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便門

京城重要的客運碼頭

東便門是北京外城東南端的一座小城門,位於北京城牆東南端角樓旁邊,主要由城樓和箭樓組成。東便門於1958年拆除。

建設背景


明朝嘉靖四十三年(1564年),為了防禦蒙古騎兵的騷擾,增強北京城的防衛,保障北京城的安全,修築了包圍南郊一面的外城,在外城的最東端修建了東便門。在當時的形勢下,統治者最強烈的願望是安寧,安寧壓倒一切。

名稱由來

關於東便門名稱的由來有兩種說法:
1、便門,一是便於南北方向的出入,二是工程簡便,不是大興土木。
2、東便門偏居北京城的東側,並且是內城和外城結合部位。因此,這座城門可因其所處位置,用“偏(piān)”來命名,稱為別稱“東偏門”。但由於“便”和“偏”的發音相近,時間一長就把“東偏門”讀作“東便門”了。

建築特色


結構

東便門外的護城河
東便門外的護城河
東便門城樓為單層單檐歇山小式,灰筒瓦頂,四面開過木方門,無窗;面闊三間寬11.2米,進深一間深5.5米,高5.2米;其城台正辟過木方門,樓連城台通高12.2米。瓮城為半圓形,東西寬27.5米,南北長15.5米,單層單檐硬山小式,灰筒瓦頂,南背面辟過木方門,東西北三面辟箭窗,每面各二層,弱面每層4孔,東西面每層2孔;面闊三間寬9米,進深一間深4.6米,高4.7米;其城台正中辟門,外側(北半側)為拱券頂,內側(南半側)為過木方門;樓連城台通高10.5米。
北京城東南角樓為明、清兩代北京內城東南轉角處的箭樓,簡稱角樓。原北京有內外城之分,內城建築較早,為明朝在元大都的基礎上改建的。據明《英宗實錄》:“(正統)四年四月丙午,修造京師門樓、城壕、橋閘完。城四隅立角樓。”角樓始建於明正統元年,4年竣工,距今已有500餘年歷史。
現存的東便門角樓建於突出城牆外緣的方形台座上,通高29米,四面開箭窗144個。角樓內立金柱20根,整座樓建築面積為793平方米。加之相連的南城牆,總佔地面積約3654平方米。民國以後,東南角樓已不再設防

保護措施


文物保護單位
東便門箭樓
東便門箭樓
在1981年對角樓進行大規模修繕的時候,文物工作者發現帶有“嘉靖”、“隆慶”等年號的磚,帶有“乾隆”年號的琉璃瓦件。還從東側牆體內發現了兩顆炮彈殘體,並在二層挑檐檁上發現大量鐵沙槍彈,它們記載了“庚子之變”外國列強企圖瓜分中國的歷史。東便門角樓是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附屬城牆
東便門角樓的西邊,尚殘存一段大約1公里長12米高的明代北京城牆遺跡。這段明城牆自東便門角樓直至崇文門十字路口的東側,下部厚重的城牆與上部的起伏不定的曲線及布滿牆頭的雜草,營造出了滄桑、古樸的自然環境。由西向東依次建成的“老樹明牆”、“殘垣漫步”、“古樓新韻”、“雉堞鋪翠”等景區,更加襯托出了城牆的滄桑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