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2條詞條名為大男孩的結果 展開

大男孩

原子彈

“大男孩”是人類歷史上首次使用的核武器“小男孩”的姊妹彈,用於第一次人類的核試驗。“大男孩”長10英尺(3米),寬28英寸(71厘米),重8900磅(4000公斤)。

1945年7月16日凌晨,“大男孩”轟然炸響,威力超出了現場所有人的想象,相當於1500—2000噸TNT炸藥,標誌著當今世界已進入核武器時代。

基本簡介


「大男孩」長10英尺(3米),寬28英寸(71厘米),重8900磅(4000公斤)。使用槍式設,將一塊低於臨界質量的鈾-235以炸藥射向三個同樣處於低臨界的環形鈾-235,造成整塊超臨界質量的鈾,引發核子連鎖反應。小男孩裝有60公斤的鈾-235,當中只有約一公斤在爆炸中進行了核裂變,釋放的能量約相等於一萬三千公噸的TNT烈性炸藥,即大概為5.5 x 10的13次方焦耳。約七萬人直接死於小男孩的原爆,大約相同的人受傷。隨後再有大量的人死於核子塵埃放射引起的癌症。懷孕的母親亦因為放射而出現流產,部分初生嬰兒畸形發育。據統計,截止到1999年,死於小男孩原子彈的人數已上升至20萬。廣島市依然將相生橋附近的地區列為放射污染區。
小男孩這種設計的核武器在使用前並未進行過實際試驗。美國於1945年7月16日在新墨西哥沙漠試爆的第一枚原子彈是以鈈為原料。當時美國的濃縮鈾只足以製造一枚鈾核彈,而且已有使用受控制的鈾核反應堆的經驗,對這種鈾-235的核反應已有相當認識。因此認為可以無需浪費珍貴的鈾進行實彈試驗。
因為小男孩採用的引爆設計存在頗大的危險性,所以之後只在試驗武器上出現,而再沒有在其他武器上使用。如果運載小男孩的飛機墜毀,彈內的的鈾塊可能被撞擊會擠在一起,到達臨界質量后或會釋放大量輻射,甚至可能全面爆炸。如果飛機掉進水中,炸彈入水后亦很可能會起爆。
有人猜測小男孩的鈾部分可能是由德國提煉的。德國投降時,德國海軍的U-234潛艇正在運送各種新武器技術及鈾原料前往日本。在接到德國無條例投降的消息后,U-234連同艦上貨物向美軍投降,而兩名隨艦的日本軍官則在艦上自殺。據聞艦上的鈾原料後來被美國用在曼哈頓計劃當中。
原子彈的威力通常為幾百至幾萬噸級梯恩梯當量,有巨大的殺傷破壞力。它可由不同的運載工具攜載而成為核導彈、核航空炸彈、核地雷或核炮彈等,或用作氫彈中的初級(或稱扳機),為點燃輕核引起熱核聚變反應提供必需的能量。
原子彈主要由引爆控制系統、高能炸藥、反射層、由核裝料組成的核部件、中子源和彈殼等部件組成。引爆控制系統用來起爆高能炸藥;高能炸藥是推動、壓縮反射層和核部件的能源;反射層由鈹或鈾-238構成。鈾-238不僅能反射中子,而且密度較大,可以減緩核裝料在釋放能量過程中的膨脹,使鏈式反應維持較長的時間,從而能提高原子彈的爆炸威力。核裝料主要是鈾-235或鈈-239。
為了觸發鏈式反應,必須有中子源提供“點火”中子。核爆炸裝置的中子源可採用:氘氚反應中子源、釙-210-鈹源、鈈-238原子彈爆炸鈹源和鐦-252自發裂變源等。原子彈爆炸產生的高溫高壓以及各種核反應產生的中子、γ射線和裂變碎片,最終形成衝擊波、光輻射、早期核輻射、放射性沾染和電磁脈衝等殺傷破壞因素。原子彈是科學技術的最新成果迅速應用到軍事上的一個突出例子。1939年10月,美國政府決定研製原子彈,1945年造出了3顆。一顆用於試驗,兩顆投在日本。其他國家爆炸第一顆原子彈的時間是:蘇聯——1949年8月29日;英國——1952年10月3日;法國——1960年2月13日;中國——1964年10月16日;印度——1974年5 月 18日。中國第一次核試驗以塔爆方式進行,用的是“內爆法”鈾彈。1965年5月14日第二次核試驗時,核裝置用飛機空投。1966年10月27日第四次核試驗時,核彈頭由導彈運載。
自1945年原子彈問世以來,原子彈技術不斷發展,體積、重量顯著減小,戰術技術性能日益提高。原子彈小型化對於提高核武器的戰術技術性能和用作氫彈的起爆裝置(亦稱“扳機”)具有重要意義。為適應戰場使用的需要,發展了多種低當量和威力可調的核武器。為改進原子彈的性能,發展了加強型原子彈,即在原子彈中添加氘或氚等熱核裝料,利用核裂變釋放的能量點燃氘或氚,發生熱核反應,而反應中所放出的高能中子,又使更多的核裝料裂變,從而使威力增大。這種原子彈與氫彈不同,其熱核裝料釋放的能量只佔總當量的一小部分。高能炸藥的起爆方式和核爆炸裝置結構也在不斷改進,目的是提高炸藥的利用效率和核裝料的壓縮度,從而增大威力,節省核裝料。此外,提高原子彈的突防和生存能力以及安全性能,也日益受到重視。
簡介在洛斯阿拉莫斯裝配的第二顆內爆式原子彈規格與世界上第一枚原子彈“小玩意”相同,裝葯為6.2公斤鈈239,只是在外面加裝了彈殼和穩定翼,全重4.5噸,長325厘米,外徑152厘米。這顆炸彈起初有許多綽號,如“圓人”(Round Man)、“大男孩”(Big Boy)、“大個兒”(Big Fellow)等等,最後在1944年9月被命名為“胖子”(Fat Man),以紀念丘吉爾和英國人對曼哈頓工程的幫助。
相關數據胖子(Fat Man)的是第二次世界大戰時美國在日本長崎投擲的原子彈的名稱。名字是由於丘吉爾體形的啟發。1945年8月9日,即廣島首枚原子彈爆炸后三天,由查理士·斯文尼(Charles Sweeney)駕駛的B-29超級空中保壘轟炸機“博士卡”(Bockscar)在長崎上空三萬一千英尺(9000米)投下。在日本當地時間早上十一時零二分,在1,800呎(550米)高度爆炸。“胖子”是人類歷史上第二次使用的核武器,亦是至今為止最後一次使用的核武器。胖子長10 英尺八吋(3.25米),直徑五英尺(1.52米),重10,000磅(4545公斤)。釋放的能量約相等於二萬公噸的TNT烈性炸藥,即大概為8.4 ×1013 焦耳,比投擲在廣島的首枚原子彈稍多。由於長崎地勢多山,造成的損害比平坦的廣島較低。約四萬人直接死於胖子的原爆,約二萬五千人受傷。約七千平方米之建築物被夷平。之後數以萬人死於核子塵埃放射引起的癌症。胖子是內爆式鈈彈。處於低臨界的球形鈈,被放置在空心的球狀炸藥內。周圍接上了三十二枚同時起爆的雷管。雷管接通起爆后,產生強大的內推壓力,擠壓球形鈈。當鈈的密度增加至超臨界狀況,引發起核子連鎖反應,造成核爆。胖子不能使用“小男孩”鈾彈一類的“槍式”起爆。因為鈈的自發中子比鈾多很多。如果好像槍式鈾彈一樣將數塊鈈結合,連鎖反應會在裂變物料剛剛到達超臨界時立即開始;產生的能量會把其餘大量尚未進行裂變的材料炸開,造成釋放能量大為下降的“提前起爆”(Fizzle)。理論上要以“槍式”起爆鈈彈並非不可能,但是炸彈可能需要長達十九英尺,這種設計超越當時B-29的載負能力所以不可取。
試爆內幕
1945年7月初,也就是希特勒自殺后的2個月,美國3顆原子彈終於製造出來,被分別命名為“大男孩”“小男孩”和“胖子”。1945年7月初,在阿拉莫戈多沙漠上,一座高達30米的鐵塔豎立了起來,原子彈爆炸實驗就將在這個架子上完成,大卡車裝的就是供第一次核實驗使用的原子彈“大男孩”。這時的“大男孩”還沒有裝上核裂變物質,這次試驗的代號為“復活日”。當原子彈實驗在阿拉莫戈多沙漠準備就緒的時候,新任美國總統杜魯門正準備去德國參加波茨坦會議。德國投降后,為了協調處理德國戰敗后的相關問題以及對日作戰等有關事宜,同盟國決定於7月17日至8月2日在德國的波茨坦舉行首腦會議,這次會議的代號為“終點”,表示這將是二戰期間最後一次盟國首腦會議。這次會議原定於7月1日召開,為了藉助原子彈爆炸抬高美國的地位,杜魯門特別建議將會議推遲了兩個星期。7月15日,杜魯門到達波茨坦,而在萬里之外的阿拉莫戈多沙漠,美國的核試驗人員也把核裂變物質放入了“大男孩”的肚子里。試驗人員在14公里以外設置了觀察所,裡面隱蔽著425名科學家和軍事專家,他們懷著緊張的心情,等待著驚心動魄的最後一刻。7月16日凌晨5時29分45秒,“大男孩”轟然炸響,一個蘑菇狀的大圓球突然升到了10000英尺以上的高空,爆炸核心的鐵塔也被高溫在瞬間蒸發得無影無蹤!這場爆炸超出了現場所有人的想象,以至於整個美國西南部都感到了爆炸的震撼,為隱瞞真相,美國編織謊言說是阿拉莫戈多軍事基地的彈藥庫發生了爆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