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石頭鎮

貴州省畢節市威寧彝族回族苗族自治縣轄鎮

黑石頭鎮,隸屬貴州省畢節市威寧彝族回族苗族自治縣,地處威寧彝族回族苗族自治縣西南部,東與麻乍鄉接壤,南與哲覺鎮相連,西與岔河鄉、海拉鄉為鄰,北接秀水鄉、哈喇河鄉、雙龍鄉。總面積332.69平方千米。

1950年,置黑石頭鎮。1951年初,改稱第五區。1959年3月,改公社。1961年,稱區,並析出部分置哲覺區。1963年1月,哲覺區並人。1992年,撤區並鄉建鎮時,黑石鎮、和貝古、蜜蜂、河邊組建黑石頭鎮。截至2018年末,黑石頭鎮戶籍人口為49523人,截至2020年6月,黑石頭鎮轄5個社區、18個行政村。

2010年,農民人均純收入2410元。2018年,黑石頭鎮有工業企業14個,有營業面積超過50平方米以上的綜合商店或超市35個。

歷史沿革


1992年,撤區並鄉建鎮時,黑石鎮、和貝古、蜜蜂、河邊組建黑石頭鎮。
黑石頭鎮
黑石頭鎮

行政區劃


截至2011年末,黑石頭鎮轄23個村民委員會。
五心四營新河毛家坪
黑石馬達雙河陸坪
河壩壩口三河文田
采基院子吉友三地麥
水平田營開廠觀音岩
八一高橋聯營
截至2020年6月,黑石頭鎮下轄5個社區,18個行政村。
統計用區劃代碼城鄉分類代碼名稱
520526105001121五心社區
520526105002122新河社區
520526105003122雙河社區
520526105004122水平社區
520526105005122河壩社區
520526105201121黑石村
520526105202122八一村
520526105203220院子村
520526105206220采基村
520526105208220開廠村
520526105209220聯營村
520526105210220四營村
520526105211220馬達村
520526105212220壩口村
520526105213220文田村
520526105214220三地麥村
520526105215220陸坪村
520526105216220觀音岩村
520526105217220田營村
520526105218220高橋村
520526105219220毛家坪村
520526105221122三河村
520526105222220吉友村

地理環境


位置境域

黑石頭鎮地處威寧彝族回族苗族自治縣西南部,東與麻乍鄉接壤,南與哲覺鎮相連,西與岔河鄉、海拉鄉為鄰,北接秀水鄉、哈喇河鄉、雙龍鄉。人民政府駐五心社區,總面積332.69平方千米。

地形地貌

黑石頭鎮境內地貌大部為高原面,少量為中中山河谷。地勢東高西低,北高南低,地面海拔一般在2000~2400米之間,最高點位於馬擺墳梁子,海拔2572米;最低點位於劉家臂,海拔1580米,相對高差992米。

氣候特徵

黑石頭鎮多年平均氣溫15℃,1月平均氣溫2.6℃,極端最低氣溫14.3℃;7月平均氣溫18.0℃,極端最高氣溫30.8℃。平均氣溫年較差28.3℃。無霜期年平均198天,年平均日照時數1777.5小時,年總輻射110.5千卡/平方厘米。年平均降水量1086毫米。

自然災害

黑石頭鎮主要自然災害有冰雹、乾旱、滑坡、崩塌、泥石流、地面塌陷等。乾旱分佈最廣,每年都不同程度發生。

自然資源


黑石頭鎮林地面積199410畝,其中天然林19670畝,人工造林21000畝,退耕還林7700畝,天保封山育林151040畝。

人口民族


2011年末,黑石頭鎮轄區總人口44420人,其中城鎮常住人口1.7萬人,城鎮化率38.3%。另有流動人口1900人。總人口中,男性24182人,佔54.44%;女性20238人,佔45.56%;18歲以下14625人,佔32.92%;18~59歲25482人,佔57.37%;60歲以上4313人,佔9.71%。2011年,人口出生率5‰,人口死亡率6‰,人口自然增長率-1‰。
截至2018年末,黑石頭鎮戶籍人口為49523人。

經濟


綜述

1992年,黑石頭鎮財政收入92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530元;1994年財政收入108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550元;1996年財政收入171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570元;1998年財政收入225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590元;2002年財政收入221.5萬元,2005年財政收入256.3萬元,年均遞增6.96萬元,增幅3.9%。2010年,農民人均純收入2410元。
2011年,黑石頭鎮農民人均純收入4028元,比上年增長26%。財政金融2011年,財政總收入2098萬元,比上年增長24.2%。其中國稅收入260萬元,地稅收入130萬元,烤煙稅收收入390萬元。
2018年,黑石頭鎮有工業企業14個,有營業面積超過50平方米以上的綜合商店或超市35個。

農業

黑石頭鎮耕地面積4.6萬畝。2011年,農業總產值2.841億元。
黑石頭鎮糧食作物以玉米、馬鈴薯為主。2011年,種植玉米1.8萬畝。主要經濟作物有烤煙、中草藥。2011年,烤煙種植面積9200畝;中草藥種植面積3200畝,產量8噸。
黑石頭鎮畜牧業以飼養生豬、牛、羊、家禽為主。2011年,生豬飼養量2.87萬頭,年末存欄1.85萬頭;牛飼養量0.85萬頭,年末存欄0.82萬頭;羊飼養量2.2萬隻,年末存欄2萬隻;家禽飼養量1.064萬羽,上市家禽0.97萬羽。

金融

2011年末,黑石頭鎮金融機構各類存款餘額6296萬元,比上年增長18.79%;各項貸款餘額7430萬元,比上年增長19.83%。

交通


黑石頭鎮有326國道從境內穿過,與794縣道在集鎮交會。23個行政村(居)民委員會都有通村公路;通組公路已達60%。

社會


文化事業

2011年末,黑石頭鎮有文化服務中心1個,村文化活動中心22個;農家書屋22個,藏書0.7萬多冊;業餘中老年健身隊1支。廣播電視2011年,完成集鎮數字廣播電視955戶,有線電視普及率達45%以上,調頻廣播普及率達100%。

教育

2011年末,黑石頭鎮有幼兒園3所,在園幼兒365人,專任教師11人;小學19所,在校生7338人,專任教師281人,小學適齡兒童入學率99%;初中3所,在校生6201人,專任教師221人,初中適齡人口入學率、小升初升學率、九年義務教育覆蓋率均達100%。

醫療衛生

2011年末,黑石頭鎮有衛生院1所,村級衛生室22個,診所6個。專業衛生人員112人,其中執業醫師7人,執業助理醫師11人,註冊護士9人。
2011年,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參合人數40472人,參合率98%。

社會保障

2011年,黑石頭鎮城鎮最低生活保障戶數93戶,人數101人,支出26.58萬元。農村最低生活保障戶數2667戶,人數8724人,支出690.37萬元;農村醫療救助90人次,支出19.6萬元。國家撫恤、補助各類優撫對象161人,撫恤事業費支出65.54萬元。農村臨時救濟支出28.6萬元。

文化


名稱來歷
黑石頭鎮因距鎮人民政府所在地西南2千米處有一塊像牛一樣的黑色石頭而得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