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汶河

柴汶河

柴汶河,因流經漢柴縣故城(新泰市柴城村),故名柴汶河,又名小汶河,《水經注》稱“淄水”,黃河支流大汶河-大清河上游三大流源之南支,是大汶河最大的支流。發源於沂源縣西南部牛欄峪一帶,東流至周科峪西折向西南流,穿山東省新泰市東周水庫,經新泰、寧陽縣(岱嶽區)境至大汶口入與大汶河主流牟汶河相匯為大汶河。主要支流有羊流河、渭水河、平陽河等。河長116公里,流域面積1944平方公里。

柴汶河為大汶河上源三大支流之一(也是全水系五汶之一),是大汶河的主要支流。流域大部分在新泰市境內,也是該市主要的水源。流域內水庫眾多,灌溉渠系發達。

形成演變


1731年(清雍正九年),修柴汶堤5處長6790丈。1918年大水后,省撥賑款堵復汶西、赤板等決口,修固舊堤。新中國建立后的1954年,建東都砌石護岸400米,赤坂、石門各50米。1957年,在北岸東梁文、魯里、西梁文、楊庄等村築堤長7.4公里,高3米。1960年汶口攔河壩建成后,增建南岸茶棚至高村和北岸滕村新堤。1964年後,多次整修加固石樓等4處險工和培修茶棚至石門大堤6公里。至1985年,兩岸有斷續堤防67公里,其中右岸36公里,險工7處,長1.2公里。防洪能力達20年一遇。
柴汶河
柴汶河

幹流概況


柴汶河發源於沂源縣西南部的北宅、牛欄峪一帶山區(《岱嶽區志》記作萊蕪市黃庄鎮檯子村一帶,不確),柴汶河由源地東北流,至周科峪又折向西南,流入新泰市境,又西流經東周水庫,至三橋庄平陽河由右岸注入,又西流至大協庄西北,光明河由左岸注入,又西流至果都,羊流河由右岸注入,又西流經柴城北,至泰安大汶口東與漸汶河(牟汶河下游別稱)匯合。漸、柴二汶河在大汶口匯合西流,始稱大汶河。它主要彙集新泰市境內諸水,流經新泰全境及泰安、寧陽2縣交界處,向西至泰安大汶口鎮南注入大汶河。該河流經新泰市全境及岱嶽區和寧陽縣交界處,全長116公里,河寬多在300~400米,落差153米(《泰安地區志》記作落差297米),流域面積1944平方公里(包括沂源縣34平方公里)。
柴汶河下游流經新泰市(境內長53公里,流域面積1740平方公里),至岱嶽區良庄鎮石樓村,沿岱嶽區、新泰市邊界西流,過西良甫村轉向西北,沿岱嶽區、寧陽縣邊界至大汶口,與主流牟汶匯流。岱嶽境內長29公里,流域面積19.44萬公頃。河寬500米左右,淤沙較深,多為中砂。岱嶽區一側,近河多平原,少部分為土嶺。經過多次綜合治理,石樓至北滕村沿河大堤已連接成一體,頂寬3~5米,邊坡1∶2.5。

水文特點


柴汶河季節性強,夏季河水暴漲,春季常乾涸斷流。1918年特大暴雨最大洪峰流量曾出現4900立方米每秒。年均流量6.82立方米每秒。該河全為沙河底,河水含泥沙量大,年輸沙量36.8萬噸。
岱嶽區河口設計防洪能力20年一遇,保證流量3000立方米每秒。多年平均含沙量1.41公斤/立方米,多年平均輸沙量146萬噸。
柴汶河
柴汶河

主要支流


新泰市段支流表
名稱
長度
(公里)
最大寬度
(米)
最小寬度
(米)
一般寬度
(米)
流域面積
(平方公里)
比降
渭水河351004565221.21/300
平陽河294719301271/300
鮑庄河14150608050.71/300
汶南河121607010050.71/250
西周河12.749203048.21/250
羊村河10.5601035341/250
光明河158027301341/300
谷里河11.51201050421/250
崖頭河20160609074.91/300
段孟李河14.870304055.41/500
羊流河21.5120401002791/300
王家莊河5.860203021.41/250
東庄河10.57053532.11/250
天寶河136584146.21/500
楊庄河684104532.81/400
宮裡河11.5100105037.41/300
賀庄河14.5100105040.81/270
羊舍河8.54083235.51/150
泥溝河14.5801050291/800
禹村河21.71002050119.11/300
南泉河10.850103017.31/300
北汶河12(新泰境內)5052059.41/250
石崮河,該河發源於寧陽珂王婁埠山北麓,北流經直界、南山陰、西山陰、大石崮,在東韓家莊北入柴汶河,流域面積41.8平方公里,長10.1公里,屬季節性排洪河道。上游建有直界中型水庫1座、小(二)型水庫6座、塘壩45座。
故城河,該河發源於寧陽靈山鄉上陡溝村南,流經梅家村、南故城、北故城、南良父、小河西入柴汶河。流域面積74平方公里,長17公里,屬季節性排洪河道。上游建有小(一)型水庫1座、小(二)型水庫6座、塘壩15座。
北鄙河,發源於穆寨山北,流域面積36平方公里,河流長10.5公里,平均比降0.31%,在西韓北注入柴汶河。

治理開發


水庫

光明水庫,為新泰市境內一大(二)型水庫,位於劉杜、小協鎮境內,光明河中游,1958年動工,當年9月建成蓄水。1986年以來,進行了除險加固和多次維修。1990年9月,經省水利廳批複進行保安全工程建設,工程於1991年10月開工,1998年6月竣工,8月通過省廳驗收。主要完成了大壩加固、溢洪道、管理單位建設、庫區建設等工程。水庫最高水位176.36米,相應庫容5095萬立平米(1991年7月);最低水位167.81米,相應庫容565萬立方米(1992年6月)。1995年10月,開始向新汶城區供水,年供水600萬立方米。
東周水庫,位於新泰市青雲山西麓,東周河上游,是一座以灌溉為主,具有防洪、發電、養殖、城市供水綜合利用功能的重點中型水庫。1959年動工建設,1962年棄庫還耕,1973年4月重建,1977年8月基本建成蓄水。1986年以來,水庫最高水位228.10米,相應庫容6152萬立方米(1991年7月);最低水位215.87米,相應庫容500萬立方米(1988年7月)。
東周水庫
東周水庫
金斗水庫,位於新泰市金斗山東麓,平陽河上游,為中型水庫。1959年10月動工建設,1960年6月建成蓄水。1987年10月開始向新泰城區供水,平均年供水1300萬立方米,水庫由農業灌溉為主變為以城市供水為主。1986年以來,最高水位231.22米,相應庫容2436萬立方米(1994年9月);最低水位220.48米,相應庫容173萬立方米(1990年6月)。
葦池水庫,位於新泰市舊關鄉葦池村北,羊流河上游,為中型水庫。1971年10月動工建設,1978年5月建成蓄水。1986年以來,最高水位203.50米,相應庫容900萬立方米(1999年7月);最低水位193.20米,相應庫容122萬立方米(1989年10月)。1991年和1999年汛前進行了兩次維修。至2000年,水庫累計投資275.7萬元,其中國家投資183.8萬元。
直界水庫,原名紅旗水庫。位於寧陽縣東庄鄉西直界村東的石崮河上游。由泰安地區水利建設指揮部設計,寧陽縣組織施工。1966年11月開工,次年6月竣工。共完成土石方23.91萬立方米,投工日50.76萬個。共投資140.4萬元。其中國家投資84.71萬元。水庫匯水面積26平方公里,總庫容1017萬立方米,相應水位138米。興利庫容663萬立方米,相應水位136.4米。死庫容32萬立方米,相應水位129米。直界水庫工程質量差,滲漏較重。1969年大壩出現沉陷,最大陷深1.8米,同時出現縱向裂縫和背水坡滑坡等事故。雖經截滲處理,直至1985年仍有滲漏。

灌渠

光明水庫灌渠,主幹渠經過大協村南向西經宮裡至樓德鎮西營村,全長35公里。由於乾渠滲水、漏水嚴重及管理不善,庫水只能到達宮裡,效益較低。1995年經過維修,消除了嚴重漏水現象,但仍達不到設計灌溉能力。
東周水庫灌渠,有主幹渠兩條,分列東西,總長49公里。支渠14條,斗渠29條,總長74.5公里。其中,西乾渠胡家溝渡槽橫跨平陽河上,58孔,石砌重力墩,長13.13米。1996年西段部分因修路,改為斜拉式鋼製U型渡槽。
金斗水庫灌渠,乾渠由放水洞向西至西杏山坡南,分為兩支渠。南支渠至新汶辦事處大河庄,西支渠至西周河西匯入東周西乾渠。干支渠總長83.2公里。由於金斗水庫主要供城市用水,該乾渠已多年不用。
葦池水庫灌渠,主幹渠長5公里。支渠兩條,一條向南至羊流,一條向西至劉家莊。干支渠總長75.5公里。至2000年,仍能正常使用。
另外,楊庄灌渠、龍池廟灌渠、黃花嶺灌渠、田村灌渠、石河庄灌渠等也是較大的灌渠,現仍使用,但部分達不到設計灌溉能力。

引水工程

1964年上半年,寧陽縣完成小汶河攔河壩4孔進水閘和渠首6孔沖沙閘各1座。設計引水流量6.65立方米每秒,加大流量8立方米每秒。
茶棚壩,為東引汶灌區引水乾渠渠首工程。位於磁窯鎮茶棚村東的小汶河上。1962年4月,由引汶南灌區工程施工指揮部組織施工,1964年竣工。大壩為水泥漿砌石壩,全長310米。北端與大汶口壩連成一體,大小汶河在壩前匯合。茶棚壩分為三段。北段長175米,南段長50米,均為擋水壩。壩頂寬2.5米,壩頂高程102.6米;中段為溢流壩,長85米,迎水面邊坡為1∶0.1,壩頂連接下游邊坡成拋物線型。壩高3米,壩頂高程98.4米,底寬8.6米。大壩南端建引汶乾渠進水閘、沖沙閘各1座。共完成土石方173.96萬立方米,投工日124.9萬個,投資87.18萬元。

揚水站

1徠986年,新泰市境內灌溉面積500畝以上的揚水站有481處,其中設計灌溉千畝以上的有36處,總裝機508台,動力3萬千瓦。至1992年,由於許多揚水站年久失修、設備老化,特別是千畝以上的揚水站耗能高、效益低,大多停用以至報廢。1992年以來,全市實行揚水站挖潛改造,從機、泵、管、傳、池入手,徹底改造運行中不合理的環節。至2000年底,共挖潛改造揚水站512處,新建揚水站412處。全市實有揚水站924處,總裝機1070台,總動力16586千瓦,其中設計灌溉千畝以上的揚水站59處,總設計灌溉面積25.31萬畝。揚水站水源以庫、渠、河、井水為主,少數採用煤井廢水。灌溉千畝以上的揚水站中,堯溝、南師店、沈汶、鞍子橋等已停用,城東、寺嶺、東周、韓庄、長嶺山等揚水站仍能正常運行。
長嶺山揚水站,位於新泰市沈家莊鎮,以東周水庫東乾渠為水源,設計灌溉面積10000畝,實際灌溉2000畝。該站興建於1989年9月,安裝12SH-9A水泵一台,電機155千瓦,採用4400毫米壓力管,管道長度600米,修建有3700米的砌石主幹渠,一級提水,揚程49.76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