恬愉

恬愉

恬愉,讀音是tián yú,漢語詞語,意思是快樂。作賓語,定語;出自《莊子·盜跖》。

出處與詳解


1、《莊子·盜跖》:“慘怛之疾,恬愉之安,不監於體。”成玄英疏:“恬愉,樂也。”
2、晉·支遁《詠懷》:“詠發清風集,觸思皆恬愉。”
3、宋·王安石《進聖節功德疏右語》之二:“伏願備膺多福,大庇群生,人永恬愉之安,物無疵癘之苦。”
4、清·龔自珍《明按察司僉事金君石闕銘》:“君受劾歸,不問世事,恬愉沖夷,淪隱以沒。”

單獨釋義


“恬”是放下、放鬆、心靈平靜;
“愉”是快樂,是心靈喜悅;
“恬愉”是生活態度,是健康根本,是養生的最高境界。

其它鏈接


皇帝內經》中《素問·上古天真論》:“外不勞形於事,內無思想之患。以恬愉為務,以自得為功,形體不弊,精神不散,亦可以百數”
意思是:如果一個人在外不使身體被事務所勞,在內不讓思想有過多的思慮,以恬靜快樂為根本,以悠然自得為目的,形體不易衰老,精神就不易耗散,年壽可達百數之限。
《黃帝內經》認為養生當以養心為先,而養心的最高鏡界是【恬愉】。(即心靈平靜而愉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