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楊鎮

廣東省雲浮市雲安區轄鎮

都楊鎮,隸屬於廣東省雲浮市雲安區,位於雲安區東北部,地處西江中游南岸。都楊鎮於2003年9月由原都騎、楊柳兩鎮合併而成,廣東省省級中心鎮,鎮政府駐地位於原都騎麥州,全鎮總面積249平方公里。下轄20個行政村、2個社區,常住人口47830 人(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截至2017年,全鎮總面積252.96平方千米。轄20個村委會、2個居委會,總人口45814人。

都楊鎮處於亞熱帶季風氣候區,常年溫和多雨,光照充足,濕度達80%,年平均氣溫21.5℃,年平均降雨量1398.6毫米。鎮內地形屬低山丘陵,地勢東南高,西北低。土壤屬沖積土具有肥沃、鬆軟、透切性強,容易挖掘等特點。

2016年,都楊鎮完成規上工業總產值33.8億元,比增18.24%,規上工業增加值7.58億元,比增20.3%,固定資產投資30.43億元,下降7.4%,進出口總額20995萬元,比增17%,社會消費零售總額2.37億元,比增15.6%。

歷史沿革


都楊鎮轄地,明萬曆五年(1577年)設都騎、楊柳都。
清乾隆五年(1740年)設都騎、楊柳堡。
民國15年(1926年)改堡為鄉。
民國36年(1947年)楊柳與方平鄉合併為方楊鄉。
1958年9月,都騎、河口合併為都騎鄉,是年,方楊鄉併入都騎鄉,10月,成立太陽升人民公社。
1963年3月,分設都騎、楊柳人民公社。
1966年都騎人民公社改稱紅衛人民公社。
1983年4月設都騎區、楊柳區。
1986年10月設都騎鎮、楊柳鄉。
1992年10月楊柳鄉改楊柳鎮
1994年9月,雲浮設地級市后,都騎、楊柳鎮隸屬雲城區管轄。
2003年9月都騎、楊柳兩鎮合併設都楊鎮。
2014年9月雲安撤縣設區,都楊鎮由雲城區劃歸雲安區管轄。

行政區劃


2020年,都楊鎮政府駐地麥洲街府前一路12號,轄都騎社區居委會、楊柳社區居委會和仙菊村、降水村、六合村、山口村、三合村、洞坑村、榃容村、桔坡村、聯合村、大播村、石巷村、蟠咀村、降面村、西坑村、都友村、官坑村、珠川村、南山村、大樂村、金魚沙村20個村委會。
都騎社區居委會石巷村
楊柳社區居委會和仙菊村蟠咀村
降水村降面村
六合村西坑村
山口村都友村
三合村官坑村
洞坑村珠川村
榃容村南山村
桔坡村大樂村
聯合村金魚沙村
大播村

人口民族


截至2017年底,常住人口45814人。全鎮人口以漢族為主,僅有個別婚遷女性為少數民族。
2021年6月,雲安區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公報,都楊鎮常住人口47830 人。

地理環境


位置境域

都楊鎮位於雲浮市雲安區東北部,西江中游南岸,中心區位於北緯N23°01′東經E112°09′。東接肇慶市高要大灣鎮,北臨西江與肇慶市高要區祿步鎮、德慶縣悅城鎮隔西江相望,南連雲浮市雲城區思勞鎮、河口街道,西與雲浮市雲安區六都鎮相接,全鎮總面積252.96平方千米。

氣候特徵

都楊鎮處於亞熱帶季風氣候區,夏長冬短,冬暖夏涼,常年溫和多雨,光照充足,濕度達80%,年光照時間達1700多小時,1月平均氣溫12.5℃,7月平均氣溫28.5℃,年平均氣溫21.5℃,年平均降雨量1398.6毫米。

水文

都楊鎮大涌河泵站
都楊鎮大涌河泵站
都楊鎮內有河流:降水河、珠川河和大涌河等。

自然資源


礦產資源

都楊鎮礦產資源有鐵、花崗岩、高嶺土等,2009年,已探明沿江的花崗岩儲量超1億立方米,高嶺土儲量達4000萬噸,主要分佈在都友村、西坑村、珠川村、洞坑村等村。

水資源

都楊鎮大洞水庫
都楊鎮大洞水庫
都楊鎮水能資源有大涌河堤、蟠咀大堤及大洞水庫等多宗水利工程,2009年,都楊鎮建成小水電站16座(裝機總容量達1800千瓦)。

土地資源

都楊鎮有山地面積20.6萬畝,耕地面積35191.5畝,其中水田面積26996畝。

經濟


綜述

2014年,該鎮完成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21.4億元,同比增長31%;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4.87億元,同比增長30.1%;固定資產投資56.58億元,同比增長50.96%。合同利用外資1013萬美元,同比增長78.31%;實際利用外資38.7萬美元,同比下降93.2%。是年,全鎮公共財政預算收入21836萬元,加上上級專項補助10267萬元,轉貸財政部代理髮行地方政府債券收入8579萬元,上年結餘361萬元,減去公共財政預算支出36190萬元,調出資金69萬元,預算穩定調節基金4645萬元,年終結餘422萬元,實現了“收支平衡、略有結餘”目標。
2015年,該鎮完成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23.49億元,同比增長35.78%;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5.67億元,同比增長46.14%。轄區固定資產投資完成56.78億元,同比增長23.4%,增速比前三季度增長1.6個百分點。是年,全鎮完成工農業總產值279557.14萬元,比上年增長20.34%,其中工業總產值234900萬元,比上年增長35.78%,農業總產值44657.14萬元,比上年增長4.9%。全年完成國稅收入1048萬元,地稅收入17588.7萬元。
2016年,都楊鎮完成規上工業總產值33.8億元,比增18.24%,規上工業增加值7.58億元,比增20.3%,固定資產投資30.43億元,下降7.4%,進出口總額20995萬元,比增17%,社會消費零售總額2.37億元,比增15.6%。全年完成公共財政預算收入20910萬元,完成年初預算的101.10%,同比增收2109萬元,增長11.22%;稅收收入實現16851萬元,其中國稅收入2711萬元,地稅收入14140萬元,完成年初預算的105.37%,同比增收3371萬元,增長25.01%。非稅收入4059萬元,完成年初預算的86.55%,同比減收1262萬元,同比下降23.72%。
2016年,都楊鎮房地產業呈現穩步上升趨勢,全年銷售住宅(含商鋪)1039套,同比增長103.73%,銷售面積13.28萬平方米,比增239.67%。現規劃建設城市綜合體項目6個,已動工4個;房地產項目14個,已動工9個。

第一產業

都楊鎮經濟以農業為主,農業總產值佔全鎮工農業總產值的60%以上。城郊型農業方面逐步建成了玉桂、禽畜、水產、蔬菜、水果、松脂六大商品基地。種植業方面,都楊鎮利用山地資源及低塱田,全鎮種植玉桂面積達2.5萬畝,楊柳大冬瓜年均種植500畝以上。養殖業方面,建有洪塘綜合養殖場、逕塘綜合養殖場及三丫塘、新塘等水產養殖場。
2013年,都楊鎮糧食播種面積達4.2523萬畝,總產量達1.7152萬噸。其中水稻播種面積3.7366萬畝,總產量達1.6019萬噸。畜牧業方面,年生豬飼養量6萬頭,出欄1.12萬頭,家禽飼養量90萬隻,出籠60萬隻。種植業方面,年大冬瓜種植面積達2000多畝,產量1500噸。全鎮以沙糖桔為主導水果種植面積達21966畝,產量15823噸。其中沙糖桔種植面積達6480畝,產量6677噸,火龍果種植面積500畝,產量195噸。
2014年,全鎮農業生產總體平穩發展,全年糧食播種面積41592畝,產量達15803噸,平均畝產380公斤,其中水稻兩造插播面積37662畝,畝產413公斤,產量15554噸。發展種植水果22000多畝。
2014年,該鎮立足本地資源優勢,不斷優化農業產業結構調整,大力發展城郊型農業,重點抓好水果、蔬菜、大冬瓜等為主導產業,帶動全鎮種植業的發展。全鎮水果21966畝,其中柑桔6440畝,投產面積4000畝,預計總產量2000多噸,產值1320萬元;優質冬瓜1000多畝,創產值約400萬元;積極扶持新興產業,東種馬茨600畝,春種良種玉米200畝,火龍果500畝。全年推廣優質雜交稻17個品種10000多斤,推廣新農藥20多個品種,推廣配方施肥19000多畝,傳授栽培和病蟲防治知識,綜合防治病蟲害20000畝。
2016年,全鎮糧食播種面積41592畝,產量達15803噸,其中水稻兩造插播面積39000畝,產量15755噸。大力發展城郊型農業,抓好沙糖桔、冬瓜、火龍果、百香果等產業,共發展種植水果8000多畝。

第二產業

2013年,全鎮實現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16.34億元,比2012年增長50.4%;完成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3.50億元,比2012年增長70%。完成固定資產投資38.30億元,比2012年增長60.4%;累計實現外貿進出口總額6700萬美元,止跌回升實現增長10.8%,實際利用外資566.2萬美元;公共財政預算收入實現10353萬元,完成年初預算(調整后)的103.17%。
2014年,該鎮堅持產城融合發展的理念,通過幫助在建項目建成投產,鼓勵建成項目增資擴產,引進帶動能力強的優質項目,繼續保持新區工業產業健康發展的態勢。作為未來雲浮的新城區,已有碧桂園、奧園、雅居樂、光大、寶能、遠大等近10家上市公司和品牌企業進駐鎮內,二、三產業飛速發展。該鎮共有工業項目70個,累積已投入金額24.988億元。其中,已建成投產工業項目33個,已投入建設資金21.17億元;在建工業項目18個,已投入建設資金3.718億元。建成和在建項目主要以汽車配件產業、機械裝備製造產業、新型材料加工產業、現代醫藥健康產業和電子信息技術產業為主,現共有規模以上企業19家。
2015年,該鎮工業經濟平穩增長。實現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21.8億元,同比增長22.1%;實現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9.8億元,同比增長25.6%。

第三產業

2010年全鎮第三產業7903萬元,比2009年增長7.18%;實現工商稅收1732萬元,比2009年增長17.42%,其中:國稅663萬元,地稅1069萬元,外貿進出口160萬美元,完成年度任務的106.7%,比2009年增長31.6%。
2016年,全鎮固定資產投資30.43億元,下降7.4%,進出口總額20995萬元,比增17%,社會消費零售總額2.37億元,比增15.6%。全年完成公共財政預算收入20910萬元,完成年初預算的101.10%,同比增收2109萬元,增長11.22%。

交通


公路

都楊鎮區點陣圖
都楊鎮區點陣圖
都楊鎮內公路交通方面,有汕湛高速公路清雲段(S14)、省道S265(河楊公路)、省道S276(東部快線)、省道S537(沿江路)、縣道X471(麥楊線)、縣道X468(河騎線)、縣道X873(沖麥線)經鎮區,河楊公路與國道G324線及廣梧高速公路河口段相連,鎮通村公路基本實現硬底化。

水運

水上交通方面,擁有長達37公里的西江河岸線有30公里適宜建港口碼頭,常年可停泊千噸的船舶,至2009年,已建成的有都楊楊柳客運碼頭、都騎碼頭,煤碼頭、水口渡輪碼頭、雲浮港都楊通用碼頭。

鐵路

鐵路交通方面,有南廣高速鐵路貫穿鎮區,並設有雲浮東站

社會


基礎設施

2015年,該鎮認真做好農村垃圾清運處理,在核心區13個村委建設了22個垃圾收集轉運平台,環衛項目完成了招標工作,已開始實施;核心區的垃圾清運率達100%,垃圾無害化處理率達到90%,農村生活垃圾產生量460噸/月,垃圾清運量441噸,無害化處理量396噸。是年,共投入生態村建設資金76萬多元,村民籌資籌勞132萬元,社會捐贈270萬元完成了洞坑扶南等10個生態村的建設工作,完成了端遠村雨污分流工程、扶南村文體廣場建設等工程,加快推進灣邊村文化室建設工程。

村鎮建設

鄉村公路
鄉村公路
2011年,全鎮村道硬底化建設工程建設資金380多萬,完成了仙洞至大塱側、上咀村至姜坑村、聯合村至桔坡村等鎮內總約13公里道路硬底化建設工程,同時完成了麥州衛生院街道、林業站街道改造工程。農村垃圾清運工作按照“戶清、村集、鎮運、區處理”的垃圾分級處理模式,建立健全農村垃圾清掃、環境保潔、集中清運、統一處理體系。全鎮投入資金32萬元,購買垃圾桶108個,斗車87台,引資98萬元完成仙菊垃圾處理站建設工作,首批列入垃圾清運工作的共有村10個,自然村73條。
2015年,該鎮積極爭取上級資金100萬元,改造縣道X468線騎源水泥路段,在春節前完成;多方籌集資金150萬元,完成了珠川至都友水口1.3公里道路硬底化建設工程,解決群眾出行難問題。

教育

都楊鎮教育
都楊鎮教育
2012年,全鎮有初級中學2所、小學13所。2007年全鎮共有143人考上雲城區區級以上重點中學,2008年,全鎮上重點高中線的學生達139人,小學升初中上重點線的9人,比2007年增加了6人。2013年考上重點學校人數為126人,其中中學106人,小學20人,楊柳中學和都騎中學分別在雲城區13所中學中升重點中學上線率排名第三、四名。
2014年,該鎮全面貫徹落實“教育強鎮”戰略,堅持“鞏固、發展、調整、提高”的原則,以改善辦學條件、加強學校基礎設施建設為重點,大力推進教育改革與創新。是年已投入教育創強資金617萬元,完成創強項目立項16個,都騎中學完成了危樓加固和教學樓、綜合樓修繕工作;中心小學完成了運動場地升級改造,楊柳中學及其他小學已完成室內翻新、圍牆維修翻新、通電線路、燈光更新改造及學生廁所改造工作。為籌集教育創強資金,廣泛發動社會各界及企業力量支持,10月,成功舉辦了都騎中學和楊柳中學校慶活動,共籌集352萬多元,其中寶能集團捐資100萬元作為教育創強資金。
2015年,該鎮全面貫徹落實“教育強鎮”戰略,堅持“鞏固、發展、調整、提高”的原則,以改善辦學條件、加強學校基礎設施建設為重點,大力推進教育改革與創新。全年已投入教育創強資金617萬元,完成創強項目立項16個,都騎中學完成了危樓加固和教學樓、綜合樓修繕工作;中心小學完成了運動場地升級改造,楊柳中學及其他小學已完成室內翻新、圍牆維修翻新、通電線路、燈光更新改造及學生廁所改造工作。

文化事業

2014年,該鎮積極“配合做好上級部門的送戲下鄉工作,在榃容村成功舉辦我的中國夢、文化進萬家”——雲浮市文化志願服務活動;做好農家書屋配送工作,已完成榃容、六合、降水、三合、降面、南山、大樂、都友、桔坡等9個村委的農家書屋書籍的配送工作,進一步完善了全鎮轄區內的農家書屋建設。著力抓好教育和學校安全工作。
2015年,該鎮積極配合做好雲安區文化館的送戲下鄉工作,6月15日在都楊鎮榃容村委演出成功舉辦弘揚優秀傳統文化,創建平安幸福雲安——雲安區2015“我的中國夢”文化志願服務文化消費補貼巡演活動。紮實開展婦女兒童維權工作,“六一”節慰問困難兒童,在榃容和金魚沙村委開展了婦女之家慰問活動。著力抓好教育和學校安全工作。

醫療衛生

2014年,全鎮合購買人數50105人,賠付總額3584669.69元,基本實現全覆蓋。通過聯繫結對幫扶不斷提升衛生院綜合服務能力,重點做好埃博拉出血熱防治以及登革熱防治宣傳工作;與民革廣東省委員會、台盟廣東省委員會共同舉辦義診活動,為300多群眾提供免費診治和諮詢服務;積極應對都騎中學15名師生出現不適的應急突發事件。
2015年,該鎮加強農村基層醫療衛生事業,認真做好城鄉居民新型合作醫療保險工作,全年城鄉居民新型合作醫療保險工作參保人數50105人,已實施大病保險,對符合政策報銷範圍的醫療費用實行二次補償,基本實現全覆蓋。通過聯繫結對幫扶不斷提升衛生院綜合服務能力,不斷加大投入,全年區級已撥70萬元配套公共衛生經費到衛生院,為77名農村接生員和赤腳醫生髮放補助資金。
2015年,該鎮紮實推進新型農村居民社會養老保險工作,完成參保繳費及待遇總人數共26607人(其中:續保16377人、60歲領取待遇6645人、特殊人群1095人),順利完成全年工作任務。

科技

2015年全鎮共舉辦各類培訓班56期,累計培訓農民群眾11360人,積極配合雲安區舉辦2015年“薦崗位、促就業”招聘會,40多家企業到場招聘,共提供就業崗位180個。

旅遊


風景名勝

金魚沙
金魚沙
金魚沙地處雲安區都楊鎮,位於西江中遊河道中心,與都楊鎮隔江相望,與貓山對峙,屬兩市一縣(肇慶、雲浮,德慶)交叉地帶,上游毗鄰德慶悅城龍母廟,下游距肇慶45公里,南面距雲浮蟠龍洞32公里。
金魚沙總面積2.3平方公里,由綠洲和沙洲兩部分組成,長950米,最寬處150米,原是一個魚島村,森林覆蓋面達80%。寬闊的大沙洲環繞著整個綠洲,每年8月至次年的4月,西江水位降落,環繞綠洲的大片沙洲便裸露出來,相傳水漲時,金魚沙會隨之浮動,水漲到多大它都會露出綠洲。金魚沙有著歷史悠久的文物古迹和許多動人而美麗的故事傳說。島上原建有一座“消災賜福”的關公古廟,有達千年的榕樹群和近400年的木棉樹。
桃坪村桃花園景觀:2018年,桃坪村利用全村大約4000畝山田旱地種植鷹嘴桃樹。通過“萬畝桃園”景觀建設、“農家樂”等方式,把整村打造成為環境優美、富有特色的紅色生態旅遊村。建成后,桃坪村將以桃花園為紐帶,在養殖業方面加大建設力度,帶領當地群眾增收致富,推動生態旅遊、革命歷史教育。

文化


特產美食

楊柳大冬瓜
楊柳大冬瓜
雲安區都楊鎮大冬瓜基地出產的產品具有皮質鮮艷清綠、皮薄肉厚、產量高、瓜形好、肉鮮嫩、久煮無酸味、耐貯藏等特點。該基地常年種植面積保持在2500畝左右,年產量在180萬公斤以上。
都楊鎮特有的土壤、適宜的氣候,其種植楊柳大冬瓜已有40多年的歷史。2001年楊柳大冬瓜評為雲浮市“農業名牌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