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亞黃金紐帶文化園

東北亞黃金紐帶文化園

園區位於吉林省長春市。長春作為中國北方區域性的中心城市之一,位於東北亞的核心腹地,地處三大經濟的幾何中心,未來的長春將是新亞歐大陸的中心點和聯合國制定的圖門江三角洲開發計劃中的一個重要的支撐點。

主要簡介


東北亞黃金紐帶文化園
東北亞黃金紐帶文化園
東北亞黃金紐帶文化園區位於吉林省長春市。長春作為中國北方區域性的中心城市之一,位於東北亞的核心腹地,地處三大經濟的幾何中心,未來的長春將是新亞歐大陸的中心點和聯合國制定的圖門江三角洲開發計劃中的一個重要的支撐點。
園區整體規劃1平方公里,南側是長東北城市生態濕地公園,西側是吉林省低碳產業園的科技生態碳匯區,環境優美,地理位置非常優越。總體以長春萬壽寺、佑國塔、觀音閣、中韓日佛教論壇中心為重要的景觀節點,打造東北亞佛教建築展示區、佛教文化交流區、佛教商品交易區以及佛教信眾朝拜區。全面闡述和演繹東北亞的地域文化,以佛教文化為黃金紐帶,成為“清凈莊嚴、弘法利生、禮佛行願、皈依三寶”的東北亞著名的佛教文化聖地。
啟眾生之般若智慧,促國際之文化交流。隨著長春東北亞“黃金紐帶”文化園的建成,必將為長春增添又一張靚麗的城市名片,也將成為東北亞地區著名佛教聖地。

內設項目


萬壽寺

長春萬壽寺作為園區一大緣起,是長春市有史以來的第一座寺院,始建於清朝嘉慶二年(1797年),距今已有215年的歷史。寺院的開山祖師為北京嘉興寺“元寶和尚”,是嘉慶年間高宗弘曆(乾隆)的替僧,高宗弘曆題匾“惠我無疆”懸掛在大雄寶殿之上。據吉林地方史志記載:“先有小城子,後有寬城子,再有長春市”。因此,長春萬壽寺是無可爭議的“長春之源”。寺院在“文革”時期遭到毀壞,化為廢墟。2007年吉林省宗教局批准恢復重建長春萬壽寺。
復建的長春萬壽寺佔地面積5.17萬平方米,長258.5米、寬200米,建築面積2.7萬平方米,寺廟中軸線為南北方向,與人民大街平行,面朝伊通河水系,福祉長春人民“永世康寧”。

佑國塔

佑國塔矗立於寺廟東南側,為園區的一大亮點。塔高65米, 佔地面積7850平方米,總建築面積6200平方米,為七層六角,塔內供奉9999尊金身佛像與烏木觀音像1座,佑國塔落成后將成為長春市的“鎮市之塔”。

觀音閣

園區一大亮點。
觀音閣工程位於湖心島位置,總投資2億元,佔地面積約4000平方米,建築面積約7000平方米,總高約48米,內部將供奉銅質觀音像一座。景觀閣作為園區一大亮點,既是對園區整體環境的全面提升,更是對園區觀音文化的最好詮釋。

佛學院

教書育人、學修並重。
萬壽寺佛學院以努力培養和造就一支為社會服務、有相當佛教學識、立志從事佛陀教育事業的佛教教職人員隊伍為方向,以教書育人、學修並重、弘法利生為原則,培養學僧品學兼優、學修兼優、覺、正、凈的優良品質。佛學院規劃範圍2.9萬平方米,總建築面積3萬平方米,位於萬壽寺西北側。佛學院沿東西方向共分隔出三個庭院,中心庭院有三層圓形多功能廳及會議廳,兩邊庭院為授課學習區及辦公區,各個分區相對獨立、避免干擾。

文化交流中心

佛教文化交流。

中日韓會館

黃金紐帶“中日韓會館”暨三國會議永久會址專項定製。中、韓、日三國佛教黃金紐帶關係為設計主線,貫穿整個建築當中。以“登菩提路,入般若門,證玄妙意,得大自在”的殊勝和心靈升華,接受中華文化和亞洲東北亞佛教文化的心靈沐浴。在承辦中、日、韓黃金紐帶佛教論壇會議功能基礎上,兼顧並賦予其世界佛教文化系統、世界佛教產品展覽、佛教博物館、文物館、國際展覽館、國際禪茶館、國際香道館等功能。
中國館,即園區接待中心—大精舍。大精舍以圓明園建築景觀—“大精舍”為設計原型,總投資8600萬元,佔地面積2.5萬平方米,建築面積4400平方米,分主殿、二進院和三進院,旨在為各級領導遊園、社會知名人士禮佛行願、高僧大德修行提供休息住宿的場所。
日本館,總投資6000萬元,佔地面積3200平方米,建築面積4500平方米,具有日本佛教精神內涵的現代地域性建築,功能包括展覽、博物、文史館、會議、辦公等。
韓國館,總投資6000萬元,佔地面積3200平方米,建築面積4500平方米,具有韓國佛教精神內涵的現代地域性建築,功能包括展覽、博物、文史館、會議、辦公等。

服務中心

重要功能區。
園區服務中心作為園區參觀、諮詢、宣傳等專門為遊客提供相關服務的重要功能區,位於園區入口處。服務中心總投資6000萬元,佔地面積2400平方米,建築面積4000平方米。

禮佛大道

禮佛朝聖的莊嚴氛圍。
禮佛大道位於園區入口處,是初步感受園區的過度空間,通過拉長延伸的甬道,使人們的感受漸入佳境。禮佛大道全長219米,寬19米,柱間12米,南北兩側各16根祈願柱,柱高9米。以大悲咒、佛像、警世寓言為設計元素,形成強烈的景深感與序列感,營造出禮佛朝聖的莊嚴氛圍。219米暗喻觀世音菩薩聖誕;寬19米喻藏觀世音菩薩成道日六月十九和出家日九月十九;柱間12米寄寓十二因緣;兩側共32根喻觀世音菩薩32化身;柱高9米寄願正法久住。禮佛大道莊嚴肅穆,令人甫一踏入,即生清凈莊嚴之心,有步步近佛之感。

219度文化景觀長廊

古典與流行之間的融合之美。
219度文化景觀長廊位於萬壽寺正南方向,總投資1億元,佔地面積7830平方米,總建築面積1.2萬平方米,採用新中式現代建築風格。商業環廊由東西兩部分組成,與禮佛觀演平台連接,可開合、半室內,適宜全天候購物、休閑,具備觀禮、觀賞大型燈光音樂藝術表演等觀演功能,同時環廊商鋪又滿足了遊客遊覽、購物、娛樂等基本需求。

烏木觀音像

觀察世間民眾聲音。
觀音像作為園區一大標誌,供奉於長春佑國塔內。觀音像總高16米,其中底座高1.5米,觀音造像高14.5米,為單面觀音像。觀音像由距今已有5730年歷史的木頭雕刻而成,該古木來源於四川省,經國家有關技術部門鑒定,為陰沉香樟木,生長期為1600年,地下埋藏4130年。直徑2.1米,長15米,重達40噸。

園區優勢


湖波蕩漾、林深鳥鳴、清凈佛剎、利樂有情,不可複製的生態碳匯佳境。
文化園緊鄰長東北城市生態濕地公園和吉林省低碳產業園科技生態碳匯區,周邊有長東北核心區商務中心、科技創新中心及大學城、奧體公園等,生態環境優美,高端人士雲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