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運會男子籃球賽

奧運會男子籃球賽

奧運會男子籃球賽,指在奧運會上舉行的男子籃球比賽。1904年,在美國聖路易斯舉行的第3屆奧運會上,美國的2支球隊首次將籃球進行了表演展示。1936年,在第11屆柏林奧運會上,男子籃球終於被列為奧運會的正式比賽項目,共有來自北美洲、南美洲、亞洲、歐洲和非洲的21支球隊參加了籃球比賽,成為柏林奧運會團體比賽項目中參賽隊伍最多的一個項目,顯示了籃球運動的巨大魅力。男子籃球是第29屆北京奧運會籃球比賽項目之一。

起源與發展


籃球運動於1891年起源於美國,它是由美國馬薩諸塞州斯普林菲爾德(舊譯麻省春田)市基督教青年會(YMCA)訓練學校的體育教師詹姆士·奈史密斯博士(Dr.James Naismith)發明。由於籃球運動內含的趣味性、健身價值和教育理念,一經發明,很快在世界各大洲得到傳播和推廣。儘管如此,籃球運動成為奧運會正式的比賽項目,還是走過了45年的歷程。
回顧奧運會籃球的發展,原國際籃球聯合會秘書長波·斯坦科維奇曾說過:“1936年在籃球史上應大書一筆。”毫無疑問,籃球項目能登上奧運會競技舞台,對於籃球運動的發展具有里程碑的意義。
在第11屆柏林奧運會上,共有來自北美洲、南美洲、亞洲、歐洲和非洲的21支球隊參加了籃球比賽,成為當時柏林奧運會團體比賽項目中參賽隊伍最多的一個項目,顯示了籃球運動的巨大魅力。
當然,這屆奧運會的籃球比賽的水平還不高,最後的總決賽是在美國隊和加拿大隊之間進行的,兩隊的比賽結果是19∶8,美國隊獲得了奧運會首屆籃球比賽的冠軍。我國著名籃球裁判舒鴻先生擔任了本場比賽的臨場裁判工作。時至今日,雖然奧運會籃球比賽只設男女2個團體項目,各有金、銀、銅3塊獎牌,但各國都非常重視奧運會的籃球比賽,可以說奧運會籃球比賽已成為當今世界籃球大賽中最重要的賽事。美國已統治奧運會籃球比賽項目達半個世紀之久,期間只在1972年有爭議地輸給了蘇聯隊,1980年抵制了莫斯科奧運會,1988年,美國隊在漢城奧運會上半決賽負於前蘇聯,未得到金牌。但從1992年這項比賽放開了對職業運動員限制后,誰將奪得男子金牌已經沒有懸念,人們考慮的是誰能獲得亞軍。美國的“夢之隊”的確無人能敵,1992年巴塞羅那奧運會上,NBA球星首次參賽並贏得了“夢之隊”的美譽。到那次比賽結束時,麥克爾-喬丹、魔術師約翰遜、拉里-伯德和他們的隊友的得分平均超過對手40分以上。近代籃球運動於1896年傳入中國。1913年華北體育聯合會將其列為正式比賽項目。1951年5月,在北京舉行了第1屆全國籃球比賽。中國是世界上籃球運動開展得最廣泛的國家之一。

競賽規則


參賽人數

比賽由兩個隊參加,每隊上場5人,其中1人為隊長,替補球員有7人。

得分勝負

將球投入對方球籃得2分;在3分區外投入對方球籃得3分;罰球中1次得1分。比賽由4節組成,每節10分鐘。在第1節和第2節(第一半時)之間,第3節和第4節(第二半時)之間以及每一決勝期之前有2分鐘的比賽休息時間;兩個半時的比賽休息時間為15分鐘,以全場得分多者為勝。如果在第4節比賽時間終了時比分相等,需要一個或多個5分鐘的決勝期來繼續比賽,直至決出勝負。
比賽中每隊的換人次數不限。但是,要登記的暫停在第一半時的任何時間每隊可准予2次;在第二半時任何時間可准予3次;每一決勝期的任何時間每隊可准予1次。
整個比賽過程由裁判員(三人制:包括主裁判員,第一副裁判員和第二副裁判員,二人制:包括主裁判員和副裁判員)、記錄台人員(包括記錄員、助理記錄員、計時員和24秒鐘計時員)和技術代表管理。

違例

2008年北京奧運會體育圖標
2008年北京奧運會體育圖標
罰則是將球權判給對方隊在靠近發生違例的地點擲球入界。帶球走——當持活球的隊員用同一腳向任何方向踏出一次或多次,其另一腳(稱為中樞腳)不得離開與地面的接觸點,如果中樞腳離開了這個接觸點就構成帶球走違例。
非法運球——隊員在運球后,用雙手同時觸及球或允許球在一手或雙手中停留時,運球即完畢。運球結束后,除非失去控球權后又重新控制球,否則不得再次運球,如果再次運球,則為非法運球違例。
拳擊球或腳踢球——比賽中隊員不得故意用拳擊球或用腿的任何部分去阻擋球,否則將判違例。如果球偶然地接觸到腿的任何部分,或腿的任何部分無意碰到球,不算違例。
球回后場——在比賽中,前場控制球的隊,不得使球再回到后場,否則為球回后場違例。具體判定球回后場有三個條件:
(1)該隊必須控制球;
(2)球進入前場后,在球又回到后場前該隊隊員(或裁判員)最後觸及球;
(3)球回后場后,該隊隊員在後場最先觸及球。這三個條件必須依次連續發生。
干涉得分和干擾——投籃(罰球)的球在飛行下落並完全在籃圈水平面之上時,雙方隊員不可觸及球。當投籃的球觸及籃圈時,雙方隊員都不得觸及球籃或籃板,不得從下方伸手穿過球籃並觸及球,不得使籃板和籃圈搖動。如果進攻隊員違犯這一規定,中籃無效,將球判給對方在罰球線延長部分的界外擲球入界;如果防守隊員違犯這一規定,不論是否投中,均判投籃(罰球)隊員得分,得分的判給就好像球已進進球籃。
3秒違例——當某隊在前場控制活球並且比賽計時鐘正在運行時,該隊隊員在對方的限制區內持續停留的時間不得超過3秒鐘。
5秒違例——進攻球員必須在5秒鐘之內擲出界外球;或在被嚴密防守時,必須在5秒鐘之內傳、投或運球;當裁判員將球遞給罰球隊員可處罰時,該隊員必須在5秒鐘內出手。
8秒違例——一個球隊從后場控制活球開始,必須在8秒鐘內使球進入前場(對方的半場)。
24秒違例——每當一名隊員在場上獲得控制活球時,該隊必須在24秒鐘內嘗試投籃。

犯規

犯規是對規則的違犯,含有與對方隊員的非法身體接觸和/或違反體育道德的舉止。對違犯者登記犯規並
奧運會男子籃球賽
隨後按規則予以處罰。侵人犯規——是隊員與對方隊員的接觸犯規。無論球是活球還是死球,隊員均不應通過伸展其手、臂、肘、肩、髖、腿、膝或腳來拉、阻擋、推、撞、絆、阻止對方隊員行進;以及不應將其身體彎曲成“反常的”姿勢(超出其圓柱體);也不應放縱任何粗野或猛烈的動作。在所有情況下都要給犯規隊員登記1次侵人犯規。如果對未做投籃動作的隊員犯規,由非犯規隊在靠近犯規地點的界外擲球入界重新開始比賽。如果犯規隊處於全隊犯規處罰狀態,則應判給未做投籃動作的隊員2次罰球,代替擲球入界。如果對正在做投籃動作的隊員犯規,如果投籃成功,應計得分並判給1次追加罰球;如投籃未中,則要根據投籃的地點,判給2次或3次罰球。
技術犯規——是包含(但不限於)行為性質的隊員的非接觸犯規。如不顧裁判員警告;沒有禮貌地觸犯裁判員、技術代表、記錄台人員或球隊席人員;使用冒犯或煽動觀眾的語言和舉止;戲弄對方隊員或在對方隊員的眼睛附近搖手妨礙其視覺;在球穿過球籃后,故意觸及球以延誤比賽;阻礙迅速地執行擲球入界以延誤比賽;假摔以偽造一次犯規等。
隊員技術犯規,應給其登記一次技術犯規,作為全隊犯規之一計數。教練員、替補隊員和隨隊人員的技術犯規,對每一起違犯行為都要登記教練員一次技術犯規,但不作為全隊犯規之一計數。
對技術犯規的處罰,是判給對方2次罰球,以及隨後:在記錄台對面的中線延長部分擲球入界或在中圈跳球開始第一節(如犯規發生在第一節比賽前)。
違反體育道德的犯規——根據裁判員的判斷,一名隊員不是在規則規定的範圍內合法地試圖去直接搶球,發生的接觸犯規是違反體育道德的犯規。應給犯規隊員登記1次違反體育道德的犯規。判給對方罰球,以及隨後:在記錄台對面的中線延長部分擲球入界或在中圈跳球開始第一節(如犯規發生在第一節比賽前)。
罰球的次數按如下規定:對沒有做投籃動作隊員的犯規應判給2次罰球;對正在做投籃的隊員發生的犯規,如中籃,應計得分並加判給1次罰球。如未中籃;應判給2次或3次罰球。

場地設施


籃球場地規格

籃球場地的規格是根據籃球比賽規則規定的。標準籃球場地為一塊長28米,寬15米的長方形平地。球場必須有明顯的界線。界線外至少2米以內沒有任何障礙物,界線與觀眾之間也至少應有2米的距離。
球場長邊的界線叫邊線,短邊的界線叫端線。連接兩條邊線中點的平行於端線的橫線叫中線,中線應向兩側邊線外各延長15厘米。以中線的中點為圓心,以1.8米為半徑所畫成的圓叫中圈。罰球線是一條與端線平行的直線,其中點必須與端線與中線的中點在一條直線上。罰球線以及罰球線兩端連接端線的兩條斜線所構成的區域叫限制區(三秒區)。
限制區加上以罰球線中點為圓心,以罰球線為直徑向限制區外所畫的半圓為罰球區。限制區兩側的斜線上有分位線,供隊員在罰球時使用。場地兩端拱形線外的區域為3分投籃區。球場上的各條線必須十分清楚,線的寬度均為5厘米。場地的丈量,除邊線和端線從線的內沿算起外,場內各線均從其外沿算起。

籃球球場設施

1.籃板:
兩面籃板應以透明的材質製成,最好是強化安全玻璃,其硬度相當於厚度三公分的木質。籃板的規格為寬1.80公尺,垂直高度1.05公尺,其下緣距離地板最少2.90公尺。籃板的表面應平整,四周畫上自界外線算起,寬為59公分,高為45公分的長方形,此長方形底線的上緣必須與籃圈上端相接。
2.球籃:
球籃包括籃圈和籃網。籃圈-由堅實的鐵料製造,內緣直徑最少為45公分,最多為45.7公分,並漆成橘色。金
屬籃圈直徑最小為1.6公分,最大為2.0公分。籃網-應為白色,懸掛於籃圈上,其目的在使球入籃后能稍受阻力,籃網應有十二目以便懸掛在籃圈上,其長度最短為40公分,最長不得超過45公分。
3.球:
籃球場地的平面圖
籃球必須是正圓體,顏色為橘色,外皮必須用皮、橡膠或合成物質等材質製成,球內氣壓的程度,以從球底部量起約1.8公尺的高度落到比賽場地上,其反彈高度,從球的頂部量起不得低於1.2公尺,或高於1.4公尺。4.定時器:
定時器為顯示比賽時間、雙方比數和球隊犯規次數,應該裝置在場內每一個人均能清晰看見的地方。
5.三十秒定時器:
三十秒定時器應為自動計時,採用數字式倒數計時,顯示單位為秒。
6.記錄表:
所有國際籃球協會舉辦的正式比賽,其記錄表均應由國際籃球總會審定。
7.犯規次數牌:
應為白色底,數字最小尺寸為長20公分,寬10公分。2×20分鐘賽制,數字為1~5(1~4為黑色,5為紅色)。4×12分鐘賽制,數字為1~6(1~5為黑色,6為紅色)。
8.球隊犯規標誌:
球隊犯規標誌應為紅色,至少寬20公分,高35公分,置於記錄台上,讓場上每個人都能清晰看見。

觀賽禮儀


2008年北京奧運會美國男子籃球隊奪冠
2008年北京奧運會美國男子籃球隊奪冠
在籃球比賽時,觀眾是被允許提前入場的,並要在賽場入口處接受嚴格的安全檢查。為了避免在比賽開始后再進場影響其他人觀賽,觀眾應在比賽開始前半小時提前到達場館接受安檢。特別需要提醒的是,觀眾進場時不得攜帶任何罐裝飲料,如感到口渴,應在場館內購買軟包裝飲料。在開賽前3分鐘,解說員會介紹比賽雙方的教練員、運動員,隨後舉行升旗儀式。為了表示尊重,在升旗儀式過程中無論觀眾此時正在做些什麼,都應當停止走動,不要說話,表情嚴肅地面向國旗站好。特別是在播放非中國國歌時,觀眾也一定要做到這點。
在看籃球時,觀眾的衣著可以比較隨意。高檔西裝、潔白襯衣只會讓你在球場內備感拘束,而簡單T恤、牛仔褲和休閑鞋才是最佳選擇。此外,觀眾可以帶上充氣棒或寫有助威詞語的標語牌等物品,表達自己的心意,但標語牌不要過大,文字不可以粗俗。不要帶鑼鼓、大鑔、小號一類的高噪音樂器進場。
籃球比賽中遇到罰球時,看台上的球迷喝倒彩或揮舞充氣棒來分散罰球隊員的注意力是被允許的。當然,在球員罰球命中后,觀眾仍然應用掌聲給予鼓勵。
在為球隊加油助威時,觀眾應用詞文明,不要謾罵隊員或教練。當場上發生爭執時,觀眾應當服從裁判判罰,不要對裁判進行無端指責、謾罵。一旦場內比賽雙方發生類似打架等突然情況時,觀眾應保持理智,特別不要向場地內扔雜物,以免砸傷運動員。
比賽結束后,通常會有很多球迷圍在運動員出口處等待球員退場,向自己喜愛的籃球明星索要簽名和合影留念。這時,球迷要服從工作人員管理,保持現場秩序,不要強行留下運動員。遇到喜愛的外國球星時,盡量用英語與其對話。要求得到滿足后,不要忘記說聲謝謝。

歷史成績


年份冠軍亞軍季軍城市
2016美國塞爾維亞西班牙里約熱內盧
2012美國西班牙俄羅斯倫敦
2008美國西班牙阿根廷北京
2004阿根廷義大利美國雅典
2000美國法國立陶宛悉尼
1996美國前南斯拉夫立陶宛亞特蘭大
1992美國克羅埃西亞立陶宛巴塞羅那
1988前蘇聯前南斯拉夫美國首爾
1984美國西班牙前南斯拉夫洛杉磯
1980前南斯拉夫義大利前蘇聯莫斯科
1976美國前南斯拉夫前蘇聯蒙特利爾
1972前蘇聯美國古巴慕尼黑
1968美國前南斯拉夫前蘇聯墨西哥城
1964美國前蘇聯巴西東京
1960美國前蘇聯巴西羅馬
1956美國前蘇聯烏拉圭墨爾本
1952美國前蘇聯烏拉圭赫爾辛基
1948美國法國巴西倫敦
1936美國加拿大墨西哥柏林

歷史回顧


2004年奧運會男子籃球賽:雅典希臘
雅典奧運男籃比賽可以說是歷史上最激動人心、最有懸念的一屆比賽。最終,阿根廷奪得冠軍,這只是他們第四次參加奧運男籃比賽。這屆奧運男籃比賽沒有受到籃球界防守風的影響,進攻成為比賽的主旋律。4場比賽得分過百,15場比賽在90分以上。立陶宛場均93.8分成為得分能力最強的球隊。
阿根廷依靠球星個人能力贏得冠軍,斯科拉投籃命中率(65.5%),吉諾比利兩分命中率(70.8%)。而亞軍義大利體現的是全隊精神。他們沒有球員有顯著的數據,但是全隊配合緊密。美國隊輸掉開幕戰,最終5戰3負,但依然成功地保持了奪牌的傳統。這也是88年漢城奧運會後,美國隊第3次與金牌失之交臂。他們半決賽被淘汰,歷史上第二次沒能進入籃球決賽。
西班牙是最倒霉的球隊,雖然之前六戰全勝,但輸給美國隊的一場比賽卻讓他們打道回府。姚明在同紐西蘭的比賽中得到單場最高的39分。不過在總得分上卻不如加索爾的場均22.4分。吉諾比利最終獲得賽會的MVP,他命中了許多精彩的進球。比如在首演後仰絕殺塞黑的比賽。雅典奧運男籃同樣創造了一些記錄。澳大利亞的希爾四次出戰奧運會,記錄由他的同胞蓋茨保持(五次)是的,這屆奧運會是如此的精彩,每個可以觀看實況比賽的人都堪稱幸運。不過國際籃球賽仍會繼續前行,我們更看好2008北京奧運會。

中國奧運之路


解放前,中國曾參加了第11屆和第14屆奧運會的男子籃球比賽。由於當時中國的經濟水平,參賽隊伍的經費得不到保障,加上運動技術水平不高,兩次參賽均在小組賽上即遭淘汰。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中國籃球運動有了很大普及和發展,努力追趕著世界的步伐。迄今為止,在參加的7屆夏季奧運會中,男子籃球歷史最好成績為第八名,分別在第26屆亞特蘭大奧運會、第28屆雅典奧運會、第29屆北京奧運會上獲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