冢雉科
冢雉科
冢雉科(學名:Megapodiidae):該科冢雉共7屬21種。體大如雞;嘴呈圓錐狀;頭部大多無羽,皮膚裸露,現黃或紅色;雌雄羽色相近,均以黑褐色為主;趾強大。
冢雉具有獨特的繁殖習性,採用類似爬行動物的孵化方法。冢雉將卵產於用枝葉和土堆成的土冢中,利用自然界的溫度而不是體溫來孵化,雛鳥孵化出來以後自行破土而出,並獨立活動。
主要產於澳大利亞和新幾內亞一帶的熱帶森林中。
冢雉科是雞形目的1科。體大如雞;嘴呈圓錐狀;頭部大多無羽,皮膚裸露,現黃或紅色;雌雄羽色相近,均以黑褐色為主;趾強大。分為3個生態組:
冢雉組:小型,暗色,短尾,多為島棲型。包括冢雉屬12種、摩鹿加冢雉、蘇拉冢雉。普通冢雉體長38厘米,體羽大都黑色。枕部具短羽冠。頭頂和上背淡灰色;翅、下背、腰和尾上復羽褐色;頦、喉和下體黑色沾灰,腹部沾褐色。
雨林冢雉組:大型。包括叢冢雉、營冢雉屬3種、肉垂冢雉屬2種。雨林冢雉體長35厘米,上體暗黑褐色,下體暗灰而具白色闊邊;頭、頸裸露部分粉紅色,具稀疏黑褐色狀羽,肉垂黃色沾紅。
眼斑冢雉:眼斑冢雉是冢雉種比較著名的種類,長相跟雉科的孔雀眼斑雉略為相似,體長65厘米。叢冢雉,是冢雉科叢冢雉屬的代表性鳥種,也較常見,體型修長,類似雉類的鳥,頸部細而裸露、並懸垂著一堆多皺的皮褶(頸部肉垂)。
該科體大如雞;嘴呈圓錐狀;頭部大多無羽,皮膚裸露,現黃或紅色;雌雄羽色相近,均以黑褐色為主;趾強大。
冢雉科
主要棲息於東南亞到澳大利亞和西太平洋島嶼的熱帶雨林和茂密的森林。
性情孤僻,常單獨活動,即使在繁殖季節也很少成對活動。飛翔能力較弱,可在小樹上棲息和短距離飛行,不能長途飛行。但非常善於奔走。食物主要是植物的花、種子、果實等。
冢雉主要產於澳大利亞和新幾內亞一帶的熱帶森林中,廣泛分佈於澳大利亞地區,包括在西太平洋,新幾內亞和印度尼西亞的華萊士線以東的島嶼,也生活在孟加拉灣的安達曼和尼科巴群島。家庭的分佈隨著人類的到來而在太平洋地區收縮,斐濟,湯加和新喀里多尼亞等一些島嶼群體已經失去了許多或所有的物種。
冢雉以不同方法孵卵。蘇拉冢雉和摩鹿加冢雉把卵產在陽光充足的海岸沙坑中,利用太陽能進行孵化。普通冢雉常在火山區的溫暖土地上挖1米深的坑,用沙土和樹葉堆成直徑12米、高5米的大型孵化堆。從樹葉等有機物取得部分孵化熱力。叢冢雉、營冢雉和肉垂冢雉的繁殖方法完全相同,即在稠密的樹林中,由雄鳥用爪把樹葉和其他植物質扒在一起,建成一個直徑3米,高1-1.5米的完全蔭蔽的孵卵堆。在雌鳥產卵前,雄鳥每日巡視,翻倒樹葉使其發酵。發酵以後,才讓雌鳥到它挖開的洞穴中產卵。雌鳥先張開嘴,試探洞中溫度是否合適,然後才產卵進去。每隻雌鳥產卵10-13枚。孵化期為49-84天。在產卵和孵化期間,雄鳥繼續把新鮮植物質堆在冢上,以求不斷產生熱力,而保持必需的孵化溫度。眼斑冢雉在澳大利亞中部半乾旱地區,以矮小桉樹的枯葉營冢。
冢雉科(7屬 21種) | ||
---|---|---|
中文名稱 | 學 名 | |
一 | 冠冢雉屬 | Aepypodius |
1 | 肉垂冠冢雉 | Aepypodius arfakianus |
2 | 冠冢雉 | Aepypodius bruijnii |
二 | 叢冢雉屬 | Alectura |
3 | 叢冢雉 | Alectura lathami |
三 | 摩鹿加冢雉屬 | Eulipoa |
4 | 摩鹿加冢雉 | Eulipoa wallacei |
四 | 眼斑冢雉屬 | Leipoa |
5 | 眼斑冢雉 | Leipoa ocellata |
五 | 馬累冢雉屬 | Macrocephalon |
6 | 馬累冢雉 | Macrocephalon maleo |
六 | 冢雉屬 | Megapodius |
7 | 蘇拉冢雉 | Megapodius bernsteinii |
8 | 菲律賓冢雉 | Megapodius cumingii |
9 | 新幾內亞冢雉 | Megapodius decollatus |
10 | 美拉尼西亞冢雉 | Megapodius eremita |
11 | 普通冢雉 | Megapodius freycinet |
12 | 比亞克冢雉 | Megapodius geelvinkianus |
13 | 密克羅尼西亞冢雉 | Megapodius laperouse |
14 | 萬那杜冢雉 | Megapodius layardi |
15 | 尼科巴冢雉 | Megapodius nicobariensis |
16 | 湯加冢雉 | Megapodius pritchardii |
17 | 橙腳冢雉 | Megapodius reinwardt |
18 | 塔寧巴島冢雉 | Megapodius tenimberensis |
七 | 營冢雉屬 | Talegalla |
19 | 紅嘴營冢雉 | Talegalla cuvieri |
20 | 黑嘴營冢雉 | Talegalla fuscirostris |
21 | 褐領營冢雉 | Talegalla jobiensis |
該科物種雖然分佈範圍廣泛,但數量正在減少。由於當地的原始森林正在被砍伐和栽培作物取代,主要威脅是棲息地被破壞。
全部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 2016年瀕危物種紅色名錄ver 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