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知之明

自知之明

成語:自知之明

拼音:zì zhī zhī míng

解徠釋:自知:自己了解自己;明:看清事物的能力。指了解自己的情況,對自己有正確的估計。

出處《老子》第三十三章:“知人者智也,自知者明也。”

釋義


自知:自己了解自己;明:看清事物的能力。指了解自己的情況,對自己有正確的估計。

出處


《老子》第三十三章:“知人者智也,自知者明也。”

典故


自知:自己了解自己。明:聰明,明察。《老子》三三章:“知人者智,自知者明。”后以“自知之明”指有正確認識自己的能力。宋.蘇軾《與葉進叔書》:“仆聞有自知之明者,乃所以知人。”《鏡花緣》九○回:“這句說的不是你是誰!真有自知之明!”魯迅《致曹白》:“然而他所寫的理想人物,毫無生氣,倒仍舊是幾個丑角出色,他臨死之前,將全稿燒掉,是有自知之明的。

近反義詞


近義詞

自慚形穢、自高自大、知己知彼

反義詞

自高自大、班門弄斧、不自量力、妄自尊大、非分之想、不知高低、自以為是、自不量力、自作聰明

用法搭配


運用

作賓語;指了解自己的情況。

例句

人貴有自知之明,不能自以為是。

英文翻譯


self-knowledge。

詞語辨析


注意事項

1.明;不能寫作“鳴”。
2.明;不能讀作“mín”。

示例


1.高陽《草莽英雄》第十三章。他很有 自知之明,父子倆作惡多端,神人共憤。
2.一個嚴於解剖自己的人,往往是有 徠自知之明的。
3.我這個人有點 自知之明;幸虧沒有接受這任務;不然出的漏子比這個還大。
4.我還是有 自知之明的,這事我幹不了。

成語故事


齊威王當上國王后整天只知道吃喝玩樂,喜歡聽別人彈琴。鄒忌攜琴前去拜見齊威王,就是光說不彈,並把不彈琴的道理與治國聯繫起來,使齊威王明白治國的道理,齊威王任命鄒忌為相國。鄒忌以自身形象影響齊威王有自知之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