獅子溝鎮

獅子溝鎮

徠獅子溝鎮(ShizigouZhen)位於承德市東北部,距市區2千米。面積31平方千米,人口1.86萬人(2002年)。轄5個社區、5個行政村,鎮政府駐獅子溝村。京沈公路過境。名勝古迹有外八廟古建築群。

沿革


獅子溝鎮
獅子溝鎮
1956年置獅子溝鄉,徠1958年改公社,1985年復置鄉,1987年改鎮。1997年,面積43.4平方千米,人口1.7萬,轄獅子溝、喇嘛寺、上二道河子、殊相寺、羅漢堂5個行政村和獅子溝、普寧寺、上二道河子、北興隆街、喇嘛寺、殊相寺、羅漢堂7個居委會。2002年轄5個社區、5個行政村:獅子溝、北興隆寺、喇嘛寺、普寧寺、羅漢寺;獅子溝、上二道河子、羅漢寺、殊相寺、喇嘛寺。

遺產資源


獅子溝鎮
獅子溝鎮
2008年8月首次在該區獅子溝鎮發現一處距今四五萬年的舊石器時代晚期文化遺址。該址位於獅子溝鎮二道河子村后約300米的山前台地上,南約100米處為二道河子村,東距武烈河約500米,地理坐標為北緯41°01′06.1"、東經117°57′13.4",海拔384米。該山南坡有比較寬闊的台地,由於修建公路取土,台地南部堆積大部分被取走,故此在台地北端形成了東西長約100米,高約10米的剖面,在距地表約2米的剖面中下部,淺紅褐色砂土層中發現大量的打制石器。石器的原料主要為石英砂岩石英岩,石器類型包括石核、石片、刮削器等,石核個體較大,經過多次剝片,打擊特徵十分明顯。
該遺址為承德市雙橋區首次發現的舊石器時代遺址,填補了該區域舊石器時代文化的空白。從地層推測,該遺址的地質時代為晚更新世晚期,屬於舊石器時代的晚期。二道河子村北後山遺址的發現,說明自舊石器時代晚期以來古人類就在武烈河區域活動。從石器的特徵來看,該遺址的工業面貌與承德縣、寬城等東部縣區舊石器時代工業類型具有一致性,體現出明顯的地方特色。另外,在獅子溝鎮三道河子村北梁還發現一處舊石器時代遺址,但文化內涵不甚豐富,還有待於進一步發掘和研究。

參考資料


行政區劃網http://www.xzqh.org/html/he/0802_680.html
河北省人民政府網http://www.hebei.gov.cn/article/20080826/104734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