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陽長江大橋

雲陽長江大橋

雲陽長江大橋(Yunyang Yangtze River Bridge)是中國重慶市雲陽縣境內的過江通道,位於長江之上,是重慶市東北部城市主幹道構成部分。

雲陽長江大橋於2002年11月6日動工建設,於2005年7月5日合龍工程,於2005年9月28日通車運營。

雲陽長江大橋南起永興路,上跨長江水道,北至移民大道;線路全長1278.6米,主橋全長637米;橋面為雙向四車道城市主幹道,設計速度40千米/小時。

雲陽長江大橋連通重慶市重要省道開利路(開縣至利川),成為雲陽及渝東片區參與全國經濟大循環的重要交通樞紐,也結束了千百年來以船擺渡人和車輛過江的歷史。

建設歷程


2002年11月6日,雲陽長江大橋動工建設。
2004年7月25日,雲陽長江大橋進行斜拉索安裝。
雲陽長江大橋
雲陽長江大橋
2005年7月5日,雲陽長江大橋完成合龍工程,主線貫通;9月28日,雲陽長江大橋通車運營。
2012年3月,雲陽長江大橋南橋頭交通疏解工程動工。

橋樑位置


雲陽長江大橋位於中國重慶市雲陽縣,南起於永興路與杜家灣路分叉口,上跨長江水道,北至移民大道立交樞紐后,匯接濱江大道。

建築設計


● 整體布局
雲陽長江大橋分別由水上主橋、兩岸引橋、兩座橋塔及其各立交匝道組成,主橋路段呈西南至東北方向布置。
● 設計特點
結構特點
主橋雲陽長江大橋主橋為高低塔斜拉橋,雙索麵、密索、對稱扇形布置、鋼筋混凝土雙縱肋梁、塔梁分離的支承體系斜拉橋,盤石岸邊跨設一個輔助墩,雙江按不設輔助墩。
引橋雲陽長江大橋雙江按引橋採用簡支T梁,下部結構為排架結構。
主梁雲陽長江大橋主梁為預應力混凝土雙縱肋;兩岸主梁端簡支於交界墩上,輔助墩頂設置拉壓支座。
索塔雲陽長江大橋索塔為H形索塔,空性薄壁箱形截面,兩岸索塔墩身及輔助墩墩身設計為單箱雙室空心及誒按,兩側均設有分水尖;其基礎採用承台、鑽孔灌注樁基。
斜拉橋雲陽長江大橋斜拉索採用低鬆弛高強鍍鋅鋼絲,護套採用高密黑色和彩色雙層聚乙烯;錨具採用冷鑄墩頭錨具,斜拉索索塔端為張拉斷,主梁端為固定端。
其它橋面鋪裝採用鋼纖維混凝土。橋面上設有防撞護欄和人行道欄桿;橋台、主橋兩端設伸縮縫個一道,交接墩墩頂上設單向盆式製作,輔助墩頂上設拉壓製作,其餘為板式橡膠製作或滑板支座。

設備設施


● 燈光照明
2017年5月10日,雲陽長江大橋裝設有景觀燈等照明設備,在大橋斜面構建的3D熒幕,共設有LED燈24416盞(套)。

運營情況


● 票制票價
截至2017年5月,雲陽長江大橋不實施收費制度,全橋免費通行。

建設成果


雲陽長江大橋結合橋位處地形、地質條件,在設計中採用了以下新技術:
1、提出採用高、低塔斜拉橋這種新型結構體系,縮小了主跨跨度和主橋長度,降低了工程造價,且橋型于山形協調一致,榮威一體,增加了景觀效果,提高了橋樑觀賞性。主梁採用了工形雙縱肋,既方便施工,有節約了造價。
2、主梁為單坡斜拉橋,懸臂施工及使用工況均有水平力對臨時固結點及塔產生彎矩;體系轉換時,左右岸不平衡水平分力將大大增加合龍難度,因此,設計採用計算首段及構造措施進行了處理。
3、受通航條件限制,雙江岸不能設置輔助墩,因此,主梁應力水平高,採用了C60高性能混凝土,對此專門進行了C60高性能混凝土的試驗研究,並取得了良好的研究成果,提高了高標號的混凝土的性能。
4、主梁拉索錨頭外露,便於檢修和養護。
5、索塔錨固段內設置了內包鋼板,在提高了強度同時,也防止了裂痕產生和擴增。
6、主梁梁肋採用L形斷面,提供了鋼束布束空間和降低了主梁高度。
7、為了美觀,雙江岸(含交界墩)為圓柱橋墩;盤石岸(含輔助墩和交界墩)為矩形橋墩,外形統一、協調。

文化特色


● “地球一小時
2011年3月26日,雲陽長江大橋參與全球“地球一小時·熄燈節電8096度”活動。
● 3D熒幕
截至2017年9月,雲陽長江大橋斜面構建的3D熒幕,在夜幕降臨后,斜拉索構成的平面變身成3D熒幕,上演視覺大片。

價值意義


雲陽長江大橋的通車,結束了當地千百年來以船擺渡過長江的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