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57條詞條名為徐強的結果 展開

徐強

華中農業大學副教授

2007年獲博士學位,並留校任教。主要任課《園藝植物育種學》、《園藝植物生物技術》、《園藝科學與實踐》和《植物基因組學》等課程。目前第一作者在Genetics、BMC Genomics、Mol Phylogenet Evol、Theor Appl Genet發表SCI論文8篇,其中影響因子3.0以上有5篇。主要從事果樹分子生物學研究,開展了果樹抗病相關基因的克隆、進化及功能分析,目前主要研究柑橘芽變機理及相關突變品質的轉錄及轉錄后調控機制,是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創新群體‘園藝作物種質資源研究與遺傳改良’骨幹成員。曾應邀為刊物《BMC Plant Biol》《Plant Mol Biol》、《Mol Gen Genet》、《Plant Sci》、《Sci Hortic》、《Hort Sci》、《Acta Physiol Plant》《中國農業科學》等審稿40餘篇。2009-2010年赴美國Cornell大學做為期一年的訪問研究。

201徠6年4月,當選2015年度“長江學者獎勵計劃”青年學者。

個人簡介


2007年獲博士學位,並留校任教。主要任課《園藝植物育種學》、《園藝植物生物技術》、《園藝科學與實踐》和《植物基因組學》等課程。目前第一作者在Genetics、BMC Genomics、Mol Phylogenet Evol、Theor Appl Genet發表SCI論文8篇,其中影響因子3.0以上有5篇。主要從事果樹分子生物學研究,開展了果樹抗病相關基因的克隆、進化及功能分析,目前主要研究柑橘芽變機理及相關突變品質的轉錄及轉錄后調控機制,是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創新群體‘園藝作物種質資源研究與遺傳改良’骨幹成員。曾應邀為刊物《BMC Plant Biol》《Plant Mol Biol》、《Mol Gen Genet》、《Plant Sci》、《Sci Hortic》、《Hort Sci》、《Acta Physiol Plant》《中國農業科學》等審稿40餘篇。2009-2010年赴美國Cornell大學做為期一年的訪問研究。
主要研究方向:① 果實生物學及果實品質調控
② 柑橘資源、分子標記及應用
③ 果樹基因組學及功能基因組學

主要科研項目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甜橙一個新的轉錄因子在果實品質代謝中的功能解析,2011-2013,主持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刺梨光呼吸酶基因介導白粉病抗性的機理研究,2009-2011,主持
教育部新教師基金,調控甜橙果肉紅色性狀的轉錄因子及其下游靶基因研究,2009-2011,主持
湖北省自然科學基金,‘紅暗柳’甜橙紅肉性狀的轉錄調控機理,2009-2010,主持
國家重點實驗室青年教師自主課題,柑橘基因組學,2009-2011,主持
農業部公益性行業(農業)科研專項,2007-2010,參與
國家973計劃,果實色澤品質形成機理與調控,參與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點項目,甜橙果肉紅色形狀形成的分子基礎,2009-2012,參與

參加會議


1)2008年12月應邀出席了在韓國舉行的第一屆亞洲園藝大會並做主題報告
2)2010年1月出席了國際動植物基因組大會 (PAG XVIII,美國San Diego),並作分組報告
3)2010年3月出席美國馬里蘭大學舉行的Mid-Atlantic Section of the American Society of Plant Biologists (MAS-ASPB)會議,並作口頭報告
4)2010年5月,訪問美國Cornell大學園藝系,並作口頭報告
5)2010年7月,訪問美國Florida大學Citrus Research & Education Center,應邀作口頭報告

主要獎勵


2006年獲“湖北省第十一屆自然科學優秀學術論文一等獎”
2008年獲 湖北省優秀博士論文
2009年獲貴州省科技進步二等獎(序2)
2010年全國百篇優秀博士論文獎勵
2020年8月,入選第十六屆中國青年科技獎獲獎人選名單。

主要發表論文


1) Xu Q (通訊作者),Liu CY,Xu JD,Biswas MK,Deng XX et al. (2010) Phylogenetic and evolutionary analysis of NBS-encoding genes from two genera of citrus and their inter-generic progeny. Mol Genet Genomics,(in revision)
2)Xu Q (通訊作者),Liu YL,Deng XX et al. (2010) Discovery and comparative profiling of microRNAs in a sweet orange red-flesh mutant and its wild type. 徠BMC Genomics2010,11: 246 (SCI,IF 4.0)
3)Xu Q (通訊作者),Yu KQ,Deng XX et al. (2009) Comparative transcripts profiling reveals new insight into molecular processes regulating lycopene accumulation in a sweet orange ( Citrus sinensis) red-flesh mutant. BMC Genomics,10: 540 (SCI,IF 4.0)
4) Xu Q,Wen XP,Deng XX.(2008)Genomic organization,rapid evolution and meiotic instability of NBS-encoding genes in a new fruit crop “chestnut rose”. Genetics,178:2081-2091 (SCI,IF 4.3)
5)Xu Q,Wen X P,Deng X X. Phylogenetic and evolutionary analysis of NBS-encoding genes in Rosaceae fruit crops. Mol Phylogenet Evol,2007,44:315-324. (SCI IF 3.5)
6)Xu Q,Wen X P,Deng X X. Cloning of two classes of PR genes and development of SNAP markers for powdery mildew resistance loci in chestnut rose ( RosaroxburghiiTratt). Mol Breeding,2007,19: 179-191 (SCI,IF 2.1)
7)Xu Q,Wen XP,Tao NG,Yue HL,Hu ZY,Deng XX. Extraction of high quality of RNA and construction of a suppression subtractive hybridization library from chestnut rose ( Rosaroxburghii tratt). Biotechnol Lett,2006,28: 587-591 (SCI,IF 1.6)
8)Xu Q,Wen X P,Deng X X. Isolation of TIR and NonTIR NBS-LRR resistance gene analogues and identification of molecular markers linked to a powdery mildew resistance locus in chestnut rose ( RosaroxburghiiTratt). Theor Appl Genet,2005,111: 819-830 (SCI IF 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