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後一分鐘營救
戴維·盧埃林執導的電影
“最後一分鐘營救”,即“平行蒙太奇”。在1916年戴維·盧埃林·沃克·格里菲斯David Llewelyn Wark Griffith(1875-1948)拍攝的《黨同伐異》中,他將發生在不同地點的交叉動作交替切入,擺脫實際時間的束縛,打破傳統戲劇敘述原則,創造真正符合電影藝術規律的敘事時空。
“最後一分鐘營救”源於電影《黨同伐異》,電影講述了四個不同的故事,屬於平行蒙太奇。
格里菲斯首先把他喜愛的狄更斯小說的敘事手法拿進電影,創造出後來被稱為格里菲斯的“最後一分鐘營救”(Griffith's last minute rescure)的平行剪輯手法。他在影片The Fatal Hour(1908)里第一次採用了平行剪輯的手法在高潮段落營造緊張感(當時的業內報紙稱此技術為alternate scenes,也叫switch-back或者cut-back)。此後格里菲斯很快將平行剪輯的技巧發展到普通的敘事,而不僅僅是最後高潮的段落。他也讓不止兩條線索平行進行。到1909年的A Corner in Wheat,故事取材於Frank Norris的兩部小說,故事也同時在三個地點平行進行,鄉下麥田窮苦農民的生活,麵包店的生意,和股票經紀人的辦公室,而且三個故事線里的人物和情節完全沒有交疊。通過對窮人和富人的平行剪輯,不僅能看到後來格里菲斯名作《黨同伐異》的影子,也能看到對蒙太奇技術的啟發。
在1916年的《黨同伐異》(《Intolerance》)中,導演大衛·格里菲斯將發生在不同地點的平行動作交替切入,擺脫實際時間的束縛,打破傳統戲劇敘述原則,創造真正符合電影藝術規律的敘事時空,構成了電影史上的第一次“最後一分鐘營救”。它作為加強節奏與懸念的電影表現模式,給電影的時間和空間帶來了最大的營救。
《黨同伐異》海報
導演 | 戴維·盧埃林·沃克·格里菲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