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疾病
精神活動出現不同程度障礙的表現
徠精神疾病又稱精神病,是指在各種生物學、心理學以及社會環境因素影響下,大腦功能失調,導致認知、情感、意志和行為等精神活動出現不同程度障礙為臨床表現的疾病。
1.生物學因素
精神疾病
2.心理因素
心理學家認為矛盾、危機、緊張和創傷可能會導致精神疾病,特別是在一個容易受傷的人身上。例如,一個目睹父母親殺人的小孩可能會發展出沮喪和緊張的情緒,甚至得到創傷后壓力心理障礙症。
3.社會因素
社會學家認為重大事件和情境會導致精神疾病。例如,在社會運動、戰爭或遭受天然或人為的疾病時,該地區的人們有較高的機會得到精神疾病。貧窮、無常和缺乏資源和援助的地區也會比富裕和穩定的地區有較高機會得精神疾病。
1.初期表現
(1)性格突變原本活潑開朗、熱情好客的人,突然變得對人冷淡,與人疏遠、孤僻不合群,生活懶散,不守紀律。對任何事情都沒有了往日的激情。
(2)情感紊亂情感變得冷漠起來,對親人漠不關心,對周圍事情不感興趣,脾氣開始變得暴躁起來,經常會為一些小事而亂髮脾氣,會莫名其妙的大笑或嚎哭。
(3)行為詭異行為舉止開始變得詭異起來。喜歡發獃、獨來獨往,常人很難與其交流。
(4)敏感多疑對任何事都敏感起來,把周圍的一切都附加在自己身上。以為別人都在議論他,不吃、不喝,認為有人想要加害於他,有時甚至會出現幻視、幻覺的癥狀。
(5)睡眠障礙逐漸或突然變得入睡困難,即使入睡也易驚醒或睡眠不深,徹夜失眠多夢或睡眠過多。
遊戲成癮
2.常見癥狀
(1)感覺障礙包括為感覺過敏、減退、倒錯、內感性不足等。
(2)知覺障礙包括錯覺、錯視、幻覺和感知綜合征。
(3)思維障礙包括思維奔逸、遲緩、貧乏、鬆弛、病理性贅述,思維不連貫,中斷,雲集,象徵性思維。邏輯倒錯性思維,詭辯性思維,持續重複模仿,刻板性等言語,以及思維妄想,釋意妄想,形象性妄想。思維插入等。
(4)注意障礙包括主動注意障礙和被動注意障礙。
徠(5)記憶障礙包括記憶增強、減退、遺忘、錯構、虛構,潛隱記憶和似曾相識症。
(6)智能障礙分為先天性智能能低下,後天獲得性痴獃。
(7)情感障礙包括喜、怒、哀、樂、愛、憎、悲、憂等的體驗和表情。常見的情感障礙:情感高漲,欣快、低落、焦慮、脆弱、激動,遲鈍、淡漠、倒錯、恐怖,矛盾等。
(8)意志行為障礙包括意志增強、減退、缺乏、倒錯、矛盾、木僵、違拗以及動作刻板、模仿、作態與行為怪異等。
治療的方式有精神病用藥、心理輔導、調整生活方式和其他的支持性措施,或上述方法的綜合運用。
1.開展病因研究,為根本性預防措施提供科學依據。病因預防是最根本的預防措施,我國已有多所精神衛生研究所和專家從事有關精神疾病的遺傳、生理、生化、心理和社會等方面的研究。對某些病因明確或基本明確的精神疾病,已開展了病因預防。
2.加強精神疾病流行病學的調查與研究,探索疾病的發生,發展規律和預防途徑。
3.加強心理衛生知識的教育,提高人群精神健康水平,減少精神疾病的發生,對患者開展心理治療,宣傳精神疾病知識,糾正或改善自身個性的缺陷,提高心理上應變能力,有利於康復和防止複發。
4.擴大精神疾病防治工作的專業隊伍,提高精神醫學專科人員的專業知識水平。非專科醫務人員也應具有必要精神科,加強宣傳,改變對精神疾病及患者的偏見,有利於早期發現,早期診斷和治療。
5.廣泛建立精神疾病的防治機構,發展社區精神衛生服務,有利於精神疾病的康復、防止複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