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佩

解佩

解佩顧名思義就是解下佩帶的飾物。

佩是古代文官朝服上的飾物,因謂脫去朝服辭官為“解佩”。

目錄

解釋


(1).解下佩帶的飾物。
劉向 《列仙傳·江妃二女》:“江妃 二女者,不知何所人也,出遊於 江 漢 之湄,逢 鄭交甫,見而悅之,不知其神人也,謂其仆曰:‘我欲下請其佩。’……遂手解佩與 交甫。”
五代 李瀚 《蒙求》詩:“淵客泣珠,交甫 解佩。”
宋 歐陽修 《玉樓春》詞:“聞琴解珮神仙侶,挽斷羅衣留不住。”
元 李裕 《次宋編修顯夫南陌詩四十韻》:“楚 女窺墻日,文園 病渴年。合歡連組帶,解佩雜芳荃。”
清 鈕琇 《觚賸·河東君》:“蓋就新去故,喜極而悲,驗裠之恨方殷,解珮之情逾切矣。”
(2).佩是古代文官朝服上的飾物,因謂脫去朝服辭官為“解佩”。
《文選·鮑照詩》:“解佩襲犀渠,卷袠奉盧弓。”李周翰 註:“佩,文服也。犀渠,甲也。袠,書衣也。盧弓,征伐之弓。謂棄筆從戎也。”
南朝 梁 鍾嶸 《詩品》卷上:“或士有解佩出朝,一去忘返;女有揚娥入寵,再盼傾國。”
(3).《漢書·龔遂傳》載:宣帝 任 遂 為 勃海 太守,其地因歲飢,多盜劫。遂 到任后,勸民務農桑,民有持帶刀劍者,使賣劍買牛,賣刀買犢。后因以稱買牛務農為“解佩”。
蘇軾 《侄安節遠來夜坐》詩之三:“腰下牛閑方解佩,洲中奴長足為生。”參見“賣劍買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