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城溝在河北省承德市豐寧滿族自治縣魚兒山鎮)。德勝門外的土城溝便是元大都護城河的遺跡。
(圖)土城溝
北京是六朝古都,金中都城和元大都城的四周均有護城河。今德勝門外的土城溝便是元大都護城河的遺跡。1368年(明洪武元年),
明朝軍隊攻佔
元大都后,為易於防守,於1371年將元大都北城牆南移,並利用
高梁河、
積水潭(太平湖部分)作為北護城河。1419年,又將元大都南城牆南移,並新挖開護城河(即前三門護城河)。對於元大都的東、西護城河,則仍按元代舊制,只是分別向南伸延與前三門護城河接通。此後,在修築
外城城牆時,又開挖了外城護城河(即今
南護城河),並將各條護城河的水都彙集到
東便門,經
大通橋,入
通惠河。自此形成了與
北京城牆相配套的護城河格局,並在此後的500多年中,逐步變成了老北京城風貌的重要標誌。
受水資源緊缺、截污方式、河道結構形式等多種因素的制約,土域溝的水環境與風景觀賞河道的標準和人們的要求還有一定差距。通過採取管養分離、生化治理、聯動機制、水務熱線等多種措施,河道水環境取得明顯好轉.
(圖)土城溝
東土城溝污水入河問題現已將原臨時接入雨污合流管道的污水,通過向東新建的70米臨時污水管線與現狀污水管道連通。在損壞水的污水管道修復之前,污水設泵抽升排放。
北京市軌道交通建設管理有限公司委託市政工程管理處設泵並負責抽升和管理,由城市河湖管理處負責日常監督,如有污水入河及時反映並解決。
針對汛期之前雨水管道無法恢復,為了解決雨季臨時防汛問題,由北京市軌道交通建設管理有限公司在健安橋西側100米處向南新建80米雨水管道及臨時入河口,將此段路面雨水排入東土城溝,該方案正在進行
施工圖設計,要求汛期前完成。
全長3.8公里的北土城溝結束溝底管線鋪設,開始進行清淤后的沙土回填工作。據悉,在本月底該工程竣工后,北土城溝將徹底還清。
[1]北京晚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