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河街道

山東省濱州市濱城區下轄街道

沙河街道,隸屬於山東省濱州市濱城區,地處濱城區西側,東與杜店街道接壤東南、南隔黃河與青田街道相望,西南與高青縣常家鎮為鄰,西靠里則街道,西北、北與楊柳雪鎮連接,轄區總面積38平方千米。截至2011年末,沙河街道轄區總人口1.99萬人。

2006年1月,由原杜店鎮析出,置沙河街道。截至2020年6月,沙河街道下轄37個行政村。

歷史沿革


2006年1月,由原杜店鎮析出,置沙河街道,由濱州經濟開發區代管。

行政區劃


2011年末,沙河街道轄沙郭、小李、大高、前游、司家、沙韓、大董、中游、后游、小王、楊大王、范集、鄧店、鍾孫、沙於、於家、宋家、周龍、蘇學官、沙魏、劉集、台王、段家、小馬、三甲王、殷家、孔家、何集、打漁張、放糧張、山趙、呂太占、業吉李、碼頭、齊耿、於新、小安定37個村民委員會。
截至2020年6月,沙河街道下轄37個行政村:台王村、劉家集村、段家村村、小安定村、於新村、齊耿村、孔家村、打漁張村、放糧張村、殷家村、何家集村、呂太占村、山趙村、業繼李村、三甲王村、大董村、鄧家店村、司家村、楊大王村、后游村、中游村、前游村、小王村、宋家村、周龍村、鍾孫樓村、沙窪於村、沙窪韓村、西大高村、沙窪郭村、小李家村、蘇學官村、沙窪魏村、於家村、小馬家村、范家集村、碼頭村,街道辦事處駐黃河二路167號。

人口民族


2010年末,沙河街道轄區總人口19216人。
2011年末,沙河街道轄區總人口1.99萬人,其中城鎮常住人口1.15萬人,城鎮化率57%。另有流動人口0.38萬人。總人口中,男性0.99萬人,佔49%;女性1萬人,佔51%。

經濟


綜述

2011年,沙河街道財政總收入0.69億元,比上年增長36.1%。其中地方財政收入0.38億元,比上年增長29.8%。從各主要稅種看,完成營業稅1831萬元,增值稅794萬元,企業所得稅105萬元,個人所得稅14萬元。人均財政收入1900元,比上年增長30.36%。
農業
2011年,沙河街道有耕地面積3.2萬畝,人均1.6畝,以種植小麥、玉米、棉花為主。農業總產值0.64億元。糧食作物以小麥、玉米為主,生產糧食15200噸,其中小麥7100噸,玉米8100噸。主要經濟作物為棉花,棉花種植面積0.8萬畝,產量0.16萬噸。畜牧業以飼養生豬、牛、羊、家禽為主,牛飼養量0.2萬頭,年末存欄0.16萬頭;生豬飼養量0.28萬頭,年末存欄0.25萬頭;羊飼養量0.3萬隻,年末存欄0.255萬隻;家禽年飼養量10萬羽,年末存欄量8.5萬羽,累計造林109萬畝,其中防護林0.7萬畝,經濟林0.1萬畝,農民住宅四旁樹木100萬株,林木覆蓋率19.13%。
工業
2011年,沙河街道完成工業總產值30.67億元,有工業企業72家,職工9562人;實現工業增加值7.5億元。工業以鋁材加工、熱電、紡織、機械、生物製藥、農業科技為主,擁有國優產品1個,省優產品3個。
商業
2011年末,沙河街道有外貿產品生產企業5家,進出口總額0.25億美元,主要品種有地毯、耐磨環、機械、鋁箔、食用菌5個產品,銷往日本、歐美、東南亞等地。

社會事業


文體事業
2011年末,沙河街道有文化大院37處,文化廣場8處,文化中心1處,農家書屋20處,藏書2萬冊,學校體育場1個,30%的村安裝了健身器材,有線電視用戶4937戶,入戶率100%。
教育事業
2011年末,沙河街道有幼兒園10所,在園幼兒746人,專任教師79人;小學3所,在校生1367人,專任教師122人,小學適齡兒童入學率、小升初升學率、九年義務教育覆蓋率均達100%,財政預算內教育經費0.21億元,比上年增長0.13%。預算內教育經費佔財政總支出的比例為14.8%,比上年增長0.7%。
醫療衛生
2011年末,沙河街道有門診部(所)13個,床位101張。37個村村民全部參加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參合率100%。
社會保障
2011年,沙河街道有城鎮最低生活保障戶數2戶,人數2人,支出0.63萬元,比上年增長30%,月人均265元,比上年增長20%。民政部門資助參加合作醫療1033人次,共支出5.17萬元。農村最低生活保障戶數482戶,人數825人,支出129.89萬元,比上年增長93%,月人均126元,比上年增長18%。國家撫恤、補助各類優撫對象429人,撫恤事業費支出253.1萬元,比上年增長10%。敬老院1家,床位44張,收養農村五保人員28人。社區服務中心4個。慈善分會1個,全年接受社會捐款5.85萬元,使410人(次)困難群眾受益。參加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0.597萬人,參保率30%。

交通


2011年末,沙河街道已形成以公路為主的交通運輸方式,有220國道過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