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淞園

半淞園

半淞園,原為上海南市南部一處著名的營業性私家園林。1937年,日軍空襲上海南火車站,毗鄰南站的半淞園也遭戰火焚毀,此後並未重建。2010年世界博覽會申辦成功后,半淞園原址被規劃進世博園區。

發展歷史


半淞園,原為上海南市南部一處園名取自著名的營業性私家園林。園林整體風格為中國傳統園林式樣,半淞園佔地面積頗廣,加之是南市地區少有的娛樂場所,所以自建成后成為上海主要的公共活動場地。1937年,日軍空襲上海南火車站,毗鄰南站的半淞園也遭戰火焚毀,此後並未重建。
半淞園所佔的地區,在1880年代時,為一吳姓人家所有,園內主要遍植桃樹,夏季便盛產水蜜桃。至1909年,吳姓桃園逐漸衰落,並由上海士紳、沙遜洋行買辦沈志賢購入其部分土地,並營造私家園林沈園。1917年,沈志賢與姚伯鴻決定擴建沈園,並改建成為一處營業性的園林。擴建工程於當年2月開始,到翌年完工,此次工程結束后,園林面積擴大至60餘畝,園內水域面積佔總面積的將近一半,所以選取杜甫《戲題王宰畫山水圖歌》詩中的名句“剪取吳淞半江水”來命名該園。半淞園擴建開放后,門票為銀元2角,兒童及僕從的門票則為半價。姚氏將花園改造得很好,其中有聽潮樓、留月台、鑒影亭、迎帆閣、江上草堂、群芳圃、又一村、水風亭等,長廊曲折環水,頂部有紫藤,四壁遍嵌玻璃板所印之《快雪堂書帖》,這裡觀景甚美。但數年後,花園西部被自來水公司購去,建成自來水廠。這裡貼近黃浦江,故將江水引入園中,以水為主景 據說當時(上世紀20年代)在這裡還舉行過划船比賽,每年端午節在這裡舉行“端陽競渡”,熱鬧非凡。。

用途


半淞園因地處南市,而該地區人口稠密卻缺乏園林等娛樂場所,同時毗鄰滬杭甬鐵路上海站,所以自開業后始終客流不斷,並且是滬上一些活動的首選之地。1937年8月,日軍飛機轟炸上海南站,半淞園受此牽連也毀於兵災。此後,半淞園原址則為南市電廠和其他工廠所佔用。2010年世界博覽會申辦成功后,半淞園原址被規劃進世博園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