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城遺址
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鄧城遺址,春秋時期鄧國故都和後來的鄧城縣治,1981年,鄧城遺址被湖北省列為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06年6月25日,被國務院列為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位於樊城北約6公里處團山鎮鄧城村。南近漢水,北接南陽盆地,地勢平坦,四周開闊,交通便利,戰略地位重要。
鄧城是春秋時期鄧國的故都,楚文王十二年(前678)楚滅鄧,鄧城又為楚在漢北的要邑。城址近方形,夯土城牆,周長約3150米,現存一般高度為3~5米,東南角為最高點,高出地面約6米。城垣厚20~30米。東、西、南、北四面各設一座城門。城外護城河寬50米左右,現已改為水田。相傳城內偶有銅鏃、金粒可拾,城內有時殺雞還可取出金粒,故有“鄧城不賣活雞”之說。城北4公里左右有蔡坡、山灣、團山等多處春秋戰國時期的貴族墓地,“鄧公乘鼎”和吳王夫差劍也分別出土于山灣和蔡坡墓地。
鄧城遺址
遺址發掘及現狀
鄧城不是一座孤立的城,它的周邊還分佈著一些“衛星城”,用來供給、拱衛都城。2005年,考古人員在鄧城城址東側的黃家村遺址發掘面積達50萬平方米的村落遺址,並推測此處為西周晚期至春秋早期的村落。村落中有較多的灰坑、水井、房址,還有用來鑄造青銅器的模、范(模具)。
鄧城城址東南方約300米,是2008年發掘的周家崗遺址,面積近20萬平方米,清理出灰坑12座,灰溝3條,房址1座,水井4口。一條長70餘米、寬約3米、深約3米的壕溝,可能是衛戍鄧城所用。同樣是在2008年,考古人員在鄧城城址以南約600米處,發現併發掘了一處鄧國制陶作坊,名為王家巷遺址。其中堆積了大量陶片。經過復原,專家認定這是一處用來生產生活陶器的作坊,產品多是鬲、甗、盂、豆、盆、罐這樣的器具。
出土文物
西周晚期鄧公牧簋
:1979年襄樊廢品收購站徵集。通高21.8cm、口徑18.5cm。帶蓋。子母口,鼓腹,圈足下附三獸面小足。腹兩側有對稱獸首耳,下有垂珥。蓋頂隆起,有喇叭形狀圓形握手。蓋沿、上腹飾竊曲紋,間以獸面紋,腹部及蓋頂飾瓦紋,圈足飾三角雷紋。器內底、蓋內有相同銘文二列六字“鄧公牧乍(食賁)簋”。鄧公牧簋可能出自樊城鄧城附近鄧國國君“牧”的墓中出土。
卜骨
2009年7月14日,襄樊市考古隊員為配合內環線建設進行考古時發現了兩片春秋早期的卜骨。這兩片卜骨出土在鄧城遺址以南約600米處的王家巷遺址。據介紹,這是在鄧城遺址附近首次發現卜骨,為鄧國都城在鄧城又提供了一個有力的證據。
前678年楚滅鄧國在其地置鄧縣(治鄧城);秦昭襄王元年,大良造白起攻楚,取鄧,置鄧縣(治鄧城),屬南陽郡;漢、三國沿襲;西晉分鄧縣置鄧城縣,鄧縣和鄧城縣屬襄陽郡,東晉沿襲之。劉宋大明末,割襄陽西界為實土,鄧縣屬焉。齊梁因之。西魏恭帝元年(554年)冬,魏師攻取襄陽,得鄧(城)縣,於附近新置安養縣,樊城鎮升為縣。北周廢鄧城、樊城入安養縣。唐天寶元年(公元742年)安養縣改為臨漢縣,縣城南臨漢水。唐貞元末,移臨漢縣治古鄧城,遂為鄧城縣。五代因之。北宋仍為鄧城縣,南宋紹興五年(1135年),“省鄧城,入襄陽”,襄陽縣轄境遂擴展到漢水以北,元為鄧城鎮,明、清或鎮或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