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汶口遺址
大汶口遺址
大汶口遺址位於山東省泰安城南30公里處的大汶河畔。1959年首次發現並挖掘,為距今4000—5000年的新石器時代晚期父系氏族遺址。“大汶口文化”內涵豐富,有墓葬、房址等遺存。出土文物有造型美觀的背壺、缽型鼎、鏤孔豆、高柄杯、彩陶豆以及磨製精細的石斧、石錛、石鏟、石鑿、骨器等。大汶口文化的發現,為山東龍山文化找到了淵源。1982年,大汶口遺址被公布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大汶口遺址,位於山東省泰安市岱嶽區大汶口鎮和寧陽縣磁窯鎮,總面積約82.5萬平方米,是約6100-4600年前的新石器時代晚期父系氏族遺址,於1959年首次發現並挖掘。
1982年,大汶口遺址被國務院公布為第二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大汶口遺址
大汶口遺址屬於新石器時代晚期父系氏族社會遺存,遺址總面積約82萬平方米,已發掘面積5400平方米。遺址內涵豐富,共發現墓葬、房址、陶窯等遺跡100餘處。出土了大量石器、陶器、玉器、骨器和牙角器等生產生活用具。陶器主要包括紅陶、彩陶、灰陶、黑陶和白陶幾種。大汶口遺址的墓葬中普遍盛行隨葬獐牙的習俗。
大汶口遺址是大汶口文化的命名地。它的發現揭示了大汶口文化時期當地居民的埋葬形態。為山東地區的龍山文化找到了淵源,也為研究黃淮流域及山東、浙江沿海地區的原始文化,提供了重要的線索。
大汶口遺址
大汶口遺址的文化層堆積,歷經近2000年的歷史,一般認為:早期屬於母系氏族社會末期向父系氏族社會過渡階段,中、晚期已進入父系氏族社會,階級社會的萌芽業已出現。1982年,被國務院公布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並在汶河北岸、京滬鐵路旁樹立標誌碑。
大汶口遺址平面範圍略呈東南-西北方向的圓角長方形,大汶河從中部自東向西穿過,將遺址分為南北兩部分。北岸面積約25萬平方米,南岸約20萬平方米,總體地勢北高南低。北部和南部邊緣因河流歷年沖刷破壞比較嚴重,而遺址的南部則被堡頭村所佔壓,現存總面積約82.5萬平方米,約6400-4500年前,屬於新石器時代晚期父系氏族遺址,是新石器時代氏族公共墓地。遺址文化層堆積2-3米,是大汶口文化的發現地和命名地,文化面貌幾乎涵蓋由早到晚整個大汶口文化時期,並發現有北辛文化和龍山文化遺存。遺址的墓葬中普遍盛行隨葬獐牙的習俗,葬式以仰身直肢葬為主。許多墓葬中還隨葬有數量不等的牲豬,表明當時社會已經出現了貧富分化現象,說明私有制已經出現。
綜述
大汶口遺址內共發現墓葬、房址、陶窯等遺跡100餘處,出土了大量石器、陶器、玉器、骨器和牙角器等生產生活用具,還有背壺、缽型鼎、鏤孔豆、高柄杯、彩陶豆以及磨製精細的石斧、石錛、石鏟、石鑿、骨器等。陶器主要包括紅陶、彩陶、灰陶、黑陶和白陶幾種。
文物簡介
文物介紹 | 文物圖片 |
---|---|
紅陶獸形壺 通高21.8、通長22.3、體寬14.5、足高7.9-8.4厘米,1959年大汶口遺址出土,酒器。夾砂紅陶,通體磨光,圓面聳耳,遍施紅色陶衣,光潤亮澤。拱鼻,張口,鼓腹,四足,短尾上翹,耳穿小孔,背裝弧形提手,尾根部一筒形注水口,可受水,嘴可出水,體肥壯,腹部鼓起加大了容積,四足立起便於加熱,造型生動美觀,近似豬或狗形。 | |
紅陶折腹鼎 通高28、口徑13.5厘米,1959年大汶口遺址出土,炊煮器。泥質紅陶,器表磨光,施紅色陶衣。 | |
白陶鬶 高14.8厘米,1959年大汶口遺址出土,灰白色,頸部粗短似漏斗狀,頂部有斜向的流伸向器身前部。圓環形提梁,上連頸部,下接器身,表面按壓成絞索狀。腹部略呈球狀,腰部有一周橫向附加堆紋,表面壓印成花邊形的裝飾。三個肥大的空袋足,呈鼎立形式均勻分佈於腹部下方。 | |
網紋彩陶背壺 口徑10、腹徑23、底徑7.9、高30.6厘米,1959年大汶口遺址出土。泥質紅陶,侈口、短頸、橢圓腹、平底,腹部一側有寬頻豎耳一對,另一側一突鈕。肩腹部繪兩層上下交錯的黑色連三角網紋,下層兩豎耳一段繪菱形網紋。 |
大汶口遺址與大汶口文化的發現,是新中國考古工作的重大成果之一。這支文化主要分佈於山東和蘇皖兩省鄰近山東的地區,其年代大致在前四十四世紀至前二十四世紀之間。由於它的發現,使這個地區的史前歷史,從龍山時期上推了大約兩千年。
大汶口遺址進行的兩次發掘發現了成片的大汶口文化早期階段的居住區,並清理了房址7座,這些房址均為方形地面建築,對研究大汶口遺址的聚落形態有著重要的意義。這批房址形狀、尺寸及建造方式基本一致,在平面分佈上錯落有致,基本沒有相鄰房址互相遮擋的情況。可知當時的房屋建造者掌握了較精確的測量技術和嚴密的規劃手段,以使每一組居住者享用較均等的資源。出土遺物以陶器、石器和骨器為主。
大汶口遺址通過三次發掘共清理墓葬179座,經人骨鑒定性別明確的男、女單人墓葬共55座,其中男性墓28座,女性墓27座,根據《大汶口新石器時代墓葬發掘報告》和《大汶口遺址第二、三次發掘報告》中的墓葬分期,大致可將大汶口男女單人墓葬分為早、晚兩期。
大汶口遺址2
1974年、1978年在汶河北岸先後兩次發掘,揭露面積1800平方米,發現墓葬56座、房址14座、灰坑120餘個,主要遺存的年代屬大汶口文化早、中期。
3次發掘證明,大汶口遺址包括大汶口文化發展的各個階段,距今6400年至4600年前左右的新石器中期文化遺存,以翔實資料揭示原始社會解體、階級社會產生的全過程。上有4600年至4000年前的龍山文化遺存,下有距今7500年至6400年前左右的北辛文化遺存。這種土生土長的東夷族系列文化,有力反駁了“中國文化西來說”的錯誤觀點,而轟動國內外。
2012年10月至2013年6月,對大汶口遺址進行了兩次發掘,位於遺址中部、大汶河北岸,面積800平方米,發現大汶口文化早期階段的居住區,並清理了房址7座,這些房址均為方形地面建築。
生產生活用具
大汶口遺址出土文物
墓葬
墓葬以男、女分別單葬為主,也有成年男女合葬,女性處於從屬地位,預示著母權制的動搖和父權制的產生。隨葬品數量懸殊,質量優劣差別大,有的墓空無一物;有的多達180多件,而且品種複雜,製作精緻,有珍貴的碧玉鏟、玉臂環、玉指環、透雕象牙梳、綠松石鑲嵌象牙雕筒、象牙梳、可與現代鋼針媲美的骨針等。陶器中有精美的彩陶和光潔的白陶,有獨特的豬形器、鳥形器。
精美器具
三次的挖掘發現,遺址內涵豐富,有墓葬、房址、窖坑等。出土的陶、石、玉、骨、牙器等不同 質料的生產工具、生活用具和裝飾品都異常精美。生活用具主要有鼎、豆、壺、罐、缽、盤、杯等器皿,分彩陶、紅陶、白陶、灰陶、黑陶幾種,特別是彩陶器皿,花紋精細勻稱,幾何形圖案規整。生產工具有磨製精緻的石斧、石錛、石鑿和磨製骨器,而骨針磨製之精細,幾可與今針媲美。墓葬以仰卧伸直葬為主,有普遍隨葬獐牙的風習,有的還隨葬豬頭、豬骨以象徵財富。一般認為,早期屬於母系氏族社會末期向父系氏族社會過渡階段,中、晚期已進入父系氏族社會。
追求美
大汶口文化的居民盛行青春期拔牙和枕骨人工變形的習俗。在大汶口文化的墓葬中,發現很大比例的人骨沒有門齒或側門齒。考古學家據此推測,大汶口人是在成年後拔除門齒,並非死後才被拔掉。對於如今的人來講,沒有門牙是一件很醜的事情,而大汶口人卻有著完全不同的看法,由他們帶動的這種風俗甚至持續了很長時間。在《高僧傳》中都曾記載北朝時有一個叫“習鑿齒”的人,與名僧道安有過“普天釋道安,四海習鑿齒”的精彩應對,可見“鑿齒”之風多麼盛行。
大汶口遺址
大汶口遺址大汶口時期酒器
為開發和向世人展示大汶口文化,1993年,衛駕庄70多歲的老人盧繼超聯合當地17位村民,籌集資金達64萬餘元,籌建了一個“大汶口文化遺址博物館”,展館很小,卻填補了遺址開發的空白。他們把從民間收集來的大汶口出土的大量石器、陶瓷、陶片等加以鑒別、整理,重新陳列布展,豐富、充實、完善了博物館。
1994年,大汶口鎮政府投資13萬元,興建了一處1300平方米的大汶口文化博物館,展示出土文物和原始部落風貌;1998年,鎮政府又投資60萬元建起大汶口陶藝研究中心,生產的仿古陶器暢銷全國。該旅遊區每年接待遊客3萬人次,年均利稅12萬元,促進了大汶口文化和當地經濟、社會事業的發展。
為了更好的保護大汶口文化遺址,泰安市政府出台了《泰安市大汶口鎮總體規劃》,將大汶口文化遺址保護區分為遺址重點保護區、一般保護區、建設控制地帶三部分。其中重點保護區以保護單位標誌碑為基點,總面積約達83萬平方米,在重點保護區不準進行其他工程建設及深挖。一般保護區從重點保護區的外緣線外擴170米,在文物保護單位的保護範圍內,不得進行其他建設工程,不得拆除、改建或遷移地上文物。如因建設特殊需要,必須按法定程序履行報批手續。建設控制地帶從一般保護區的外緣線各外擴100米的範圍內,在這一範圍內不準修建兩層以上的建築物,不準深挖2米以下。建築物或構築物不得破壞文物保護單位的環境風貌,其設計方案應根據文物保護單位的級別,經同級文物行政管理部門同意后,報城鄉建設規劃部門批准。
當前,大汶口文化遺址的保護已經日趨法制化、完善化。
2010年10月,《大汶口遺址保護總體規劃》通過國家文物局評審,成為首批23處考古遺址公園項目之一。
2016年,大汶口國家考古遺址公園在山東省泰安市岱嶽區大汶口鎮落成。
大汶口文化於1959年首次發現(大汶口遺址),考定為新石器時代晚期遺存。考古學界即將大汶口遺址及其相類同的文化遺存命名為大汶口文化。大汶口文化是新石器時代後期父系氏族社會的典型文化形態。以泰山地區為中心,東起黃海之濱,西到魯西平原東部,北至渤海南岸,南及今安徽的淮北一帶,河南省也有少部分這類遺存的發現。
大汶口遺址大汶口時期陶器
大汶口遺址
大汶口文化的發現,為山東地區的龍山文化找到了淵源,也為研究黃淮流域及山東、江浙沿海地區原始文化,提供了重要線索。
關於大汶口文化的類型問題,當前考古界看法不一。有人提出可劃分為“青蓮崗”、“劉林”和“花廳”3個類型。也有人認為可以劃分為“大汶口”、“大墩子”和“三里河”3個類型。現將后一種劃分的3個類型,簡介於下:
大汶口類型
大汶口遺址
大墩子類型
因最初發現於江蘇北部的邳縣大墩子而得名。主要分佈於淮河以北的蘇北地區。經過發掘的遺址有邳縣劉林、新沂花廳、連雲港二澗村等遺址。陶器以鼎、鬶、豆、背壺、帶把三足罐、簋形器、缽、觚形杯、高圈足杯、罐等較有代表性。葬式也以頭向東或東北的單身仰身直肢葬為主,死者手中也多握有獐牙器。有的墓中的死者兩眼處還放有石環。
三里河類型
大汶口遺址
大汶口遺址考古發掘現場
以農業生產為主,兼營畜牧業,輔以狩獵和捕魚業。已發現許多大小不等的村落遺址。村落遺址所選擇的地點,有在靠近河岸的台地上,也有在平原地帶的高地上。農業以種植粟為主。在三里河遺址的一個窖穴中,曾發現1立方米的碳化粟。還發掘出大量牛、羊、豬、狗等家畜骨骼。
房屋建築
大汶口遺址
灰坑
大汶口文化的灰坑有圓形豎穴和橢圓形豎穴,原先的用途可能是儲藏東西的窖穴。也有口大於底的不規則形灰坑。
生產工具
大汶口文化的生產工具仍以石器為主,兼有一些骨器、角器和蚌器。石器有鏟、錛、斧、鑿、刀、匕首、矛等,有的石鏟和石斧鑽有圓孔。還有一些帶柄石鏟和有石錛。骨器有鐮、魚鏢、鏃、匕首和矛。角器有鋤、魚鏢、鏃、匕首。蚌器有鐮和鏃。另有少量的陶網墜和陶紡輪。石器、骨器和角器都有一些變化,根據它們的出土層位可分早、中、晚3期。
制陶技術
大汶口遺址墓葬遺址
雕塑工藝品
大汶口文化的雕塑工藝品不僅數量多,而且有較高的藝術水平,多數是墓內的隨葬品。雕塑品有象牙雕筒、象牙琮、象牙梳、雕刻骨珠、骨雕筒、骨梳、牙雕飾、嵌綠松石的骨筒、雕花骨匕、穿孔玉鏟、玉珠,以及陶塑動物等。這些雕塑品,製作都相當精細,造型優美,是大汶口文化中頗具特色的藝術作品。
墓葬
大汶口文化的墓葬多埋於集中的墓地。每一墓地的墓葬排列有序,死者頭向一致。墓室多為長方形豎穴土坑,有的僅有棺,但也有棺槨皆備的。葬式一般為單身仰身直肢葬,也有二人合葬或多人合葬的。多人合葬,少則三人,多則達二十三人。二人合葬墓有同性合葬,也有異性合葬。且有一次葬或二次葬的合葬墓。此外,還發現了一些無頭葬、無屍葬和“遷出葬”(即將墓內部分骨骼遷移它處,而在原葬墓內仍保留死者的部分骨骼)。葬式有屈肢葬、俯身葬和重疊葬等。墓內多數無任何隨葬品。凡有隨葬品的墓,隨葬品的多少十分懸殊。少者1、2件,多者百件以上。如大汶口M10是1老年女性墓葬。墓坑東西長4.2米,南北寬3.2米,墓底有二層台和塗漆棺槨。隨葬品有裝飾於頭和頸部的3串77件石質飾品,玉臂環、玉指環各1件,腹部置玉鏟1件,還有象牙雕筒2件、骨雕筒1件、象牙梳1件。陶器達90多件(其中白陶、磨光黑陶、彩陶共38件),還有豬頭、獸骨、鱷魚鱗板等。隨葬品的懸殊,反映了社會上的貧富懸殊日趨嚴重。
大汶口遺址位於山東省泰安市岱嶽區大汶口鎮和寧陽縣磁窯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