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2條詞條名為政治文化的結果 展開
- 政治文化
- 傳統與現代的會通
政治文化
政治文化
政治文化是最早來自於柏拉圖和亞里士多德的思想。但它做為一個概念出現是在18世紀末。當時德國的文藝理論家、狂飈運動的理論指導者約·赫爾德第一次使用“政治文化”一詞。1920年列寧也曾使用過“政治文化”這一概念。政治文化作為現代政治學的一個精確概念,僅始於20世紀50年代。有關政治文化概念範圍的意見分歧是:一部分人慾將它限制在政治制度的主觀定向範圍內,另一部分人則要把公開的政治行為看作是政治文化的一部分。
政治文化是一主觀價值範疇,是人們對於政治生活的政治價值取向模式,政治認知、感情、態度、價值觀等政治心理層次諸要素,政治理想、信念、理論、評價標準等政治思想意識是其表現形式,與物質的政治系統是互動平衡的關係。如果我們做一個比喻,把政治體系分為“硬體”(hardware)和“軟體”(soft-ware)兩個部分,那麼,各種制度化和結構化的政治組織、機構和規則,可以說是政治體系的“硬體”部分,而構成“軟體“的東西則是政治文化(political culture)。猶如計算機運行需要軟體/硬體相互兼容一樣,政治文化與政治制度也需要相互匹配。
政治文化屬於政治社會的精神範疇,它是一個社會關於政治體系和政治問題的態度、信念、情緒和價值的總體傾向。由於政治文化與政治體系關係密切,政治文化研究也就成為政治體系研究的一個重要方面。又由於政治文化反映了政治體系的特點,故而研究政治文化的特徵可以作為研究政治的一個重要方法和途徑。
政治文化是一個非常現代的概念,它的提出不過是20世紀50年代的事情。但是,政治文化研究卻歷史久遠。古希臘時期亞里士多德(aristotle)曾專門研究政治革命和政治變遷的心理因素。近代思想家孟德斯鳩(montesquieu)的《論法的精神》和《羅馬盛衰原因論》,馬克斯·韋伯(max weber)的《新教倫理與資本主義精神》,托克維爾(tocqueville)的《舊制度與法國大革命》和《論美國的民主》等著作都可以被看作政治文化研究的典型案例。
客觀政治過程在社會成員心理反映上的積累,包括政治認知、政治信念、政治感情、政治態度、政治價值觀等。如社會成員對於政治的性質和功能的理解,他所持的政治理想,政治參與的熱情,對待公共權威的態度,評制政府政策的價值標準,內心遵循的政治行為準則,都是政治文化的內容。
1956年,美國政治學家G.A.阿爾蒙德首次使用“政治文化”一詞。此後,這個概念很快取代了傳統政治學中常見的“民族精神”、“民族性格”、“國民性格”等意義相近、但難以用實證性方法予以研究的術語,成為西方政治學最重要的概念之一。60年代后,政治文化成為西方尤其是美國政治學者研究的重要對象之一。問卷調查、訪談等實證方法被廣泛地應用於政治文化的研究,學者們發表了一批有關著作,其中最有影響的是阿爾蒙德與S.韋伯合著的《公民文化》(1963)、L.W.派伊和S.韋伯合著的《政治文化與政治發展》(1965)、阿爾蒙德和G.B.鮑威爾(小)合著的《比較政治學:發展研究途徑》(1966)等。此後,其他許多國家的政治學研究者也開始重視政治文化的研究。中國政治學界在80年代初開始進行研究。
當代政治文化研究起始於美國政治學家阿爾蒙德(g.a.almond)。1956年,阿爾蒙德在美國《政治學雜誌》上發表論文“比較政治體系”,首次提出“政治文化”這一概念。阿爾蒙德認為 ,政治學研究的重點逐漸向研究人們在政治體系中的行為過渡,而人類的行為一定會受思想意識即引導與驅動人們政治行為動因的指導 ,所以必須深入研究 ,找到隱藏在人們行為背後的動機 ,他將之稱為導向(orientation)。
在以後的研究中,阿爾蒙德和維巴(s.verba)應用行為分析方法,採用民意調查的手段,系統研究和分析美國、英國、德國、義大利和墨西哥五國國民的政治態度,並於1963年出版《公民文化》(the civic culture)。該書為政治文化研究提供了基本概念和理論框架,因此被視為當代政治文化研究的經典之作。此後,許多政治學家轉向政治文化研究,他們通過社會調查,採用隨機抽樣、訪談、數據分析等技術手段,展開更加廣泛的比較研究。在20世紀60-70年代,政治文化研究與現代化理論相結合,從理論和方法兩個方面為跨國研究和社會轉型研究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政治學家從不同的角度出發對政治文化作了定義。根據阿爾蒙德觀點,政治文化是一個民族在特定時期流行的一套政治態度、政治信仰和感情,它由本民族的歷史和當代社會、經濟和政治活動進程所促成。在阿爾蒙德定義的基礎上,派伊(lucian pye)認為,政治文化是政治系統中存在的政治主觀因素,包括一個社會的政治傳統、政治意識、民族精神和氣質、政治心理、個人價值觀、公眾輿論等等,其作用在於賦政治系統以價值取向,規範個人政治行為,使政治系統保持一致。維巴在分析政治文化的構成和作用時進一步指出,一個社會的政治文化由經驗基礎上形成的一系列信念、符號和價值所構成,它決定了人們行為的條件,為人們提供了參與政治的主觀意向。根據他們的解釋,我們可以為政治文化做出如下定義:政治文化是一國國民長期形成的相對穩定的對於生活其中的政治體系和所承擔政治角色的認知、情感和態度,它與政府、政治組織等制度性結構相對應,成為政治體系的主觀因素。
政治文化作為政治體系觀念形態的東西,包含著廣泛的內容。政治思想和政治意識形態可以看作是一個國家政治文化較為系統和理性的表述。在日常生活中,政治文化一般以一定的政治認知或意識(awareness)、政治價值觀念(values)、政治(beliefs)、政治情感(feelings)、政治態度(attitudes)等形式表現出來。政治文化不同於公眾輿論或民意(public opinion),前者具有穩定性,反映的是長期形成的比較穩定的一貫性的政治傾向和心理,後者指的是人們對於某一具體事務或問題所產生的一時性的反應。
第一,政治文化主要是指社會成員針對政治體系各層面的心理過程和心理特徵。社會政治生活中的每個成員對於政治體系的各個層面都會毫無保留地進行一定的心理活動。這些心理活動的過程一般包括三個部分:1、認知過程,如感覺、直覺、記憶和思維;2、情感過程,如喜、怒、哀、樂;3、意志過程,如對行為目標的選擇。這些過程因人而異,從而形成了每個個體的相對穩定的、獨特的心理特徵和品質。
第二,政治文化的形成是感性與理性、自發與自覺的統一。政治文化的形成主要是一種潛移默化的過程,政治文化的內容不具備系統的理論形態,政治文化的發揮作用也基本是以風俗習慣這樣一些慣性的方式。從這一意義上講,政治文化具有自發性與直觀感受性的特點。但這並不能否認政治文化中含有理性的因素。事實上,政治文化的形成過程是政治體系包括政治制度、規範、意識形態等各個層面被體系成員認識、接受,並化為支持其政治行為的心理基礎的過程。阿爾蒙德將其稱為政治體系的內化過程。在這一過程中,體系成員對政治體系各層面的認識、判斷、取捨都不能完全擺脫人的自覺意識活動,這是人類活動的基本特點。因此,特定政治體系內政治文化的形成過程是一個感性和理性、自發與自覺相統一的過程。
第三,政治文化具有相對穩定性。政治文化是社會成員在前代的政治文化以及特定政治環境的雙重影響下,經過長期的心理積澱而形成的一種心理定勢。這種心理定勢一旦形成,便不易改變。
第四,政治文化具有結構性。任何政治體系的政治文化從總體上來說具有基本的傾向性,但這並不排除政治文化本身包含著不同的成分。在特定 的政治體系中,其成員對於出身背景、社會地位、受教育程度以及年齡、職業等方面的差異,他們對於政治體系個層面的認知、情感和評價並不完全相同。這就導致了政治文化的非同質性。在政治文化的內部,根據政治文化的主題、功能等可以劃分出不同的亞政治文化。這些亞文化有可能相互和諧,也可能相互衝突,他們之間不同的相互關係模式形成了政治文化的複雜結構。
西方政治學家對“政治文化”的概念有多種理解,一般認為,S.韋伯的解釋是一種比較典型的解釋:即政治文化是“由得自經驗的信念、表意符號和價值觀組成的體系,這個體系規定了政治行為所由發生的主觀環境”。阿爾蒙德和S.韋伯還把政治文化的內容歸納為:①對政治系統整體的態度;②對政治系統各個組成部分的態度;③對自己在政治系統中的角色的態度。少數政治學家則認為從主觀方面闡述政治文化的特徵,是對概念的狹義理解,主張把政治文化的涵義延伸到包括政治行為模式。可以說,這是對概念的廣義理解。西方政治學者一般認為,政治文化的意義在於,通過影響各個社會成員的政治行為,對整個政治系統的功能發揮作用。政治文化被視為一個將微觀政治同宏觀政治聯繫起來的因素。許多政治學家甚至認為,政治文化是政治系統正常運行併發揮功能的關鍵因素之一。他們在研究發展中國家政治的著作中強調,這些國家建立了現代的政治結構,但卻未獲得相應的成果,其原因就在於政治文化形態與現代政治不相適應。
政治文化具有延續性,它通過政治社會化(political socialization)得以傳播和沿襲。政治文化的延續性使一國文化有可能代代相傳,也使國家、地域、民族之間的政治文化呈現出長期的差異性。
政治文化作為一種社會意識形態,是人們參與現實政治生活過程的經驗積累。根據馬克思主義的觀點,它具有相對獨立性和能動性:一方面,它在現實生活中形成,將現實政治生活通過觀念的方式保留下來,並隨著政治生活的變化和政治制度的改變而有所改變;另一方面,它對於社會政治生活和政治行為又具有巨大的心理和精神支配作用。進一步而言,政治文化對既有政治體系起著維護和延續的作用,同時,政治文化的變化最終又可能帶來現實政治制度和政治生活的變遷。政治文化作為政治體系的“軟體”部分,一般與政治制度性結構安排相匹配。跨國性比較研究和現代化研究顯示,傳統社會與現代社會的差異不僅體現在制度安排方面,而且也體現在政治文化方面;民主政治制度的良好運轉,需要以民主的政治文化為條件.
政治文化
政治文化的情感性成分是指對政治體系和政治活動的感情.政治情感是人們在政治生活中對政治體系,政治系統活動或政治實踐所持有的一種直觀的評價.
政治文化的評價性成分是指人們依據一套他們認為是正確和合理的準則,信條,或明確或含蓄地對政治體系進行價值判斷.它主要包括政治價值觀念和政治評價的心理過程兩部分.
西方學者還將政治文化劃分為不同類型,其中,阿爾蒙德的劃分比較有影響。他認為政治文化有 3種大的類型:①蒙昧型政治文化,其特點是,公民既不向政府表示自己的願望和要求,也不關心政府的政策和法令。②服從型政治文化,其特點是,公民尊重並執行政府所作的權威性決策,但缺乏參與政治、向政府表達利益要求的意識。③參與型政治文化,它與現代民主政治相適應,使公民抱有不過分的參與熱情,對合法的權威亦有充分的尊重。但是,任何社會都不會只有單一類型的政治文化,而是諸種政治文化的結合。還有一些學者從其他角度對政治文化進行分類,認為一個社會的全體成員在某些方面可能具有共同的信念、情感和態度,這就構成該社會的政治文化。社會成員所屬的民族、種族、社會階層、地域的不同,都可能引起政治文化的差別。因此,在屬於同一個大類型的政治文化中,存在著若干亞文化,如少數民族的政治文化,某個地區的政治文化。在這方面,最常見的是區別政治精英的政治文化與大眾的政治文化。
80年代以來,中國政治學者對政治文化理論表現出很大興趣。一般認為,政治文化總是與某一政治制度或政治體系相適應的。在階級社會中,政治文化代表一定的階級、階層、集團的政治觀念、情緒和政治習慣,反映他們的利益和要求。不同的階級、不同的國家制度、不同的社會政治影響,對政治文化的性質和內容有決定性的影響,而政治文化又通過政治社會化影響人們的政治感情、社會政治傳統、公共輿論及政治制度、政治體系本身。中國學者的研究主要集中於以下方面:①中國傳統政治文化的特徵;②中國政治文化的現狀及其與建設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的關係;③如何將中國政治文化的繼承和變革相結合,有意識地創造新的政治文化,以適應和促進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建設。
政治文化作為支持社會成員政治行為的心理因素,幾乎作用於政治體系的方方面面。在一定意義上,政治體系中政治文化的特徵決定著該體系存在的狀態、運作的方式以及發展演變的道路和方向。
1、特定的政治文化是政治體系得以存在和維持的必要基礎。任何政治體系的存在和維持都需要與之相適應的政治文化。一旦這種和諧的關係被破壞,就可能導致體系的生存危機,甚至解體。
2、政治文化是影響政治體系中政治制度模式的重要因素之一。政治制度是指政治體系內各種結構之間相對穩定的政治關係,這是政治體系的核心部分。一個政治體系中政治制度的模式取決於多種因素,其中最主要的當然是社會的生產方式和經濟發展水平,但社會的政治文化在形成政治制度模式的過程中也發揮這重要的作用。
3、政治文化決定著政治體系中政治制度的實際運作狀況。特定的政治制度在不同的政治文化環境中將會產生不同的機制和不同的效力。
4、政治文化制約著政治體系的變革和發展。政治體系是動態的系統,它隨著內外部環境的變化和發展變化。這一變化的過程總是由作為政治行為主體的人去推動和完成的。因此,社會成員對政治體系變革的目標、方式的認識水平和情感、價值取向直接制約著政治體系變化的進程及其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