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2條詞條名為潘博文的結果 展開

潘博文

“潘博文消失事件”中的假想人物

潘博文,是“潘博文消失事件”中的假想人物。2019年8月,知乎出現了一篇文章掀起了一場軒然大波,這篇文章叫做“不存在的同學(潘博文事件)”。這篇文章記錄的細節細膩豐富,讓人毛骨悚然。引發大量關注后,文章的作者發文表示潘博文是他在學習壓力下幻想的一個小夥伴,是大量網游、網路小說的間接產物,上大學后逐漸消失。

人物來源


2021年1月,知乎上一個“潘博文消失事件”被廣泛傳播,知乎網友和一位同學以及潘博文一同進入廢棄的宿舍大樓撿羽毛球,但潘博文從此再也沒有出來。更離奇的是,除了知乎網友和同行的那位同學,所有人都完全不記得潘博文,連學生名單上也沒有了他的名字。引起大量關注后,這位網友后發文解釋潘博文是自己為了緩解孤獨而創造出來的“幻想中的夥伴”,也稱Tulpa。這位網友表示,自己在初中時期經歷了人際排擠,內心十分孤獨,因此潘博文出現在他的精神世界里。

事件本質


“潘博文事件”,建立在每個人成長的廢墟上、建立在每個人對於忽然半途而廢的友誼的記憶里、建立在我們對所有重要但已失去的人的懷念中——他們消失了、他們被忘掉了。
其本質,乃是關於“失去”的悵惘——一邊成長、一邊失去,有時悵惘、有時恐懼。

相關解釋


有“假想夥伴”並不意味著兒童就是存在社會功能缺陷的孤獨人群,只是他們對於社會交往有比較“特別”的興趣——通過一種非現實的象徵性的方式來表達。
也有心理學者推測,“假想夥伴”是兒童面對問題時的適應性反應,是一種心理彈性機制(Resilience),尤其能幫助兒童獨自面對恐懼的情緒。一項研究表明,儘管有“假想夥伴”的青少年在現實生活中處於人際社交的邊緣地帶,但卻在積極解決問題能力上有更優秀的表現,以及更強的環境適應能力。這似乎表示“假想夥伴”可以讓個體更少地依賴外界人際關係,而在社會功能上能夠自給自足。
總之,“假想夥伴”對於兒童社會心理發展來說是一個特別而積極的存在,有心理學者將其功能分為:
1.幫助問題解決和情緒管理
2.理想和觀念的探索;
3.陪伴和安慰的來源;
4.行為學習和社會角色探索;
5.自我管理和自主性的掌握。

解決方法


比較放寬心的父母會認為“假想夥伴”是無害的,並將其視作孩子的想象力和智力發展的表現,但也有一部分父母擔心這是心理問題,脫離現實的幻想可能會帶來精神疾病的風險,甚至在某些文化下,“假想夥伴”被認為是一種危險的“通靈”現象而被忌諱。
當得知孩子有“假想夥伴”並且很喜歡和這位夥伴玩耍時,身為父母不妨多了解一下這位看不見的朋友在孩子心中的模樣,通過了解TA的外貌、性格和日常行為,可以更多走進孩子的內心世界,掌握內心需求。如果有父母技藝超群,甚至可以將這位虛擬朋友作為教育孩子的媒介,促進親子交流互動,進而培養孩子的素質和品德。
如果實在無法接受這樣的現象,也不可盲目打壓。相關研究發現,即使父母打壓和否定孩子的“假想夥伴”並限制交往,孩子依然會以私密的方式與其互動。“假想夥伴”其實多出現在兒童階段,孩子長大了,TA可能就自然而然退出孩子的生活了,不必過度擔憂。
不過需要值得注意的是,如果發現這位“假想夥伴”帶來了不良影響,比如成為孩子不良行為的借口,或者這種現象和孩子曾經歷過心理創傷性事件有關,就需要及時求助心理健康方面的援助,不能視而不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