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鏗

海爾地產集團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

盧鏗,男,祖籍重慶,生於香港。歷任華新國際集團總裁,上海實業發展股份有限公司董事、總裁,海爾集團高級副總裁、海爾地產集團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

人物經歷


盧鏗照
盧鏗照
盧鏗從事房地產21年,先後提出過“新住宅運動”、“新東方主義”和“新生活方式”等
思想,並著有《博弈廣廈》、《居而美則優》、《新東方主義》、《新世說》和《家·國·天下》等文集,被譽為中國地產界的“思想者”。
1969年3月至1970年底,知識青年(四川萬源縣);
1971年至1978年,工人(四川萬福鐵廠);
1978年至1982年,東北工業學院(現東北大學)鋼鐵冶金系;
1982年至1984年,冶金部武漢鋼鐵設計研究院;
1984年從商至今。

教育經歷

1978年—1982年在東北大學鋼鐵冶金系本科就讀。

工作經歷

1971年—1978年四川萬福鐵廠工人
2003年02月—2007年上實發展公司總裁
歷任武漢大通實業有限公司開發部經理,香港大通實業有限公司總經理,新加坡維信集團駐中國首席代表,華新國際集團管理委員會主席。上海上實房地產有限公司董事長,重慶華新國際實業有限公司董事長,重慶華新國際城市發展有限公司董事長,成都華新國際城市發展有限公司董事長,成都上實置地有限公司董事長,上海海錦房地產有限公司董事長,上海海際房地產有限公司董事長,華新國際集團總裁
2007年10月—至今海爾地產董事長
他把自己從業房地產21年的心血精華,融合海爾製造業管理思想的精髓,凝聚成“新東方主義”、“小戶大家”、“第九代商業”、“和諧住區建設規範”、“雲社區”等創新理論,並在“山海灣”、“原鄉墅”、“家國天下&風尚英倫”等項目付諸實踐。

個人作品


時間作品名稱出版社
2009年7月1日新東方主義青島出版社
2008年8月1日新世說東方出版社
2009年11月家國天下青島出版社
2004年7月居而美則優遼寧大學出版社
2001年8月博弈廣廈遼寧美術出版社

內容節選

《博弈廣廈》
出版社:遼寧美術出版社ISBN:7-5314-2809-1
出版時間:2001年8月
定價:48.00元
文章節選:
住宅產業是什麼?
古《宅經》說:“夫宅者,乃陰陽之樞紐,人倫之楷模……人宅相扶,感通天地”。
盧鏗作品
盧鏗作品
《聖經》說:“建造房屋比擁有房屋更加榮耀”。
馬克思說:“人創造環境,環境也創造人”。
聯合國人居大會宣言說:“人人都擁有一套舒適的住房”。
幾乎全世界的政府計劃都這樣說:“居者有其屋”。
住宅產業是一門為人類提供生存空間、生活空間和生命空間的偉大事業。
迄今為止,中國的人均住房面積僅為美國人的五分之一。中國每年新建的住宅量已高達十餘億平方米,而這種勢頭還將持續30多年以上。住宅產業創造了一個巨大的、不斷成長的、可持續發展的物質市場。
住宅是永久站立在地平線以上的藝術生命,天才的建築藝術家們盡情揮灑著線條與色彩的組合,成功的發展商們從中獲得可觀的投資回報,幸福的居住者們在人文環境和自然景觀中享受現代生活。住宅產業是一樁設計美麗、營造美麗和分享美麗的事業。
《居而美則優》
出版社:遼寧大學出版社
ISBN:7-5610-4655-3
出版時間:2004年7月
定價:68.00元
文位元組選:
蘇格拉底和柏拉圖都說過:“美是難的”。當審美成為一種武器、成為一種手段、成為一種能力甚至於成為一種策略乃至戰略的時候,居住的競爭就在審美的競爭中變得更加壯美,居住者的生活也就變得更加優美。
正如審美從來就左右著人類文化的進步一樣,審美也一直在左右著住宅和居住的進步。消費者因為居住之美而享受生活,建築師因為居住之美而品味成果,發展商因為居住之美而收穫效益,社會則因為居住之美而擁抱安寧。
審美在居住中的表現不僅是在美學欣賞方面的,更重要的是美能啟真、美能揚善,對審美的追求就是對真、善、美的完整追求。社會的進步最終表現在文化、藝術和精神層面的進步,而這種進步賦予居住以特別的使命,居住是審美進步史不可替換的一種重要載體。
住宅是一種特別的長壽商品。貝聿銘曾說過——“醫生可以掩埋掉他的錯誤,可是建築師要永遠地陪伴他的錯誤。”審美追求是發展商、建築師、消費者以及官員們的共同責任。藝術之美是鑒定生活的標準。美好的居住使人們從生活的重壓之下和苦悶之中得以解脫。只有當審美成為百姓大家的一種神聖的自覺,居住和生活才會在真正意義上成為“人生之詩”。
居住,因美而改變。
居而美則優。
《新東方主義》
出版社:學林出版社;
ISBN:7-8073-0117-1
出版時間:2006年4月1日(后經青島出版社修訂,於2009年7月再版)
定價:49.80元
文位元組選:
理想中的“新東方主義”藝術風格是什麼?
以建築為例,與歐洲古典和歐洲現代風格相比較,中國最具特色的明清風格民居建築儘管有其淳樸雋永的意味,卻在時尚審美方面缺乏市場和文化的抗爭力。然而,匯聚東方靈氣和西方技巧的“新東方主義”風格必會因其兼收並蓄東西方的氣質精要,將傳統生活的審美意境與現代生活方式有機結合而更富魅力。
東方藝術因其大氣、古雅、溫馨、寧靜、清新、精緻、細膩、方正、莊重、簡約、平實、曠放、含蓄、深沉、內斂、知性、傳神、玄奧、隱喻等等特質而有她獨到的審美形格。憑藉著對傳統文化和時尚生活的理解,品味著古典與現代的對話,我們試圖走進“新東方主義”審美藝術的理想空間——
“新東方主義”主張本土藝術精神的傳承。這種傳承不只是對傳統藝術語彙中的符號有興趣,而是在傳統文化與哲學的基礎上進行深入研究並加以積極繼承,在語彙、意境和氣場的階梯上進步,挖掘時代建築的情感價值,“得其古意、取其精神”。絕對不是陳希同時代北京市的那些公共建築物廣泛表現的那種“頭頂瓜皮帽下著西裝”的彆扭形象,在強悍的骨架上蒙上舊陋的外衣。
“新東方主義”緊隨時代的演進。我們有責任去保護古老的文物,但沒有義務去再造昔日的舊景。正如劉致平先生說過的,“仿製、因襲和復古都是倒退行為,不足以言之為創作。對過去的古老建築必須批評地接受”。繼承是為了變革而不是為了復古。過分追求原汁原味是沒有現實意義的。北京平安大道的商業效果就是復古主義失敗的一例。我們可以用歷史的眼光去評價古典遺產的審美,但更應該以時代的觀念去指導當代藝術的提升。
《新·世說——後現代的新生活方式》
出版社:東方出版社
ISBN:978-7-5060-3274-2
出版時間:2008年8月
定價:39.80元
文位元組選:
現象學哲學創始人胡塞爾曾提出過“生活世界”的觀念。他認為“生活世界”是“始終在不斷相對運動中為我的存在之物的總體”,也即是隨著每個個體的主觀視域運動而發生變化的世界。人類發展的歷史是一個人文化成的歷史,也是一個生活方式演進的歷史。人們的生活方式一直在發生著變化——與地域和與時代相關聯的變化,正是生活方式的進化推動著人類社會的發展。
與人口增長的曲線一樣,人類的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在近現代發生了重大突變。今天的生活方式具備了加速進化條件——經濟的進步使得第二產業和第三產業發生了重大變化,科技的進步使得許多以往只能想象而不能實現的東西有了可能,交通的進步加速了不同地域的生活方式的交流和互動,文化的進步使得人們的觀念和習慣發生了轉型,而社會的進步又導致了人們面對不少新的誘惑、干擾和困難。
我們身邊有許多例子可以說明“新生活方式”確實在引導著新的產品和新的服務的出現和升級。例如,“卡拉OK”的出現滿足了人們的表現欲和情感宣洩,網際網路的出現使人們可以在虛擬世界體驗另一種人生,“購物中心”的出現使購物成為逛街的多維樂趣,主題文化的出現使不同的生活方式成為住區賣點的差異,波音787和空客380的出現使遠程的飛航成為旅途的享受,青藏鐵路的通車使本來艱難的“天路”成了觀景和休閑的旅程,等等。
如今的城市人大多已經掙脫了溫飽的困擾,轉而在嘗試和追求從“小康”到“富裕”的生活體驗。“衣食固其端”之後有了“人生歸有道”(陶淵明)。此時,如果我們還只是以順應和跟從傳統生活方式去思考產品和服務問題,就只能在同質化競爭的“紅色海洋”中無情搏殺。倘若我們能夠意識到“新生活方式”所引領的嶄新創作空間,則將擁有一個無限大的創造前景。
《家·國·天下》
出版社:青島出版社
ISBN:978-7-5436-5848-6
出版時間:2009年11月
定價:59.80元
文位元組選:
美國著名黑人民權領袖馬丁·路德·金說過,“一個國家的前途不取決於它國庫之殷實,不取決於它城堡之牢固,也不取決於它公共設施之華麗,而在於公民本身。”中國真正意義上的現代化是文化和社會的現代化。中國的整體社會是否能夠和諧,一定要從個人、家庭和社區做起。這種最基本的社會“單位”和諧將構成社會總體和諧的基礎。社區是社會和諧的重要基石。構成社區和諧的因素很多,包括——建設品質、營銷承諾、物業管理、安全保護、社區教育、生活服務以及社會風氣等等。因而,對於社區生活品質的策劃是對社區和諧的一種重要責任。我們需要營造信任感、依靠感、歸宿感、責任感和幸福感。
作為和諧社會的基石,社區的建設最為重要的是營造人們交流的空間。現代社會讓人們的工作過於緊張也讓人們的生活過於豐富,因而親友之間和鄰里之間的交往受到空前的冷漠和忽視。所以,會所和花園等公共空間應該成為人們聚會、溝通和交流的重要空間。
人群的分類總是呈“紡錘狀”的,中間者較多而極富極貧人較少。富人生活的基礎往往也是窮人生活的目標。世界銀行預計,發展中國家的中產階級人數將猛增。中產階級的年收入在4000美元到17000美元之間,到2030年,發展中國家的中產階級將從四億增加到十二億。中國迅速成長起來的中產階級族群的生活方式正在愈來愈明顯地反映著中國人未來生活方式的方向和歸宿,並且可能成為改善貧富分化差距的重要路徑。
“科學發展觀”、“可持續發展”、“節約型社會”、“保護生態環境”、“以人為本”、“和諧社會”等一系列有著鮮明時代烙印的政治口號正在隨時提醒我們處在一個別樣的新時代,以及高速發展有什麼樣的代價和責任。

獲得榮譽


時間榮譽評審單位
1999年“新住宅運動”首倡
2000年“新世紀十大前景人物”《北京晚報》、北京世紀企業傢俱樂部
2001年“跨世紀優秀人才”中國改革發展叢書編纂委員會
2001年“房地產十大風雲人物”《房地產世界》雜誌
2001年“十大最具價值經理人”《英才》雜誌與湖南衛視
2001年“中國房地產十大風雲人物”第三屆深圳國際住交會、全國主流媒體聯盟
2001年“遼瀋地區十大經濟風雲人物”之首新華社遼寧分社、《時代商報》
2002年“中國優秀企業家”中國企業家聯合會、中國企業家協會
2002年“中國房地產十大風雲人物”第四屆深圳國際住交會、全國主流媒體聯盟
2002年“最佳經理人”《新青年·財富》雜誌
2002年“十大最聚人氣企業家”《英才》雜誌、新浪網、《北京青年報》
2003年“遼寧十大財經風雲人物”《遼寧經濟日報》、遼寧省政府
2003年“中國房地產企業卓越貢獻100人”《中國房地產報》)
2003年“2002年度中國樓市推動力人物”《中國建設報·中國樓市》
2003年“中國優秀房地產業企業家”中國國際科學和平促進會、全國工商聯住宅產業商會、國際人居環境研究學會
2004年“中國房產英才”2004中國(上海)住宅產業博覽會
2004年“住宅產業領軍人物”全國工商聯住宅產業商會
2005年“2004年度長三角最具市場推動力地產領袖”2005年度首屆長三角房地產年會組委會、中國新聞社《新住宅視點》雜誌、建設部《住宅產業》雜誌聯合評審
2005年“中國房地產優秀貢獻人物”經濟日報社、建設部中國建築文化中心
2005年“中國管理創新優秀人才”中國市場學會、北京大學人才研究中心和中外管理雜誌社聯合組織的全國第三屆中國管理創新優秀人才評選
2005年“首屆中華名人成就獎房地產暨中國房地產最有價值特級職業經理人”中國社會工作協會名人工作委員會
2005年“精瑞住宅科學技術獎——地產創新人物”全國工商聯住宅產業商會
2005年“2005中國房地產推動人物”由經濟日報社、建設部中國建築文化中心聯合主辦的“首屆中國建築文化年度巡禮活動暨‘2005中國魅力樓盤’研討會”
2005年“特別榮譽獎”上海市房地產行業協會、上海市房產經濟學會、上海市房地產經紀行業協會、上海市土地學會共同主辦的“上海房地產18周年大型活動”評選
2005年“房地產經營大師”中國房地產協會、中國國際房地產研究院、深圳報業集團《深圳商報》、房地產縱橫雜誌社共同主辦的“2005中國房地產細節展”
2006年“影響中國商務地產10大企業家”世界房地產研究會、建設部科學技術委員會、中國房地產業協會城市開發專業委員會等單位主辦的“2005影響中國商務建築”
2006年“中國房地產15年·15大金鼎人物勳章獎”人民日報社人民網房產城建頻道發起主辦,中國社會科學院城市發展與環境研究中心聯合主辦的“中國房地產15年成就獎推選”活動
2006年“中國地產風尚大獎2006年度中國十大風尚人物”全國工商聯房地產產業商會、第一財經“博鰲論壇”活動
2008年“改革開放30年CIHAF中國房地產十大功勛人物”第十屆中國住交會、全國主流媒體聯盟
2010年“中國房地產最具創新力領軍人物”住建部科學技術委員會、中國房地產業協會
2010年“中國城鄉建設十大領軍人物”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建築雜誌社、中國房地產業雜誌社
2010年“2010年度中國地產魯商領袖人物”《中國房地產報》、《齊魯晚報》、《半島都市報》共同主辦的“地產魯商大會”
2010年“中國房地產十大風雲人物”第十二屆中國住交會、全國主流媒體聯盟
2005年“2004年度長三角最具市場推動力地產領袖”2005年度首屆長三角房地產年會組委會、中國新聞社《新住宅視點》雜誌、建設部《住宅產業》雜誌聯合評審

主要成就


盧鏗從事房地產業21年,有百餘萬字的著述,被譽為地產界的“思想者”,四度榮膺“CIHAF中國房地產‘十大風雲人物’”。
盧鏗在1999年12月首倡的“新住宅運動”在全國產生了超越房地產範疇的廣泛影響,被譽稱為“以住宅產業為載體的一次意義深遠的文化創新運動”。
自2003年2月擔任上實發展公司總裁后,盧鏗又自覺地把“新住宅運動”思想成果融入上實發展的“新文化地產”理論體系,成為“新文化地產”理論的積極踐行者,進而在2005年初提出建築哲學的和審美範疇上的“新東方主義”思想,並通過“海上海”等具體項目的實踐,在“創意地產”、“藝術地產”領域內認真探索。
2007年10月,受海爾集團董事局主席兼CEO張瑞敏的邀請,擔任海爾地產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兼CEO。

視頻信息


《奇行天下之中國富豪積累財富案例大全》 
數名知名企業家的創業心血歷程,分享他們的成功之道,卓越的遠見及超人的創意,以及知名品牌的設立。數位風高浪尖的商海奇才,一幕幕驚濤駭浪的場面,一場功城撐地的營商高招。
《商戰本色之中國富豪積累財富案例大全》
內容簡介:100多家電視台爭相熱播,全力推薦!並非空泛的口號!實實在在的寶貴經驗,有血有肉的案例分析!成功秘密大曝光,失敗教訓全總結。中國經濟高速發展,企業財團你追我趕,首富親自親自傳授:金錢的運用,機遇的把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