伍洛鎮

隸屬於湖北省孝感市雲夢縣

伍洛鎮隸屬於湖北省孝感市雲夢縣,地處雲夢東大門,坐落在湖北省中部偏東,江漢平原北部,境內316國道貫穿全境,鎮區西距雲夢縣城7公里,東距孝感市區12公里離省城武漢65公里,距武漢天河國際機場31公里,107國道、京珠高速、孝襄高速等擦境而過,新316國道與黃香大道在境內交匯。

2020年7月,全國愛國衛生運動委員會決定命名伍洛鎮為2017-2019周期國家衛生鄉鎮(縣城)。

歷史沿革


伍洛鎮始建於南宋時期,歷來是縣域東部重鎮。明代設有巡檢司,清代設有驛鋪。是區級行政點。女兒港的美麗傳說、伍子胥落難入寺的故事千古流傳;上馬石、辛安寺等古迹令人流連忘返,傳統民間文藝“三節龍燈”被列入湖北省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

地理環境


位置

鎮區東距孝感市區12公里,西距縣城7公里,現轄25個村2個社區,221個村民小組,面積44平方公里,總人口4.2萬人,其中農業人口3.8萬人,勞力1.9萬個,耕地面積2.7萬畝。
鎮黨委下設3個黨總支,49個黨支部,共有黨員1240人,其中女黨員84人。鎮機關共有人員34名,其中班子成員13名,工作人員21名,另有工勤人員2名。設有“三辦一所”,即黨政綜合辦公室、經濟發展辦公室、社會事務辦公室和財經所。
鎮設有農村公益性綜合服務中心、人口和計劃生育兩個服務中心,共有人員24人,其中農村公益性綜合服務中心18人(含農技2人,畜牧1人),人口和計劃生育服務中心6人(不含計生局聘請的3名專業技術人員)。共有村(社區)幹部112名。

地形

鎮區西距縣城7公里,東距孝感市區12公里。距武漢天河機場31公里,316國道貫穿全境,107國道、京廣、漢丹鐵路擦境而過。
現代化的通訊、電力、交通設施完備;建成了銀豐街、橋頭街兩條民營商業街,集鎮形成了三橫三縱的“田”字型格局;建成了四通八達的公路網。

氣候條件

雲夢縣伍洛鎮位於湖北中部,江漢平原北部。全縣南北長50公里,東西寬18公里,東與孝感市為鄰,西與應城隔渦水相望,南與漢川以漢北河為界,北與安陸接壤。距孝感市20公里,距武漢市81公里。雲夢縣地勢北高南低,三分丘陵七分平原。府河水由西北入境,向東南流出,縱貫全境。境內平均海拔高度為20米到76米。氣候溫和,光照充足,年平均溫度15.9℃,無霜期長達243天,年降雨量800~1200毫米。土壤肥沃,雨量充沛,很適宜農作物的生長。

自然資源


土地資源建設

在316國道沿線的現代化示範區內,田成方、林成網、渠相通、灌配套,先後建成了100畝農業高科技園,1000畝大棚蔬菜基地,1000畝水產養殖地和5000畝藜蒿基地,建成了4個現代化養殖小區。
經濟結構合理按照“一線穿三珠”的項目建設格局,以三晶工貿、神
葫蜂業、林德鑄造詣等企業為龍頭,形成了輕工、食品、機械製造三大支柱工業體系。全鎮規模以上工業企業達到8家。

農業資源豐富

在316國道先後建成了100畝農業高科技園,1000畝大棚蔬菜基地,1000畝水產養殖地和5000畝藜蒿基地,建成了4個現代化養殖小區。
經濟結構合理按照“一線穿三珠”的項目建設格局,以三晶工貿、神葫蜂業、林德鑄造詣等企業為龍頭,形成了輕工、食品、機械製造三大支柱工業體系。全鎮規模以上工業企業達到8家。
伍洛鎮
伍洛鎮

礦產資源

雲夢縣的經濟以農、牧業為基礎,以工業為重點,發展多種經營。礦藏資源豐富。在縣境內已探明的礦藏資源主要有石膏、芒硝、岩鹽等。石膏、岩鹽儲量較大,芒硝曾有少量開採。年產精製鹽10萬噸左右,主要產在雲(夢)、應(城)鹽礦區,3/1在雲夢,3/2在應城,面積達260平方公里,為人們國著名的岩鹽礦,儲量高達280億噸以上,埋深150~190米,鹽層較厚,具有儲量大,鹽質好,易開採的特點。河沙資源豐富。府河縱貫全境,蘊藏著大量的優質河沙,是天然的建築材料。勞動力資源充足。為發展農村第二、三產業,提供了充足的勞動力資源。

行政區劃


伍洛鎮下轄1個居委會、27個村委會:
序號名稱
1伍洛寺
2十月
3躍進
4新勝
5坦湖
6窯頭
7三八
8三集
9新發
10四合
11順河
12王(土勞)
13中丁
14洛陽
15大楊
16港壩
17袁楊
18朱祠
19劉楊
20湖邊
21舒橋
22大張
23程垸
24黃萬
25青春
26先鋒
27旗杆
28黎明
29永康

經濟


經濟結構合理按照“一線穿三珠”的項目建設格局,以三晶工貿、神葫蜂業、林德鑄造詣等企業為龍頭,形成了輕工、食品、機械製造三大支柱工業體系。全鎮規模以上工業企業達到。 2014年,全鎮共完成財政收入4737萬元,佔全年目標的100.04%,同比增長18.2%;其中國稅1884.5萬元,同比增長17.5%;地稅2279萬元,同比增長17.5%;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完成28.67億元,佔全年目標的102.6%,同比增長21.6%;全年招商引資實際到位資金8.5億元,佔全年目標的125%,同比增長21%;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24.48億元,佔全年目標的103.7%,同比增長40.7%。

文化


文化教育

伍洛鎮現有中學兩所,分別是雲夢縣伍洛鎮中學、雲夢縣伍洛鎮洛陽中學(洛陽中學早已經撤併了)。小學14所,分別是雲夢縣伍洛鎮三八小學、雲夢縣伍洛鎮中丁小學、雲夢縣伍洛鎮中心小學、雲夢縣伍洛鎮十月小學、雲夢縣伍洛鎮新發小學、雲夢縣伍洛鎮大張小學、雲夢縣伍洛鎮大楊小學、雲夢縣伍洛鎮旗杆小學、雲夢縣伍洛鎮朱祠小學、雲夢縣伍洛鎮湖邊小學、雲夢縣伍洛鎮舒橋小學、雲夢縣伍洛鎮躍進小學、雲夢縣伍洛鎮青春小學、伍洛鎮程垸小學。

社會事業

檔案管理提檔升級,鎮機關檔案管理順利晉陞為省一級,三新社區檔案管理晉陞為省二級;成立了雲夢縣音樂舞蹈協會伍洛分會、伍洛鎮象棋協會等協會8個,會員2000多人;教育事業蓬勃發展,投資200萬元,升級改造村級幼兒園,中考成績在各鄉鎮中名列前茅;工會工作取得實效,工會建會率100%,吉美科技被評為“全省民主管理示範企業”。

社會


新農村建設

圍繞優質糧油、特色蔬果、大宗畜禽、特種水產培育了一批特色產業基地,扶持了一批農產品精深加工企業,逐步形成高檔瓜果、特色蔬菜、立體養殖三大特色農業板塊。全鎮特色產業基地發展至10個;建設了7個規模綠色養殖小區;農村專業合作社達12家,農業龍頭企業達10餘家;實施了新勝村八屋灣美麗鄉村工程,將八屋灣建成環境優美、設施配套的新農村示範灣;硬化了5公里大張路;加快發展了程垸三類新社區;土地確權工作進展順利,進度穩居全縣前三名;生產條件不斷改善,爭取項目資金2000多萬元,實施了19個村的小農水項目,改善了農業生產條件。
2014年全鎮共實施項目28個,其中新引進項目4個(辰耀工貿、恆法建築、女兒港汔配、軒成建材、),協議投資額4.9億元,征地工作已完成。東創小鎮穩步推進,已征地550畝;孝武集團新增投資近2億元,形成了一個佔地近千畝,集服裝生產、現代物流、食品加工、休閑度假等為一體的多元化企業;全鎮新增規模以上企業2家(佳富實業、宇新塑鋼),全規模以上企業13家,預計2015年達到16家(嘉陽壁紙、磊石機械、同誠生物)。

城鎮化建設

途徑融資3000多萬元,建設了新老316國道之間兩條寬40米的連接線——伍洲大道、赤壁大道,拉開了集鎮建設框架;按照黃香大道的標準,實施了投資420萬元的伍洲渠綜合整治工程。2014年伍洛鎮成功躋身“全國重點鎮”行列。聘請專家重新修編了《伍洛鎮總體規劃》,12月5日通過縣級評審。加大對違法建設的查處力度,下發停工通知書17份、行政執法文書11份,拆除違法建築3起,面積320平方米。

文明

伍洛鎮
伍洛鎮
伍洛鎮位於雲夢縣東南部,東臨孝感,西靠縣城,區位優越,全鎮28個行政村,39032人,耕地面積29148畝。人們積極貫徹中央和省市關於加大科普工作力度的有關文件精神,把培養科技知識幹部,科技知識農民當成強鎮富民的重大措施加以實施,把科普工作同農業農村現代化建設有機地結合起來,精心組織,狠抓落實,迅速在全鎮上下掀起了一股學科技、用科技、依靠科技促發展、普及科學強素質的熱潮,大力推進科普工作的群眾化、社會化和經常化,促進了兩個文明建設。九九年實現農業總產值6937萬元,工業總產值1.2億元,財政收入395萬元,比上年分別增長12%、24.5%和25.9%。這兩年人們鎮先後被省委、省政府授予"湖北省文明鄉鎮"榮譽稱號,被省科協評為"湖北省科普工作先進集體"。被孝感市委、市政府確定為農業農村現代化試點鄉鎮、被省科協確定為“湖北省科學素質工程”示範鄉鎮。回顧科普工作,人們的主要做法是“五抓”:一、抓領導,強化"一把手"的科技責任感、使命感和緊迫感。人們認真貫徹落實“黨政一把手親自抓第一生產力”的指示,切實增強黨政領導加快推進科技進步的緊迫感與責任感,真正把經濟發展轉移到依靠科技進步和提高勞動者素質的軌道上來。首先是成立了以書記、鎮長為組長,以有關部門負責人為成員的科普工作領導小組,制定了《伍洛鎮科普工作規劃》和《伍洛鎮科學素質工程實施方案》。一名鎮委副書記分管全鎮科普工作。
伍洛鎮
伍洛鎮
其次是把科普工作列入黨政領導科技進步目標責任制考核,鎮村“一把手”簽訂責任狀,把科普工作規劃逐條逐項加以落實,使軟指標變成硬任務,至今,已考核了兩年。由於措施過硬,全鎮28個村,村村建有科普組織,村村有培養科技示範戶的目標任務,有6千名農村能人為骨幹組成的農民科普隊伍,全鎮共建立各類專業技術協會30多個,科技示範戶1600戶,辦科技示範點8個,形成了鎮、村、組三級科普網路體系,全鎮科普網路建立健全。同時鎮科普領導小組還定期召開專題工作會議,提出工作要求,明確工作責任,督促實施,使科普工作有領導抓,有專班干。二、抓宣傳,營造科普工作的好環境。人們運用會議、科技板報、科普掛圖、廣播、有線電視進行科普宣傳,使廣大農民的科技意識明顯增強,學科技、用科技的風氣日益濃厚。此外,人們還利用科普周進行宣傳,邀請省科技期刊學會所屬的大專院校、科研單位以及市縣科協、學會、農口有關部門的專家學者來人們鎮開展科技諮詢,科技趕集活動。近有150多名專家教授來人們鎮開展科技活動,使全鎮2萬多農民學到了野菜開發,蔬菜保護地栽培、農作物病蟲防治、高效農業生產模式等技術,推進了科技與生產的結合。僅科技周活動一次,在鎮所在地伍子胥科普一條街上就設諮詢服務台30多處,掛科技展牌269塊,發放實用技術資料3萬多份、科技圖書5000餘冊,贈新品種、新農藥、新肥料20多種3000多瓶(包),展示高效農業模式50多種,使農作物的良種覆蓋率和高效農業模式生產面積分別達到95%和60%。人們鎮程垸村900畝優質水稻首次應用植保專家介紹的“BT乳劑”防治三化螟,不僅做到了葯到蟲除,還使每畝農藥降低投資費用4元。農民感慨地說:“用藥對了方,蟲子死個光,科學到田頭,增產又增收。”在中小學,人們開展了豐富多彩的科技活動,有20篇科技小論文在青少年科技報上發表,特別是10月份舉辦的科技知識競賽,全鎮萬人響應,決賽場面異常激烈,科普文藝異彩紛呈,受到省市有關部門領導的高度讚賞。在全鎮範圍內形成了"爭當科技幹部、爭當科技農民“的良好風氣,叫響了一個響亮的口號,那就是“不懂科技的農民不是合格的農民,不懂科技的幹部不是合格的幹部。”
伍洛鎮
伍洛鎮
三、抓培訓,提高農業科技的普及率。如何普及農業科學技術?人們認為最有效的辦法是通過基地建設,集農科教於一體,把科技成果、科技信息、科學知識在實踐中加以應用。辦好農民素質學校,是普及農業科技的關鍵,為了避免學校成為"空牌子""冷板凳",鎮委十分重視學校建設,從校舍、師資、教材、管理等方面下大力氣抓好、抓活、抓實。各村素質學校以村小為依託,配有2至3名農技員任教員,由1至2名縣以上專家任客座講師,擁有市縣有關部門編寫的實用技術教材,在管理上採取科技示範戶與農戶結扶對子的形式,跟蹤幫帶,記載成績,鞏固效果,僅今年上半年就舉辦各類科技培訓班20多期,培訓人員8000多人次。三集村學員徐齊東在鎮素質學校聽了市科技講師團潘老師的課後,三次找到鎮科委主任,要求請潘老師到村分校講課。通過素質學校的科普教育,幹部群眾的科技意識日益增強,科學素質日益提高,各村素質學校入學的人數日益增多,買科技書、訂科技報刊的人與日俱增,學習成績一天比一天好。年前,市講師團在四合村素質學校講課後,當堂就學習內容命題,對83名學員進行測驗,結果有80%的學員取得了90分以上的好成績。特別是十月份,人們邀請縣畜牧部門專家來人們鎮就"綠色致富工程",廣泛開展了系列的科技培訓活動,有效地提高了農民的畜禽養殖水平,開闊了農民的視野,配合飼料添加劑得到了有效的推廣和使用,避免了以往“一瓢水、一瓢糠、延長周期也不長”的傳統養殖方法,增加了農民收入。四、抓示範,建設農業科普基地。為了推進農業現代化進程,搞好試驗示範,人們鎮先後建起了七大基地,即10000畝節水灌溉示範基地、1000畝名優瓜菜基地、1000畝反季節大棚蔬菜基地、300畝林果基地、3000畝晚稻、油菜“三雜”示範基地和赤壁湖漁業基地。基地建設為試驗示範新農機、新農技、新品種奠定了良好的基礎。四月份,人們邀請省期刊學會所屬7個單位的8名專家教授來人們鎮,就農業結構的調整、農業現代化建設、塑料大棚蔬菜病蟲害的防治及高效農業栽培技術等,開展為期3天的技術講座和現場培訓,不僅幫助人們解決了塑料大棚蔬菜病蟲害的防治、灌溉及溫濕度的控制等大量技術難題,更重要的是為人們鎮實施“八大開發”,尋求發展高效農業的“十大途徑”等決策,當了重要的參謀。基地遍布十幾個科技示範村,培植示範戶1600多戶。
伍洛鎮
伍洛鎮
五、抓投入,確保科普經費到位。投入問題是制約科技進步的重要因素。人們雖然十分重視科技工作,但成效不大的直接原因是投入不足。人們在財政狀況十分吃緊的情況下,廣辟投入渠道,不遺餘力地加大對科技的投入力度。人們採取鎮財政拿一點,上面爭取一點,社會支援一點,農民投勞解決一點的多元投資渠道和建立科技開發資金,加大科技招商引資力度等措施,重點投入資金引進專家、引進優良品種,應用新技術,運用設備及農業綜合開發等方面。共投入資金2040萬元,購買鋼管塑料大棚1000座。安裝26000米噴灌、微噴灌、低壓管灌、滴灌等先進節水設備,一座無土栽培鋼架大棚,一座連植大棚,建成了26000米的防滲硬化渠道,引進優良品種34個、良種30餘萬斤,購科技書籍10萬餘冊。投資2萬多元建立信息終端,搞好信息服務,了解市場需求,引導農民調整種植結構。科普工作的深入開展,密切了黨群關係,許多黨員幹部自覺扶貧幫困,建立聯繫戶,提高了黨組織的威信,加強了基層組織建設,在人們鎮基本形成了一支科技意識強,善於帶領農民依靠科技進步發展經濟的幹部隊伍;基本形成了一支能夠駕馭市場善於運用科技調整結構的知識型農民隊伍。在科普工作方面,人們伍洛鎮雖然做了一些工作,取得了一些成績,但離上級的要求還相差很遠,與其他單位相比,人們還有不少差距。在科技迅猛發展的新形勢下,人們深深感到科普工作任重道遠。人們決心借這次會議東風,進一步貫徹全省科普工作會議精神,紮實工作,銳意進取,不斷開創人們鎮科普工作的新局面。

有效政策

伍洛鎮
伍洛鎮
伍洛鎮三大舉措促三查。雲夢縣伍洛鎮為確保計劃生育工作取得“開門紅”,從“三查”入手,實施三大舉措,深受廣大育齡婦女稱讚。該鎮針對“三查”率不高的實際情況,實施了增加服務設施,增添服務項目,增強服務功能的三大舉措,確保“三查”工作落到實處。他們一是增加服務設施,由分管計生工作的副鎮長冷銀寶掛帥,到臨近鄉鎮借調B超和到有關部門抽調得力醫技人員,以保證“三查”工作需要。至元月五日止,已借回B超一台,抽調醫技骨幹2名,從元月6日起分兩個小組巡迴進村入戶開展“三查”。二是增添服務項目,由原來的查環、查孕擴展到查病,凡是育齡婦女,均可免費就近參加查治婦科病。新發村8組47歲的育婦李彩仙,生育一男孩後主動辦理了《獨生子女父母光榮證》並落實女扎手術總感身體不適,元月9日趁“三查”組到村服務之機,請B超醫生柳艷霞做了檢查,未發現婦科毛病,李彩仙鬆了一口氣,萬分感激地說:“到醫院不僅要花檢查費,而且還要花路費等雜用錢,計生辦處處為人們著想,醫生和B超來到家門口,為人們查病治病,這真是人們育齡婦女的榮幸!”三是增強服務功能,對新婚對象進行全面檢查,既服務了群眾,又提高了孕婦的及時登記率。新發村2組新婚夫婦李愛國、李歡歡,婚後才四個多月並鬧了兩個月的不和,通過三查,發現李歡歡已孕3個月,李歡歡這才恍然大悟,明白了小倆口鬧矛盾是因為自己懷了小寶寶。通過醫務人員的講解勸導,小倆口羞澀地說:“人們會按醫生的囑咐過好夫妻生活的。”該鎮三查率逐步提高,由元旦前的56.8%提高到91.2%,並可望在元月20日前結零,為計生工作贏得“開門紅”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經濟發展

伍洛鎮
伍洛鎮
伍洛鎮土地流轉成氣候。雲夢縣伍洛鎮港壩村老農陳望清與河南籍種田大戶張瑤籤訂了租賃2.4畝土地3年的合同,陳望清指著流轉出去的一塊地對筆者說:“把自己無能力種的薄收田租給種田能手種,不僅可以讓他們發展規模經濟,提高土地產出率,自己還可以得點租金,一舉多得啊。”該鎮像陳望清一樣把種不好或外出不願種的田租給大戶種的有1500多戶,面積5000多畝。為從傳統農業向現代農業邁進,雲夢縣伍洛鎮打破單家獨戶、田塊小不利於發展現代農業這一“瓶頸”,通過土地平整,擴大田塊面積,實行田塊格子化和硬化溝渠,改善農田灌溉條件等措施,吸引種植大戶和客商發展規模化種植。該鎮大張村種田大戶黃江柏將村民400畝成片水田租賃后,實行機械化作業和科學管理,種了一季優質稻和一季油菜。複種指數的增加和管理水平的提高,不僅獲得了可觀的收入,還提高了土地的產出率,畝平可提高收入300多元,400畝農田年可增收近10萬元。農民將土地流轉后,不僅有利於種田大戶規模種植,還減少了農田拋荒。大楊村農民辛炳德一家種有10畝多田,夫妻倆外出打工時除留2畝田給母親種植外,其餘全部租給本村種田大戶種植,解除了夫妻倆的後顧之憂。
伍洛鎮外出民工引領農村新生活。雲夢縣伍洛鎮四合村在外打工村民鄒火來新建的二層新式樓房投入使用,現代化的傢具和華麗的裝修一點也不比城裡的差。該鎮像鄒火來這樣在外從事建築業,賺錢后回鄉建房的農民越來越多。據統計,該鎮每年有3000多名農民在外省從事建築業,每年賺回近1億元。伍洛鎮農民從事建築業歷史久、人數多,為了將這一自發行為轉變為經濟優勢,從2005年起,該鎮整合建築大軍,成立建築工程協會,搶抓國家開發大西部和振興東北三省的機遇,有序向這些省份轉移大量技術工。許多技術工人年均收入達到3萬多元,有的甚至達10萬元,建築行業成為該鎮農民致富的支柱產業。該鎮港壩村農民程強平一家4口人,夫妻倆和兒子長期到東北從事建築抹灰和貼磚,幾年下來已有一定積蓄。程強平花10多萬元到縣城買了一套商品房。又花3萬元為女兒置辦了嫁妝,讓村民們羨慕不已。全鎮3000多名建築技術農民不僅住上了樓房,還用上了高檔電器。全鎮九成的農民用上了摩托車和電動車,八成的農戶看上了有線電視、用上太陽能和空調,生活水平顯著提高。
伍洛鎮隨著新的316國道的外遷,整個鎮的經濟建設熱火朝天,鎮里的老百姓幹勁十足,尤其以房地產、工業園引進、農民房屋拆遷還建等方面較為顯著,唯一遺憾的是整箇舊鎮的規劃似乎變成了一個死胡同,其中龍港花園小區的房屋,打2012年初建成至今,沒有賣出去三套,筆者打聽后得知,伍洛鎮的風水龍地就在龍港,旁邊為女兒港(伍子胥落難時,此女為掩護其逃跑,誘導吳兵往錯誤方向行進,后自殺於此),龍港花園在近10年,不幸身亡的人數達5人之上,其中3人為青壯年。赤壁新城社區的宅基地為國家保護的基本農田,無風水之說。伍洛鎮政府的積極努力,讓許多人都住上了新房,農民生活美滋滋!

獲得榮譽


2005年、2008年、2011年、2014年伍洛鎮連續四屆被評為“全國文明村鎮”;2008年被省委授予“全省先進基層黨組織”榮譽稱號;2010年、2011年、2012年、2013年連續四年全鎮綜合實力考核位居孝感市鄉鎮綜合實力排名二十強。2014年躋身“全國重點鎮”,在全市表彰的工業主導型鄉鎮中我們位列全市第七位,綜合目標考核穩居全縣第二位,獲得了“湖北省創建幸福家庭活動先進鄉鎮”、“湖北省計劃生育基層基礎工作示範鄉鎮”、“孝感市計劃生育協會先進單位”、“孝感市農業特色鄉鎮”等榮譽稱號。
2020年7月,全國愛國衛生運動委員會決定命名伍洛鎮為2017-2019周期國家衛生鄉鎮(縣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