鳥貝
簾蛤目鳥蛤科動物
鳥蛤為大型、深水埋棲的雙殼貝類,足部肌肉發達,能時常用足從海底飛躍跳起運動,故名鳥蛤,俗稱“鳥貝”。多為暖水性種類,黃渤海常見的有兩種:滑頂薄殼鳥蛤和加州扁鳥蛤。生長速度很快,約1年即可長到殼長7厘米。
鳥貝
多為暖水性種類,黃渤海常見有兩種:滑頂薄殼鳥蛤和加州扁鳥蛤生長速度很快,約1年即可長到殼長7厘米。
滑頂薄殼鳥蛤自然棲息於潮間帶至水深50餘米的泥底內灣淺海,分佈於我國黃海以北海域,為目前養殖種。貝殼近圓形,殼質薄脆,兩殼極膨脹,放射肋細而平,約46~49條。雌雄同體,每年有春、秋兩次產卵期,在北方為5~6月(水溫17℃~23℃)和10月(水溫在22℃~18℃)。產卵量隨個體大小而異,殼長60毫米可產卵60~80萬粒。
鳥蛤發育經過D形幼蟲、殼頂期幼蟲等浮遊生活階段以後,在殼長220微米以上開始變態。初期稚貝附著在底質的砂粒等物體上,進而轉入埋棲生活。鳥蛤的水管很短,因而埋棲深度較淺,大多生活在底質表層中。
鳥貝
一般殼長10毫米的,每盆可放養1500個;殼長20毫米的,每盆可放養400個;殼長30毫米的,每盆可放養200個。
在垂掛時注意盆不要傾斜,還可在盆的上部蓋一個中央留有開孔的特製蓋子,以防砂子流失;為防止鳥蛤逃逸,可用擠塑網圍在盆的上部。隨著鳥蛤的生長、個體不斷增大就會出現密度過大,造成生長停滯、貝殼畸形或鳥蛤從砂層中露出等現象,因此應及時疏散並調整養殖密度。鳥蛤在殼長50毫米以前生長迅速,在此階段可疏散2次,以後再疏散1~2次即可。一般疏散后的密度,殼長40毫米的,每盆放養90個;殼長50毫米左右時,每盆放養30~40個;殼長60~70毫米時,每盆放養20個為宜。在上述放養密度的條件下,殼長10毫米的苗種經過1年即可達到殼長70毫米的商品規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