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48條詞條名為大壩村的結果 展開
- 廣東省揭陽市普寧市大壩鎮大壩村
- 廣東省韶關市乳源縣桂頭鎮下轄村
- 甘肅省靖遠縣東灣鎮大壩村
- 貴州省安順市西秀區雙堡鎮大壩村
- 楚雄市中山鎮務阻村委會下轄村
- 臨滄永德縣德黨鎮大壩村
- 貴州遵義習水縣雙龍鄉大壩村
- 浙江省秀洲區王江涇鎮大壩村
- 安徽省巢湖市蘇灣鎮大壩村
- 雲南省曲靖陸良縣三岔河鎮大壩村委會
- 雲南省文山馬關縣木廠鎮大壩村委會
- 雲南省麗江永勝縣順州鄉大壩村
- 雲南省宣威市樂豐鄉大壩村
- 雲南省保山騰衝縣曲石鎮大壩村委會
- 山東省即墨市移風店鎮大壩村
- 雲南省昆明市富民縣永定鎮大壩村
- 廣東省河源市和平縣東水鎮大壩村
- 貴州省六盤水市鐘山區月照鄉大壩村
- 雲南省曲靖市會澤縣魯納鄉大壩村
- 利川市團堡鎮下轄村
- 江西省贛州市龍南縣武當鎮下轄村
- 雲南省臨滄市鎮康縣鳳尾鎮大壩村
- 江蘇省新北區新橋鎮大壩村
- 廣東省廉江市車板鎮下轄村
- 雲南省楚雄永仁縣永定鎮大壩村
- 貴州省鎮遠縣都坪鎮大壩村
- 雲南省昭通鹽津縣廟壩鎮大壩村
- 雲南省曲靖市陸良縣三岔河鎮大壩村
- 雲南省曲靖市會澤縣礦山鎮大壩村
- 雲南省玉溪市通海縣四街鎮大壩村
- 安徽省天長市汊澗鎮大壩村
- 江西省定南縣嶺北鎮大壩村
- 廣東省陸河縣東坑鎮東坑村委會管轄的自然村
- 貴州安順鎮寧縣簡嘎鄉大壩村
- 貴州畢節市織金縣牛場鎮大壩村
- 雲南省華坪縣石龍壩鎮大壩村
- 貴州畢節市織金縣白泥鎮大壩村
- 湖北恩施州來鳳縣舊司鎮大壩村
- 雲南省尋甸縣七星鎮下轄村
- 四川省瀘州市敘永縣水潦彝族鄉下轄村
- 新疆富蘊縣杜熱鄉大壩村
- 福建省南平市延平區南山鎮大壩村
- 雲南省文山州麻栗坡縣下金廠鄉大壩村
- 雲南省曲靖會澤縣待補鎮大壩村委會
- 貴州省安順市普定縣貓洞鄉大壩村
- 貴州省大方縣雞場鄉大壩村
- 福建省泉州南安市碼頭鎮大壩村
- 楚雄市東瓜鎮興隆村委會
大壩村
臨滄永德縣德黨鎮大壩村
大壩村隸屬永德縣德黨鎮,地處鎮東南邊,距鎮政府所在地15.00公里,到鎮道路為土路,交通不方便,距縣15公里。東鄰松林村,南鄰大出水村,西鄰勐汞村,北鄰戶乃村。下轄17個村民小組。
大壩村全貌
全村國土面積 17.36 平方公里,海拔 1,570.00 米,年平均氣溫 17.60 ℃,年降水量 1,267.00 毫米,適合種植水稻、玉米 等農作物。全村耕地面積 4,800.00 畝,人均耕地 1.4 畝,林地 7,324.50 畝。2006年全村經濟總收入 631.40 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 1,315.00元。該村屬於絕對貧困村,農民收入主要以種植業為主。
全村有耕地總面積4,800.00畝(其中:田2,420.00 畝,地2,380.00 畝),人均耕地1.38畝,主要種植水稻、玉米等作物;擁有林地7,324.50畝,其中經濟林果地1,728.00畝,人均經濟林果地0.50畝,主要種植烤煙、茶葉等經濟林果;水面面積164.60畝,其中養殖面積 4.00畝;荒山荒地2,488.50畝,其他面積11,262.40畝。該村擁有茶園面積1358畝,其中可採摘面積416畝;核桃面積320畝。
進村道路
該村到鎮道路為砂石路;進村道路為土路路面;村內主幹道均為未硬化的路面;距離最近的車站15.00公里,距離集貿市場15.00公里。全村共擁有拖拉機42輛,摩托車20輛。全村耕地有效灌溉面積為1,793.00畝,有效灌溉率為37%,其中有高穩產農田地面積1,579.00 畝,人均高穩產農田地面積0.46畝。
到2006年底,全村建有沼氣池農戶35戶;裝有太陽能農戶2戶;已完成“一池三改”(改廚、改廁、改廄)的農戶35戶。全村有11個自然村已通自來水;有11個自然村已通電;有11個自然村已通路;有11個自然村已通電話。該村農戶住房以磚木結構住房為主,其中有 30戶居住磚混結構住房;有446戶居住磚木結構住房;有356戶居住於土木結構住房。
該村2006年農村經濟總收入631.40萬元,其中:種植業收入314.30萬元,佔總收入的50%;畜牧業收入 240.65萬元,佔總收入的38%(其中,年內出欄肉豬 2660頭,肉牛260頭,雞15830隻);林業收入40.22萬元,佔總收入的6%;第二、三產業收入26.09萬元,佔總收入的4%;其它收入9.94萬元,佔總收入的2%。工資性收入15.33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1,315.00元,農民收入以種植業等為主。全村外出務工收入15.33萬元,其中,常年外出務工人數52人(占勞動力的2%),在省內務工26人,到省外務工26人。
該村的主要產業為水稻、玉米,主要銷售往縣內。2006年主產業全村銷售總收入105.00萬元,占農村經濟總收入17%。該村目前正在發展烤煙、核桃特色產業,計劃大力發展烤煙、核桃產業。擁有企業5個。
該村現有農戶832戶,共鄉村人口3487人,其中男性1778人,女性1709人。其中農業人口3466人,勞動力 2402人。該村以佤族、漢族為主(是佤族、漢族混居地),其中佤族2448人,漢族1022人,其他民族17人。村民的醫療主要依靠村衛生所和鎮衛生院,衛生所面積為20平方米,有鄉村醫生2人,該村距離鎮衛生院15公里。該村無垃圾集中堆放場地,村內無生活排水溝渠設施,人畜混居的農戶277戶,占農戶總數的33%。
學校課堂
該村到2006年底,該村已簽定農業承包合同779份,農村土地承包面積4,800.00畝。已建立了農村公益事業建設“一事一議”制度是,其中,一事一議籌資額15,330.00元(人均4.4元),一事一議籌勞256個(勞均0.07個)。年末集體總收 22.11萬元,農村財務管理實行委託管理,定期開展村務公開,並成立了民主理財小組,主要以會議方式公開,公開項目有財務公開、糧種補貼。
該村建有黨支部1個,下設10個黨小組,共有黨員82人,少數民族黨員71人,其中男黨員76人、女黨員6人。該村黨支部2007年被評為縣級先進基層黨組織。村委會由支書、主任、副主任組成,下設17個村民小組。該村建有團支部1個,共有團員29人。
新農村建設前農民人均純收入1086元,新農村建設后農民人均純收入達1315元;人均有基本農田1.38畝;人均有經濟林果0.5畝;每戶有1院安居房;有872個科技明白人;有3個好的發展項目;有35個以沼氣為主的潔凈能源;有11個新農村理事會;有1條進村入社硬板路;有村容村貌整治規劃11個。
該村目前存在的主要困難和問題是:道路交通瓶頸制約,農業基礎條件差,產業鏈短,農業科技含量低,農民綜合素質不高,產業結構慢,農村基礎教育落後,醫務人員奇缺醫療設備簡單,農民就醫比較難.
該村今後的發展思路和重點是:發展烤煙、核桃、茶葉產業。增加烤煙種植面積1000畝,養殖業方面發展1000頭,想盡一切辦法增加農民收入,力爭在十一五規劃結束時全村人均純收入增加到16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