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沭鎮

山東省臨沂市臨沭縣轄鎮

臨沭鎮位於山東省臨沂市臨沭縣境中部,屬平原間丘陵地形,總面積為121平方公里。境內風景名勝有蒼山、井二遺址等。

歷史沿革


明萬曆九年(1581年)郯城縣置夏庄社。1940年以前,臨沭鎮一帶屬臨沂縣第五區和郯城縣第七區,1941年置臨沭縣後設夏庄區。1958年成立夏庄人民公社。1963年公社改區,復稱夏庄區,1971年又稱夏庄公社。1982年改夏庄鎮。1984年5月,為避與當時的莒縣夏庄鎮重名,且因鎮政府駐臨沭縣城故改名臨沭鎮。
1938年春,禚村進步青年糕寶梓先後輾轉奔赴延安,尋求抗日救國的道路,是年10月加入中國共產黨,為該鎮最早加入中國共產黨的黨員。1940年11月中共夏庄區委建立,常駐夏庄、蒿科村一帶。1941年曹村建立了夏庄區第一個黨支部,至1946年全區共建黨支部47個。1949年底,共有黨員875名,建黨支部43個。1976年底,黨員總數達到1650人。到2000年底,全鎮黨員共2813人。2000年鎮黨委被省委授予基層先進黨組織稱號,市委授予基層先進黨委、市級黨員電化教育先進單位稱號。
1940年10月,夏庄區公所成立,1958年成立夏庄人民公社,行政機構稱人民委員會,實行政社合一。1971年7月建立夏庄公社革委會,1982年改稱夏庄鎮,1984年更名臨沭鎮至今。
1941年建立夏庄區職工抗日救國會。1942年建立夏庄區農民抗日救國會,1947年1月改稱夏庄區農民協會。1942年建立青年抗日救國會,1947年夏建立中國新民主主義青年團夏庄區團支部,1957年5月更名為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夏庄區支部。抗戰時期成立夏庄區婦救會,1947年建立夏庄區民主婦女聯合會,1961年後稱夏庄公社婦女聯合會。1975年成立計劃生育協會。1985年成立個體勞動者協會。
1927年6月,土匪圍困凌山頭村,該村村民奮起抗匪。相持3個多月後土匪撤走。在這次抗匪鬥爭中犧牲49人。
臨沭鎮
臨沭鎮
1938年8月,土匪頭子龐書本帶人血洗代家河。20人無辜被害。23間房屋被燒掉,並搶去耕畜29頭,羊120隻,柴草3萬多斤,錢財無數。
1941年4月上旬,土匪高樹荊部襲擊夏庄區公所,被八路軍地方武裝擊退。
是年8月至9月間,高樹荊部20餘人詐降。我部劉秀可、白寬二同志前去收編,被高綁架,高部在叛徒季連夫(劉的勤務兵)帶領下於9月29日襲擊夏庄區公所。戰鬥半小時后敵人逃跑,革命幹部群眾傷亡5人。戰後,處決了叛徒季連夫。
1942年3月,劉少奇來山東檢查工作,住境內4天,調查了解情況,號召減租減息。
1943年6月9日(古歷),土匪梁宗明黑夜竄至廟前民兵隊部,打死農救會長鬍壽山、民兵楊大祥、李佃傑、李佃泉、李萬盛,並劫去所有槍支。
1944年,夏庄木業廠成立,有工人10名,主要生產傢具、農具等,1958年併入莒南縣第二機械廠。
1946年10月,兩名新四軍戰士用騾子馱著銀元住在廟前村,村支部書記李書善,密同農救會長李硯田、村長李德玉,用酒把二人灌醉后勒死,埋在村西北小溝里。后被發現。處決了李書善,其他人被判刑。
是年10月22~23日,夏庄區婦女趕縫5000套棉衣支援部隊。《大眾日報》刊文表彰。
1950年,夏庄小學建成,后發展成臨沭縣第一小學。
1952年,夏庄供銷合作社成立,此是臨沭縣最早成立的供銷合作社。
1953年7月,夏庄中學創辦。1955年改為臨沭一中
1971年,夏庄人民公社分為夏庄、周庄、泉埠三處公社。
1974年5月,全縣第一座紅石、水泥結構圓型活動蓋沼氣池在夏庄公社王莊大隊建成。省、地有關部門在此召開了現場會,並拍成科教電影。
1975年3月,夏庄供銷社三層商業大樓建成,此是臨沭縣第一座商業樓。
1976年6月,全縣第一個幼兒園在凌山頭大隊成立,設3個班。1977年該園被臨沂地區婦聯批准命名為“臨沭縣示範幼兒園”。
1981年,臨沭鎮振興街印刷廠開業。1985年從業人員18人,固定資產5萬元,產值5萬元,利稅2.15萬元。
1982年3月,夏庄人民公社改為夏庄鎮。
1984年12月,建塑料二廠(前楊樓村)。1985年生產投資4萬元,職工11人。1985年產值7.14萬元,實現利稅0.5萬元。
1985年,薛疃村興華塑料廠開業,有職工35人,固定資產10萬元。
1993年,鎮政府辦公樓建成並投入使用。
1995年,華豐化肥廠建成投產,生產能力5萬噸,當年實現產值2000萬元,利稅200萬元。
1996年,鎮豐收化肥廠建成投產,佔地面積6.9萬平方米,下設2個分廠,固定資產達4000萬元。
2000年,鎮黨委被省命名為基層先進黨組織。

地理環境


位置

臨沭鎮位於臨沭縣境中部,系縣人民政府駐地。東和蛟龍鎮、朱蒼鄉毗鄰,西鄰鄭山鎮、南古鎮,南與店頭鎮、大興鎮接壤,北靠青雲鎮

地形

該鎮地處平原間丘陵地帶,境內地勢北高南低,東西最大距離11.7公里,南北最大距離16.3公里,全鎮面積121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積6177公頃。主要山脈有蒼山、馬山、冠山、演武山,其中蒼山最高,海拔394.7米。主要河流有蒼源河,桃園河,官莊河,境內流長13.5公里,流域面積108平方公里。適合種植的農作物主要有小麥、玉米、地瓜等。經濟作物主要有花生、大豆等。全鎮植被覆蓋面積1253公頃,覆蓋率18.3%。

人口民族


全鎮轄73個行政村(街),總人口為10.9萬人。人口自然增長率為6‰。全鎮少數民族有滿族、回族、彝族、壯族、朝鮮族、哈尼族、黎族等,少數民族人口總數為423人,佔全鎮人口總數的0.39%。全鎮姓氏有王、李、張、劉、高等235個,其中王姓最多。

政治


現任黨委書記:付學可
現任鎮長:劉連增

經濟


50年代初期,全鎮國民生產總值126萬元,1978年為1025.7萬元,2000年為3.7億元。第一、二、三產業所佔比重為2∶5∶3。2000年完成地方財政收入1449萬元。該鎮以第二、三產業發達著名,尤以復混肥生產和小商品批發為主。全鎮擁有復混肥生產廠家8家,年生產能力120多萬噸,年產值4.8億元,實現利稅5000萬元;小商品批發市場有興隆商場、常林商城和河濱商場,年成交額1.4億元,實現利稅1100萬元。

第一產業

50年代初期,全鎮糧食平均畝產61公斤,總產376萬公斤。70年代末,全鎮人民以整山治澇為主,大搞農田水利基本建設。1977年,該鎮東風湖治澇207公頃,修路34條,總長12.6公里;該河一條,長1.4公里;該溝兩條,長3.8公里;修建築物63座。共搬動土石方40萬立方米,用工15.28萬個。1978年冬,蒼馬山會戰工程,治理面積106平方公里,共整地1667公頃;修路118條,總長105公里;築地堰3000米,長46.5萬米;挖築排灌溝渠143條,長10.36萬米;造地19公頃,建中小型水庫10座,塘壩26座。共計投工2228萬個,搬運土石方666.5萬立方米。治理后,糧食產量成倍增長,1978年糧食平均畝產199公斤,總產1276.26萬公斤。2000年全鎮糧食平均畝產658公斤,總產5077.8萬公斤。50年代初期全鎮農業總產值110萬元,1978年891萬元,進入90年代以後,農業內部產業結構調整步伐加快,由傳統型農業逐步向經濟型農業發展。特別是恆利食品公司成立后,以此為依託,大力發展了圓蔥、胡蘿蔔等露天創匯蔬菜種植。2000年全鎮農業總產值達到1.05億元,其中種植業總產值7868萬元。林果業總產值1019萬元,畜牧業總產值3082萬元,漁業總產值430萬元。耕地面積6177公頃。農作物播種面積5624.9公頃,其中糧食作物播種面積3295.9公頃,經濟作物2329公頃。糧經作物產值比為4∶6。
臨沭鎮
臨沭鎮
植桑養蠶業:系該鎮傳統的農業項目,1949年前境內南部即有植桑養蠶業戶。70年代以後桑園面積迅速擴大,在植桑技術上改變了千百年來高幹、稀植的做法,實行成片矮化密植,增加了桑葉產量。在飼養方法上,由自然溫度飼養、高溫乾燥飼養發展到塑料大棚保溫保濕育養,改變了過去以春蠶為主秋蠶為輔的做法,實行一年五育,有效地提高了桑葉的利用率和產繭量。2000年全鎮植桑面積367公頃,年產繭45萬公斤,人均年增收200餘元。

第二產業

工業:臨沭地方的早期工業,主要是家庭手工業和手工作坊。1940年,臨沭一帶在民主政權的鼓勵和扶持下,工商業、紡織、釀酒、碾米、做鞋、鐵木業都有所發展,到50年代初期,第二產業從業人員352人。20世紀70年代以後,工業有了較快的發展。1977年建成裝卸隊、農機修配廠;1978年興建石灰廠、採石廠、運管站、鞋廠、條編廠,當年全鎮第二產業從業人員1050人,實現產值270.8萬元,實現利稅26萬元;1983年建成傢具廠、預製廠、磚廠、副食品廠,工業產值達到500萬元。進入90年代后,集體企業和個體私營企業迅猛發展,陸續建成豐收化肥廠、華豐化肥有限公司、恆利食品有限公司、雷華塑編有限公司等一大批私營企業。到2000年,全鎮復混肥生產廠家已達到8家,生產能力達到120萬噸,成為全鎮工業的主導產業。其它私營企業95個,主要有蔬菜加工、建築、建材、條柳編、五金鑄造、礦泉水、皮革等生產行業,年繳稅額超過10萬元的達到38家。第二產業從業人員7100人,實現產值6.3億元,利稅6400萬元。
復混肥:該鎮的復混肥最早在1992年由鎮供銷公司的高文班生產。1995年擴大生產規模,設立了華豐化肥廠東廠,生產能力5萬噸,當年實現產值2000萬元,利稅200萬元。1997年豐收化肥廠成立,生產能力10萬噸。接著,農家樂化肥有限公司、興四化肥有限公司、第一複合肥廠、農友化肥廠、金大地複合肥有限公司、魯豐化肥有限公司等相繼成立,年生產能力120多萬噸,年產值4.8億元,利稅5000萬元。
建築業(或其他工業產業):從業人員3000人,實現總產值3500萬元,實現利稅340萬元。

第三產業

抗日戰爭前,境內較大的商號有“東恆吉”(業主韓延連);“西恆吉”(業主韓延選)。他們以經營京貨、廣貨和日用雜貨為主,兼營糕點,資金均約3000元。另有經營日用雜貨為主的“福祥永”、“永貞”等商號;以經營藥材為主的“福生永”、“南六一”和“北六一”等商號。抗日戰爭初期,這些商號逐漸蕭條。1951年後,境內私商全部過渡到供銷合作社。1977年,全鎮第一個工業品商店建成,同時建成貿易貨棧。十一屆三中全會後,商業經濟迅速恢復和發展。1978年全鎮第三產業從業人員350人,年創產值137萬元,利稅14萬元。1984年經濟體制改革以後,各類商業服務網點得到迅速發展。90年代后,興隆商場、常林商城、木材市場陸續建成開業,逐漸發展成為第三產業的主力軍。2000年,以常林路和蒼山路為主進行了沿街商業樓的開發,全鎮商業飲食業、服務業等各類服務網點達到2200戶,從業人員7865人,年創產值2.1億元,利稅2000萬元。

社會


文教科技

晚清和民國年間,教育非常落後,教學設施很少,勞動人民95%以上為文盲。適齡兒童入學率不足5%。1937年,境內有國民初級小學3處,招收學生110餘人,抗日戰爭爆發后,因戰亂國民小學相繼停辦。1941年開始辦抗日小學,1943年境內有抗日小學17處,學生770人。1944年,抗日根據地實行教育改革,絕大多數抗日小學改為“莊戶學”。至1949年,境內有小學8處,學生265人。
新中國成立后,教育事業迅速發展,普通教育、成人教育全面展開。1950年,臨沭一小建成,始設4個教學班,95名學生。1953年創辦臨沭中學(后改臨沭一中)。至1953年,百戶以上的村莊一般都設有小學,初步形成“區中心完小--鄉學區完小--村小”三級教育網。1976年,該鎮凌山頭村率先辦起了第一座幼兒園。1983年全鎮有小學31處,學生4935人。入學率達98.7%,聯辦中學4處,在校學生1265人。農民教育工作取得了很大成績,12歲至40歲的混合教育率已達80%。2000年,全鎮有小學24所,在校生12000人,中學2所,在校生5000人。學生入學率、鞏固率及學校設施經省級驗收均達標,先後為國家輸送大中專生658名,其中本科生76名,專科生125名。
20世紀70年代后,科技事業迅速發展。1974年3月,該鎮王莊大隊在全縣率先建成沼氣池一座。省、地有關部門在此召開現場會,並拍成科教電影。1977年後,宋桃園、王莊、彭桃園、毛桃園、前楊樓基本實現了沼氣化。1984年成立了料普協會。2000年,全鎮新建沼氣池384個。后崔街秸稈氣化技術在全市推廣。2000年,全鎮有科技人員225名。
該鎮民間傳統藝術豐富多彩,有秧歌、龍燈、高蹺、旱船等。1973年建成了文化站,1975年建成廣播放大站,1985年成立電影隊。1958年成立夏庄醫院,有醫務人員45人。1983年全鎮有醫務人員76名,其中中西醫師7人,護士20人,鄉村衛生室33處,醫務人員34人。近年來,醫療衛生事業迅猛發展,2000年,全鎮中心醫院擁有正式職工106人,其中高中級專業技術員38名。該院下設6個分院,32個診所,有門診樓2座,病房樓和急診樓各1座,設有溫馨式病床100張。
境內中小學體育活動空前活躍,除設有體育課外,尚有早操、課間操、課外體育活動、眼保健操等。每年春秋兩季都舉行體育運動會,機關及企業幹部職工每年都舉行一些有意義的體育活動,如籃球、排球、乒乓球、象棋等各種比賽。尤以籃球活動開展最為廣泛。

人民生活

1949年前,境內逃荒要飯、賣兒賣女的不計其數,全鎮有93%的人生活無保障。新中國成立后,隨著經濟的恢復和發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特別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後,農民的生活有了較大改善。1983年全鎮工農業總產值達1600萬元,是1976年產值的3倍,人均收入312元,比1978年增長了2.5倍。70年代農民以地瓜、玉米為主糧。80年代小麥麵粉逐漸成為農民的主食。進入90年代以後,以麵粉加食雞、魚、肉、蛋等。農民居住條件也大為改善,90%以上的農戶住上了磚石結構的新居。全鎮人均住房面積22.6平方米,電話裝機總量5508部,行動電話3600餘部,有線電視普及率達到98%。全鎮機動車輛有5327輛,其中個人有2698輛。2000年全鎮人均純收入達2595元。人均存款餘額1950元。

鎮村建設

臨沭鎮駐地在明代只是一個小村,40年代逐步形成了禚村、東北村、東南村、西北村、西南村、西南庄6個緊密相連的自然村。全鎮約600戶,3000人。房屋建築面積1萬平方米,多為亂石基、泥土牆、木構架、草屋面,95%的農民人均居住面積三、四平方米。
60年代末到70年代初,農村建房“燈籠架”、“四不露毛”的多起來。70年代中期以後,特別是十一屆三中全會之後,民房越蓋越好,人均住房面積達到6.7平方米。農村建房多為房寬6米到7米,檐前帶走廊的房子。很多富裕戶蓋起了小樓。人均住房面積達到22.6平方米。
1982年9月,臨沭縣城市規劃獲得省政府批准。規劃實施后,鎮駐地面貌發生了很大變化。至1985年,共拓寬取直了9條骨幹街道,增建了振興橋;樓房建築面積由1978年的10座增加到72座;城內綠化覆蓋率達到26%;自來水日供水量3000噸,供水普及率60%。1995年後,鎮村路全部鋪上柏油,實現路面硬化。2000年,鎮政府駐地對外交通四通八達。二、三產業有機械製造、化工、建材、五金、釀造、印刷、供電、郵政、電信、交通運輸、飲食服務等行業。臨沭鎮作為全縣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已展現出繁榮興旺的小城風貌。

社會福利

50年代初期,對喪失勞動能力,無生活依靠的孤寡老幼人員,政府每年都發給生活保障金。農業合作化之後,遵照國家頒布的《高級農業合作社示範章程》,對於應照顧的老人,實行以吃、穿、燒、教、葬為內容的五保。五保戶都分散居住,由政府補助,集體供養。1958年後開始興建敬老院。是年全鎮辦敬老院38處,五保人員340餘人。1978年後,隨經濟的迅速發展,用於五保人員的費用也逐步增加。2000年鎮敬老院有五保老人31人,政府年補貼6.5萬元。有專人負責老人的衣、食、住、行、醫、葬,逢年過節,鎮、村幹部都買上水果、點心到敬老院看望老人。使五保老人真正實現了“老有所養”。

旅遊


蒼山

蒼山主峰位於鎮駐地東北方向4公里處,海拔394.7米,為全鎮最高點,面積5平方公里。古人云:“登斯山以觀東海,海天交融,滄茫無際,是謂蒼山”。
蒼山東與馬山、草山、冠山、演武山依次連接,綿亘數十里,組成蒼山山區,故有“蒼馬草冠演,五山一線穿”之說。蒼山北面挺拔峻峭,陡岩石壁,從遠望去,有“砥柱觸天”之觀。山上怪石嶙峋,石色青白;山谷蒼松翠柏,鬱鬱蔥蔥,幽谷清澗,鳥語風聲,景色迷人。晨曦傍晚,霧靄騰騰,詩情畫意。陰雨天氣,雲霧繚繞,青山祥雲,互相掩映,時隱時現,古人譽之“蒼山疊翠”。《沂州府志》把“蒼山疊翠”列為沂州八景之冠。歷代文人墨客,登山遊覽,多有作詞賦詩盛讚者。
蒼山山區有許多名勝古迹。蒼山有牛口峪,馬山有抗金寨,冠山有鳳山洞,演武山南有三清閣和銀杏樹。牛口峪位於蒼山東麓,其間竇相公祠、竇王墳等遺跡尚存。馬山抗金寨,今尚存斷壁殘垣,高3尺,長數十丈。鳳山洞,位於冠山頂峰偏北部,因冠山又叫鳳山,所以稱鳳山洞;洞口面向東北,又叫朝陽洞。舊志載:“洞二,上下如層閣,容積不逾方丈,而中有天然石塌、石椅,上洞有石乳,滴滴不絕”。洞右刻有“鳳山洞記”四字。洞北有“三清閣”,院中有銀杏2株,其中1株40年代被伐,現存1株,主幹周5米。閣西有大晉八年石碑,記載該樹為徐則、尹喜所植,洞為二隱士處。樹齡距今已逾千年。1998年,蒼馬山風景區被定為省級風景旅遊區。

井二遺址

位於鎮政府駐地東5公里的井店子二村西50米處。遺址東西長200米,南北寬150米,呈北高南低狀。地面有大量紅燒土塊、鼎腿、鬲足、灰陶片、獸牙、獸骨等遺物。屬商周文化遺址,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

李蒿科古槐

位於李蒿科村中。樹高9米,干高3米,樹榦周長3.5米,遮陰70平方米,枝葉茂盛。推定為元末明初栽植,樹齡500年以上。

代表人物


人物簡介
高友三(1835~1916)字益圃,臨沭鎮小河涯村,少時學識淵博,壯年行醫,太醫院任吏目,晚年回鄉,行醫於郯城、臨沂、贛榆、海州等地,名氣很大,人們譽稱為“積技之家”。一生著述頗多,因戰亂和“文化大革命”,毀壞無存。
高松岩(1865~1938)字其節,利民街人,清末養生,當地著名中醫。對治療三陰經疾病和時疫都有很高的成就。
曹元祥(1921~1947)曹村人,曾工作於華東軍區軍政大學,1947年犧牲,地點不詳。
王益成(1918~1948)王山頭村人,華東野戰軍一師一團副團長,1948年淮海戰役中犧牲。
吳淑華(1895~1979)女,利民街人,1941年入黨,抗日戰爭時期帶領婦女為我軍紡紗、織布、做軍衣、軍鞋、送軍糧。1942年濱海區授予她“支前模範”的光榮稱號。
高英善(1906~1990)利民街人,1944年加入中國共產黨,1949年任村農救會長。1951年榮獲山東省農業勞動模範稱號,1953年再次出席山東省勞模代表大會,受到表彰。
禚寶梓1918年生,富民街人,1938年10月入黨。1938年8月參加工作,後任陝甘寧邊區關中專署秘書,濱海專署秘書科長,新中國成立後任莒縣工商局長,新海連專署工商局長,山東省商業廳辦公室主任,省政府副秘書長,省商業廳廳長、糧食廳廳長。
高志新1929年生,河濱街人,1946年6月入黨。1944年參加工作,歷任濱海軍分區政治部宣傳隊隊員,山東軍區供給部文化教員、幹事,山東省工業廳科長、一輕廳處長、副廳長、黨組副書記,省物價局副局長、黨組副書記。
張丙美東河口村小學教師,30多年來忠誠黨的教育事業。1984年被國家授予“全國模範班主任”光榮稱號,同年獲省“園丁獎”。

獲得榮譽


該鎮財政收入在全縣鄉鎮中位列第一名,國民生產總值第一名。全鎮獲得的榮譽稱號主要有:山東省基層先進黨組織、山東省農業技術推廣先進集體、山東省第一次基本單位普查先進單位、臨沂市基層先進黨組織、臨沂市小康鄉鎮、市級創安工作先進單位、市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先進鄉鎮,市級個體私營經濟明星鄉鎮、市級發展民營經濟明星鄉鎮,被市評為計劃生育工作一等獎,市黨員電化教育先進單位、臨沂市老年體育工作先進集體、市級鄉鎮企業先進鄉鎮、市統計工作先進集體、市級農業系統先進集體、市會計工作先進集體、市理論教育工作先進單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