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政治思想史

商務印書館圖書

《中國政治思想史》是蕭公權的代表作品,全書共分五編二十五章,七十餘萬字,所取政治文獻的研究資料上自晚周,下迄辛亥革命,全文所論及古今學者六十餘人,文獻資料相當豐富。作者以政治學觀點就所選資料分類徵引,以夾敘夾議方式敘之,來龍去脈交代相當清楚,治學考證頗為嚴謹,對中國政治思想發展史作極有系統的敘述和分析。整體而言,該書基於歷史演進框架的基礎上,自創造而因襲,由因襲而轉變,再由轉變而成熟,即從各個時期去描述政治思想史的發展脈絡,其中新論頻出,足見作者觀察力之敏銳,思維之縝密,視野之寬闊,考證之嚴謹。

內容簡介


全書按政治思想的歷史背景,概括為封建天下之政治思想、專制天下之政治思想與近代國家之政治思想三大部分;按政治思想的演變趨勢,又分析為創造、因襲、轉變及成熟四個時期,凡五編二十五章,上起先秦,下至孫文。本書采政治學的觀點,用歷史學的方法,略敘晚周以來兩千五百年年間政治思想之大概;體例以時代為經,以思想派別為緯,取材以前人著作之最有理論價值者為主;敘述各家思想,力求客觀之態度,偶有評論,也是意在辨明其歷史上的地位,而不是任意抑揚,臆斷得失。
書初成於一九四零年,五年後由上海商務印書館出版。六十餘年來,中外學子讀之,引之,莫不奉為經典巨著。

作品目錄


中國政治思想史(上冊)第一章 先秦政治思想之流派第四章 墨子第二編 專制天下之政治思想——因襲時期
增訂版弁言第一節 歷史背景第一節 墨子之身世及時代第三編 專制天下之政治思想——轉變時期(上)
凡例第二節 地理分佈第二節 兼愛交利第四編 專制天下之政治思想——轉變時期(下)
緒論第三節 交互影響第三節 尚同第五編 近代國家之政治思想——成熟時期(本編缺文)
第一編 封建天下之政治思想——創造時期第四節 時代先後第四節 天志明鬼附錄
第二章 孔子第五節 尚賢
第一節 孔子之身世及時代第六節 節用
第二節 從周與正名第七節 非攻
第三節 仁第五章 老子與莊子
第四節 德禮政刑第一節 老莊之身世及時代
第五節 君子第二節 反者道之動
第六節 大同小康與三世第三節 無為而無不為
第三章 孟子與荀子第四節 齊物外生
第一節 孟荀之身世及時代第五節在宥
第二節 民為貴第六章 管子
第三節 定於一第一節 管子之身世及時代
第四節 一治一亂第二節 尊君與順民
第五節 禮第三節 以法治國
第六節 治法與治人第四節 經俗
第七節 天人之分

作者簡介


蕭公權(1897—1981 ),字恭甫,號跡園。生於江西南安(今大縣)。畢生從事政治學研究,尤其是政治思想史的教學和研究,為政治學在中國的發展作出了貢獻。著有《中國政治思想史》、《康有為思想研究》、《政治多元論》、《憲政與民主》、《中國鄉村》等。全部著作由汪榮祖教授編為九卷本的《蕭公權全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