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2條詞條名為水下考古的結果 展開

水下考古

水下考古

水下考古學是考古學的一門分支學科,是陸地田野考古向水域的延伸。它以人類水下文化遺產為研究對象,對淹沒於江河湖海下面的古代遺跡和遺物進行調查、勘測和發掘,運用考古學所特有的觀點和研究方法作為認識問題的手段並使其發揮應有的作用。

研究背景


水下考古
水下考古
考古學屬於歷史科學的一部分,但又區別於傳統意義的歷史科學。與歷史科學以文獻資料為主要研究對象相比,考古學中實物資料佔據了更大的比重。實現這些成果的科學手段有以下四步:調查、挖掘、報告數據和研究分析。
歷史上由於地震、火山噴發、海嘯等自然災變,一些位於水邊的居址、港口、墓葬等沉沒於水中;在一些古代航線下,還保存有大量古代沉船和文物。水下考古除發掘水下的古代遺址、打撈沉船和水下文物外,還研究古代造船術、航海術、海上交通和貿易等。工作中使用大量專門技術,以解決水下作業的難題。20世紀初已有水下考古調查,但直至第二次世界大戰後,潛水技術和裝備獲得發展,水下考古學才得以建立。同時,水下考古學又是一門邊緣學科,需要更多相關學科的技術支持:如潛水工程技術、海洋勘探技術等。

技術分類


水下考古的技術可分為人員潛水技術與物探設備技術兩方面。
人員潛水技術
從事水下考古的隊員必須在接受潛水技術培訓以外,接受更為專業的考古技術培訓,具備在水下實際操作探方、進行測量繪圖、拍照攝像等能力。少數水下考古隊員還具備獨立駕駛舟船、快艇等船舶的執照。
物探設備技術
水下考古所用的物探設備,主要包括多波束水下聲納、淺地層剖面儀、旁側聲納、短基線系統、水下機器人(ROV)等。這些設備弔掛在船舷上,探頭下放至水中,在船隻行進的同時,就可以實時對海底結構有較為清楚的認識,並呈現海底地形三維成像圖,對海底情況有一個較為直觀與全面的分析,便於在大範圍內廣泛探測、發現水下文物遺存。

發展史


世界水下考古發展
從世界範圍來講,水下考古的歷史也並不長。19世紀30年代,因為潛水面罩的問世,人類向水底世界跨出了重大一步。自19世紀中葉近代考古學發生以後,隨著瑞士湖上居址的確認,並進行了水下古代遺跡的科學調查和發掘,標準著水下考古學的確立。
1943年法國人發明了“水肺”,解決了10米以下的水下呼吸問題,考古學者終於擺脫了對職業潛水員的依賴。
1960年美國考古學家喬治·巴斯(George Bass)應邀對土耳其格里多亞角(Cape Gelidonya)海域的公元7世紀拜占庭時期沉船遺址進行調查和發掘,由此開始了第一次的考古學家將考古方法應用於水下遺址的發掘和研究,開創性地在水下實踐了考古學方法,是水下考古學發展史上的一個里程碑。
中國水下考古發展
中國的水下考古工作起步較晚,始於20世紀80年代。
1985年4月,一份《中國陶瓷專家建議重視水下考古工作》的報告引起了中央、國務院有關領導的重視。1986年9月,國家決定發展水下考古事業。國家文物局委託中國歷史博物館承擔了這項國家任務,為此設立了當時中國唯一的水下考古專業機構--水下考古學研究中心。
1986年11月,“國家水下考古協調小組”成立,就組建中國水下考古研究中心進行了討論。著名考古學家、時任中國歷史博物館館長的俞偉超教授承擔起了這項任務。
1987-1990年,通過派人出國學習和與外國水下考古研究機構合作的方式,培訓了一批水下考古專業人員。經過十餘年的努力,這支專業隊伍在中國的四大海域-渤海、黃海、東海、南海先後進行了多項水下沉船遺址及其他水下文物遺跡的調查、發掘工作。目前中國的水考古事業不僅填補了學科空白,而且已從開創階段進入持續發展階段。1987年底,中國歷史博物館水下考古研究室由此誕生。
1987年2月經國務院批准,成立了“國家水下考古工作協調小組”,由國家文物局牽頭,協調各有關部門研究解決水下考古工作中的重大問題。隨著一系列重大水下考古和保護項目的開展,為了更好地完成跨地區、跨部門開展全國水下考古工作,2008年5月,國家文物局正式批准中國文化遺產研究院成立水下文化遺產保護中心,具體承擔中國水下考古和文物保護等方面工作。
2009年9月,國家文物局在中國文化遺產研究院內設立“國家水下文化遺產保護中心”(以下簡稱水下中心)並賦予其統籌全國水下文化遺產保護各項工作等職能。三年來,中國水下文化遺產保護工作有了長足進步,也面臨著新的形勢、新的問題。為進一步促進事業發展,今年6月,中央編辦批複同意在中國文化遺產研究院加掛“國家文物局水下文化遺產保護中心”牌子。
2012年12月25日,文化部部長蔡武同志與文化部副部長、國家文物局局長勵小捷同志在2002年全國文物局長會上為“國家文物局水下文化遺產保護中心”正式授牌。蔡武部長親自將“國家文物局水下文化遺產保護中心”牌子授予水下中心主任劉曙光同志,這標誌著國家文物局水下文化遺產保護中心正式成立。黨的十八大提出了“堅決維護國家海洋權益,建設海洋強國”的發展目標,國家文物局水下文化遺產保護中心的成立既是水下文化遺產保護事業新發展的需要,也是對黨的十八大精神的積極回應,必將成為中國水下文化遺產保護髮展史上的里程碑事件。

中國現狀


水下考古
水下考古
中國的水下考古起步於20世紀八十年代,逐漸形成自己的體系。在人員方面,由國家文物局已經委託中國國家博物館水下考古中心舉辦了五期培訓班,培養了八十餘位水下考古隊員。其中一些隊員因為走上領導崗位,或因身體原因已經退出工作一線,目前仍活躍在水下考古領域的隊員仍有五十餘位。
這些隊員來自全國沿海各省市的文物系統,平時在各自崗位工作,有水下考古工作時集合到一起,由中國國家博物館水下考古中心統一組織。
在技術方面,水下考古隊員,都擁有“國際三星級”潛水員證書,能在30米以內的水深工作。其中一些隊員曾赴菲律賓培訓,可以在60米水深內工作,這將中國水下考古的領域又拓寬了30米,在國際上屬於較先進的水平。除此以外,由於中國沿海污染嚴重,能見度極低,通常只有半米左右,有些地方甚至能見度為零。與國外相比,中國水下考古隊員具備在更為惡劣的環境中工作的能力。
在設備方面,目前中國水下考古領域已達到國際一流水平。價值三百萬的多波束水下聲納探測儀具有很精確的海底成像技術,極大的提高了水下考古的工作效率。
2007年“南海Ⅰ號”整體浮出水面,世界首創的整體打撈古沉船方式取得成功。一些考古專家表示,“南海Ⅰ號”的成功打撈,標誌著中國水下考古事業邁上一個新台階,並躋身世界先進行列。

案例


宋元海戰水下考古
1991年和1992年,水下考古隊在廣東省新會縣曾先後3次進行水下調查,確定了幾個史書所載的宋元海戰沉船點。第3次調查時,潛水取出一塊船板,經測定,正和宋元海戰年代基本相符。這為今後的發掘打下基礎。
綏中水下考古
遼寧綏中,水下考古隊發現一艘700多年前滿載元代瓷器和鐵器的商船。經鑒定,這批文物屬元朝時期河北省磁縣的磁州窯系的產品。這批水下文物的發現,為研究元朝時期磁州窯瓷器生產銷售、北方船舶製造史、河北、遼寧一帶與朝鮮、日本的海上貿易史,提供了重要依據。遼寧綏中元代水下沉船遺址被評為1993年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之一。
撫仙湖水下考古
2001年6月3日,中央電視台對雲南撫仙湖水下考古進行了現場直播,這也是中國目前第一次進行水下現場直播。直播節目結束后,撫仙湖引起了人們更多的猜測。有人說撫仙湖水下是一座古城,有人說是古村,有人說什麼也不是,而撫仙湖水下發現"第一人"耿衛卻說:水下的東西精彩著呢!他還說他發現了水下古城的城門,還有人面浮雕。
南海一號考古
1987年,廣州救撈局與英國海洋探測公司在陽江海域尋找東印度公司沉船時,意外在一艘宋代商船中打撈出200多件瓷器。考古界認為可能與海上絲路有關,引起世界矚目,該船被命名為“南海一號”。
2000年,考古部門對“南海一號”正式展開調查。
2001年4月,中國歷史博物館水下考古研究中心聯合廣東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等單位的水下考古專業隊員共12人,搜尋和定位沉船遺址。
2002年3月至5月間,水下考古隊再度下水,對海底沉船進行細挖掘、細打撈,打撈出文物4000多件。
2003年10月,廣東省文化廳召開《“南海一號”整體打撈方案》專家論證會。
2003年11月,廣東省副省長雷於藍主持召開會議,規劃、立項“廣東海上絲綢之路博物館”建設項目。
2004年3月,廣東省發改委同意籌措資金,在陽江市海陵島十里銀灘建設海上絲綢之路博物館。
2005年12月28日,廣東海上絲綢之路博物館開工興建。
2007年1月16日,考古隊前往沉船海域開展打撈前最後一次海底勘查。
2007年4月:“南海一號”整體打撈啟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