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孜鄉

河南省平頂山市魯山縣轄鄉

背孜鄉,隸屬於河南省平頂山市魯山縣,地處魯山縣西北部邊陲,東、南與瓦屋鎮相鄰,西鄰洛陽市汝陽縣王坪鄉,北與汝州市寄料鎮接壤,距魯山縣城60千米,區域總面積169.18平方千米。

清代,背孜鄉境域屬魯山縣盈里;1983年12月,由背孜公社改為背孜鄉。截至2018年末,背孜鄉戶籍人口為28103人。截至2020年6月,背孜鄉下轄19個行政村,鄉人民政府駐背孜村。

截至2018年末,背孜鄉有工業企業4個,其中規模以上1個,有營業面積超過50平方米以上的綜合商店或超市27個。

歷史沿革


清代,屬魯山縣盈里。
民國二年(1913年),屬西區。民國三十年(1941年),屬四維鄉。民國三十六年(1947年)11月,屬瓦屋區。
1958年9月,屬瓦屋公社。
1961年7月,屬瓦屋區。
1969年1月,設背孜公社。
1983年12月,由背孜公社改為背孜鄉。

地理環境


位置境域

背孜鄉地處魯山縣西北部邊陲。
背孜鄉概述圖
背孜鄉概述圖

地形地貌

背孜鄉地處伏牛山東麓,境內最高處為焦贊山,海拔1289米。

氣候

背孜鄉屬溫帶氣候,四季分明,平均氣溫15度左右,平均降雨量850毫米左右,最大風力八級,全年無霜期245天。

水文

背孜鄉境內有盪澤河自北向南流經,總流域面積66平方千米。
背孜鄉
背孜鄉

自然災害

背孜鄉主要有旱澇、泥石流、山體滑坡等自然災害。

自然資源


2011年,背孜鄉有耕地7222畝,人均0.3畝。背孜鄉主要礦產資源有石墨、銅、鐵、磷等;石墨儲量最大,銅主要在鹽店村,而且分佈在背孜、上孤山、葛花園、郜溝、柳樹嶺等5個行政村,儲量在億噸以上。

行政區劃


截至2011年末,背孜鄉下轄背孜、東山、石板河、鹽店、長河、井河口、柳樹嶺、上孤山、郜溝、葛花園、土門、老林、武家莊、廟庄、侯家莊、焦山、構樹庄、虎盤河、葉坪共19個行政村,下設198個村民小組。
截至2020年6月,背孜鄉下轄19個行政村。
背孜村石板河村鹽店村井河口村
長河村柳樹嶺村上孤山村郜溝村
葛花園村東山村土門村老林村
武家莊村廟庄村候家莊村焦山村
葉坪村虎盤河村構樹庄村

人口民族


截至2011年末,背孜鄉總人口有17465人。總人口中,男性8470人,佔49%;女性8995人,佔51%;14歲以下2100人,佔12%;15—64歲13365人,佔76.5%;65歲以上2000人,佔11.5%。2011年,背孜鄉人口出生率13.7‰,人口死亡率6.5‰,人口自然增長率7.2‰,人口密度每平方千米189人。
背孜鄉
背孜鄉
截至2017年末,背孜鄉常住人口為25649人。
截至2018年末,背孜鄉戶籍人口為28103人。

經濟


2008年,背孜鄉完成生產總值1.23億元。
2011年,背孜鄉財政總收入95萬元,比2010年增長150%;農民人均純收入3121元;非公有制經濟總產值10380萬元,營業收入8529萬元,利稅41萬元,固定資產投資7110萬元,縣外招商引資7000萬元。
截至2018年末,背孜鄉有工業企業4個,其中規模以上1個,有營業面積超過50平方米以上的綜合商店或超市27個。

農業

2008年,背孜鄉糧食總產22564噸,糧經比達6:4。截至2008年末,、玉米為主。2011年,背孜鄉生產糧食2353噸,人均134.7千克。背孜鄉經濟作物以油料作物為主;畜牧業以飼養生豬、羊、家禽為
背孜鄉
背孜鄉
主。2011年,背孜鄉生豬飼養量,1.5萬頭,羊1.6萬隻,家禽14萬羽,畜牧業產值1200萬元,占農業總產值的13.2%。

工業

2011年,背孜鄉工業總產值為1.45億元,比2010年增長9.1%,實現工業增加值0.36億元。2011年,背孜鄉有工業企業26個,從業人員2186人。

郵電業

2011年,背孜鄉郵政業務收入為10萬元;電信業務收入為25萬元。

文化


地名由來

背孜鄉因地處古城背面而得名。

非物質文化遺產

背孜鄉起源於清朝同治年間(1862年至1875年1月12日)的“高樁故事”,於2008年被平頂山市人民政府批准列入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交通


背孜鄉有二廣高速和242省道過境,縣道八興路直通土門、下湯溫泉、堯山風景區。

社會


教育事業

截至2011年末,背孜鄉有幼兒園(所)8所,在園幼兒312人,專任教師11人;有小學10所,在校生1180人,專任教師72人,小學適齡兒童入學率100%;有初中1所,在校生550人,專任教師39人;初中適齡人
背孜鄉
背孜鄉
口入學率、小升初升學率、九年義務教育覆蓋率均達100%。2011年,背孜鄉教育經費達465萬元,國家財政性教育經費465萬元。

文體事業

截至2011年末,背孜鄉有文化大院1個;有農家書屋16個,藏書約2萬餘冊;有業餘劇團2個,銅器隊8個,秧歌隊2個,腰鼓隊4個;有固定電影放映員1名,每月每村放映一場電影,全年共放映電影120場。截至2011年末,背孜鄉3個中心村建有文化活動健身廣場,並配置了健身器材。

醫療衛生

截至2011年末,背孜鄉有各級各類醫療衛生機構26個,其中鄉級有衛生院2個,村
背孜鄉
背孜鄉
衛生室24個;病床15張,每千人擁有醫療床位0.9張;專業衛生人員32人,平均每千人擁有衛生技術人員1.8人。2011年,背孜鄉醫療機構(門診部以上)完成診療2萬人次,住院手術25台次,出院病人450人次。2011年,背孜鄉法定報告傳染病發病率為30次/10萬,農村安全飲用水普及率100%,農村衛生廁所普及率20%,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參合人數15200人,參合率92.7%;孕產婦死亡率為0。

社會保障

2011年,背孜鄉農村最低生活保障戶數733戶,人數812人,支出794532元,比2010年增長0.1%,月人均81.5元,比2010年增長0.2%;農村五保集中供養44人,支出30.3575萬元;農村五保分散供養112人,支出26.8萬元;農村醫療救助76人次,民政部門資助參加合作醫療968人次,共支出3.2萬元;農村臨時救濟500人次,支出4.5萬元,比2010年增長2.6%。2011年,背孜鄉符合新農保參保條件的人數為8622人,參保人數6962人(其中重殘人員54人),參保率80.8%。

郵政電信

截至2011年末,背孜鄉有郵政網點1個,投遞路線單程總長度25千米,投遞點1個,鄉村通郵率100%;有固定電話用戶596戶,行動電話用戶0.8萬戶。

旅遊


九峰山景區

九峰山景區景區東南、西北走向,長約5千米,總面積8平方千米,主峰大寨海拔916米。九峰山因山體相連九個峰,故而得名九峰山;有主峰大寨、九峰山溶洞、九女坑、天子門寺、馬刨泉、劉秀腳、千年神樹、杜鵑花、宿王廟、清溪宮等30多處景點。九峰山有一代帝王劉秀、周懶王等的歷史故事和九女坑的神話傳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