成西洲回鶻,蔥嶺回鶻,河西回鶻等部,到元末到明代,回鶻人逐漸分化和演變成現代的維吾爾族人。

歷史淵源


來歷
維吾爾族有著悠久的歷史。維吾爾族是一個多源民族,最主要的來源有兩支:
一支是來自蒙古草原的回紇人,另一支是南疆綠洲上的土著居民。
這兩部分人於公元840年大規模匯合,至16世紀初完全融合成為現代維吾爾民族。“維吾爾”是維吾爾族自稱“Uyghur”的音譯,具有“聯合”、“同盟”(拉施特《史集》第1卷)和“凝結”的意思。“維吾爾”一名最早見於漢籍是在公元4世紀的《魏書·高車傳》里,被譯寫為“韋紇”,指的是高車部落聯合體中的一個部落。公元7世紀開始稱“回紇”(《新唐書》卷217);788年又改譯為“回鶻”(《資治通鑒》卷233),這個稱呼一直延續至宋及五代。元明時期一般譯為“畏兀兒”。

正式命名


1934年,中華民國新疆省政府正式規定“維吾爾”為漢譯民族名稱,此後這一譯名就一直沿用至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