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4條詞條名為馬場鎮的結果 展開

馬場鎮

貴州省畢節市大方縣下轄鎮

馬場鎮,隸屬貴州省畢節市大方縣,地處大方縣西部。總面積132.08平方千米。

清康熙五年(1666年)后,為悅服里三甲,屬大定府。1992年,撤區並鄉建鎮。截至2020年6月,馬場鎮轄8個社區、3個行政村。鎮人民政府駐馬場社區。

2011年,農民人均純收入4460元。截至2018年末,馬場鎮有工業企業44個,有營業面積超過50平方米以上的綜合商店或超市14個。

2021年,大方縣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公報,馬場鎮人口為31834人。

歷史沿革


清康熙五年(1666年)后,為悅府里三甲,屬大定府。
民國屬大定縣西二區。
民國三十一年(1942年),馬場區改鄉。
1950年1月,馬場為三區;7月後,改名馬場區。
1953年4月,馬場、白泥2村合併為馬場鄉。
1958年9月,馬場鄉改馬場公社;11月,改管理區。
1961年10月,螺螄、抬砂、九龍管理區各一部分合併為馬場公社管理委員會。
1963年3月,螺螄劃出。
1984年,馬場公社改馬場鎮。
1992年,撤區並鄉建鎮。
馬場鎮
馬場鎮

行政區劃


2011年末,馬場鎮轄馬場社區和馬場、白泥、新豐、民豐、橋上、雙群、金龍、新迎、砂田、水落洞、一棵樹11個村民委員會;下設1個居民小組、182個村民小組。
截至2020年6月,馬場鎮轄8個社區、3個行政村。鎮人民政府駐馬場社區。
馬場鎮區劃詳情
馬場社區白泥社區水落洞社區道班社區
新豐社區橋上社區沙田社區雙群社區
民豐村新迎村金龍村/

地理環境


位置境域

馬場鎮地處大方縣西部,東與理化苗族彝族鄉、牛場苗族彝族鄉相鄰,南與納雍縣沙包鄉隔木空河相望,西接鼎新彝族苗族鄉,北與高店鄉接壤。鎮人民政府駐地距縣城36千米。轄區東西最大距離15千米,南北最大距離12千米,總面積132.17平方千米
馬場鎮
馬場鎮

地形地貌

馬場鎮境內山巒重疊,溝壑縱橫,山地、坡地、丘陵、窪地、壩子交錯分佈,地勢北高東南低。最高點位於一棵樹山頂,海拔1977米;最低點位於裸朵河,海拔1100米。
馬場鎮
馬場鎮

氣候

馬場鎮屬暖溫帶濕潤季風氣候,其特點是雲霧大,多霧雨少晴,冬無嚴寒,夏無酷暑,春秋相近,雨熱同季。年平均氣溫13.2℃,1月平均氣溫3.1℃,7月平均氣溫21.9℃,無霜期270天,年平均降水量在1100毫米,主要集中在每年的5-9月。

水文

馬場鎮境內屬烏江水系。猓朵河發源於七星關區黃泥沖,其上游為白布河;木空河的上游為瓜仲河,兩條河最後流匯於六沖河,境內河長21千米。

自然資源


馬場鎮境內礦藏資源主要有無煙煤、坡縷石、石灰石、頁岩等。其中無煙煤儲量4800萬噸,年開採量45萬噸;坡縷石儲量580萬噸。
自然災害
馬場鎮主要自然災害有冰雹、乾旱、洪澇、低溫、霜凍、暴雨、凝凍、雷擊、山體滑坡、地面塌陷等。雹災幾乎每年都有,最嚴重的一次雹災發生在1973年1月21日,夏糧受災7000餘畝,毀民房10餘幢,死大牲畜10餘頭。最嚴重的一次凝凍災害發生在2008年1~2月,長達40餘天冰雪凝凍災害,造成經濟損失達1000餘萬元。

人口民族


人口

2011年末,馬場鎮轄區總人口47106人。總人口中,男性25372人,佔53.86%;女性21734人,佔46.14%;14歲以下12794人,佔27.16%;15-64歲31281人,佔66.41%;65歲以上3031人,佔6.43%。
2021年,大方縣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公報,馬場鎮人口為31834人。

民族

總人口中,以漢族為主,達29748人,佔63.15%;有苗、彝,白等少數民族17358人,佔36.85%。超過1000人的少數民族有苗、彝、白3個民族,其中苗族2307人,佔少數民族人口的13.3%;彝族1629人,佔9.4%;白族1414.人,佔8.1%。2011年,人口出生率5.95‰,人口死亡率.4.39‰,人口自然增長率1.56‰。人口密度為每平方千米356人。
截至2018年末,馬場鎮戶籍人口54184人。

經濟


綜述

2011年,馬場鎮農民人均純收入4460元。2011年,馬場鎮財政總收入714.18萬元,比上年增長439.61%。其中地方財政收入470.2萬元,比上年增長555.86%。
截至2018年末,馬場鎮有工業企業44個,有營業面積超過50平方米以上的綜合商店或超市14個。

農業

馬場鎮烤煙基地
2011年末,馬場鎮有耕地面積34724畝。2011年,農業總產值8518萬元。糧食作物以玉米、小麥、馬鈴薯為主。2011年,糧食總產量9728噸,其中玉米5330噸,水稻431噸,小麥864噸,馬鈴薯1858噸。主要經濟作物為烤煙、油菜、辣根。.2011年,烤煙種植面積12627畝,收購烤煙876.91噸;油菜種植面積6240畝,產量1496噸;辣椒種植面積5000畝,產量750噸。畜牧業以飼養生豬、牛、家禽為主。2011年,生豬飼養量3.50萬頭,年末存欄2.45萬頭;牛飼養量0.56萬頭,年末存欄0.38萬頭;家禽飼養量80.65萬羽。
馬場鎮
馬場鎮

工業

馬場鎮形成以採礦、建築材料、水泥預製品生產為主的工業體系。2011年,工業總產值達到4510萬元,比上年增長6%。2011年,工業企業56家,從業人員280人。商業外貿2011年末,商業網點825個,從業人員835人。2011年,社會商品銷售總額達2310萬元,比上年增長4.5%。

金融

2011年末,馬場鎮金融機構各類存款餘額9670.15萬元,比上年增長22.17%;各項貸款餘額4577.14萬元,比上年增長24.94%。

郵政業

2011年,馬場鎮郵政業務收入67萬元。

電信業

2011年,馬場鎮全年電信業務收入780萬元。

交通


馬場鎮境內有方納路、馬九路交會通過。

社會


教育事業

2011年末,馬場鎮學前幼兒200多人,專任教師8人;小學教學點16個,在校生6100人,專任教師278人,小學適齡兒童入學率達100%;初中2所,在校生1800人,專任教師101人,初中適齡人口入學率、小升初升學率、九年義務教育覆蓋率均達100%。2011年,財政預算教育經費1651.97萬元,比上年增長1.09%。
馬場鎮
馬場鎮

文化事業

2011年末,馬場鎮有文化站1個,文化活動中心1個;各類圖書室18個,藏書1萬多冊;美術、攝影及文學業餘創作人員10多人。

醫療衛生

2011年末,馬場鎮有門診部19個;病床20張,每千人擁有醫療床位0.43張,固定資產總值560萬元。專業衛生人員61人,其中執業醫師9人,執業助理醫師5人,註冊護士10人。2011年,醫療機構(門診部以上)完成診療8.34萬人次。2011年,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參合人數37668人,參合率80%。

體育事業

2011年末,馬場鎮有體育廣場1個,學校體育場地3處。經常參加體育活動的人員占常住人口的25.6%。

社會保障

2011年,馬場鎮城鎮最低生活保障戶數13戶,人數16人,支出45312元,比上年增長11%,月人均236元,比上年增長7%;城市醫療救助180人次,支出27.85萬元;民政部門資助參加合作醫療6762人次,支出33.81萬元,比上年增長42%。農村最低生活保障戶數3100戶,人.數6746人,支出455.73萬元,比上年增長55%,月人均67元,比上年增長37.7%。國家撫恤、補助各類優撫對象165人,撫恤事業費支出54.52萬元,比上年增長11.5%。敬老院1家,床位40張,收養農村五保人員112人。參加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9480人,參保基金60.36萬元,參保率32.38%。

基礎設施

● 郵政電信
2011年末,馬場鎮有郵政分局1個。報紙、期刊累計發行8.9萬份(冊)。電信服務網點25個;固定電話用戶1850戶,行動電話用戶11950戶,寬頻接入用戶480戶。
● 給排水
2011年末,馬場鎮鎮區鋪設管道引進大龍井水源為馬場街飲用水。2003年鋪設管道引進砂田水庫為馬場東山小區飲用水。年供水量1.56萬立方米。
● 園林綠化
2011年末,馬場鎮鎮區有花壇1個,綠化面積500平方米。

文化


● 地名由來
馬場鎮因以馬日為趕集日而得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