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0年張一執導電影

《楓》是張一執導,王爾利、塗中如等主演的劇情片,這也是第一部以文革武鬥為背景的電影。

講述了學生情侶盧丹楓和李紅鋼各自參加了勢不兩立的“紅旗”派和“井岡山”派,在變幻莫測的“大革命”中變成了敵人的故事。

劇情簡介


劇照
劇照
1966年,"文化大革命"的風暴驟起,青年學生盧丹楓、李紅鋼高舉"造反有理"的大旗,熱血沸騰地參加了紅衛兵,投身在這場史無前例的運動中。盧丹楓與李紅鋼正在熱戀著,但變幻莫測、來勢迅猛的"大革命"卻把這一對自同一面戰旗下衝殺出來的戀人變成了"你死我活"的敵人,在極左路線影響下,他們各自參加了勢不兩立的"紅旗"派和"井崗山"派。繼奪權鬥爭之後的"文攻武衛",使武鬥逐步升級。身為"紅旗"派作戰部長的李紅鋼被"井崗山"抓獲;丹楓設法放走了紅鋼,但事後又在譴責自己的不忠;逃生后的李紅鋼一面布置血洗"井崗山"的戰鬥,一面又在為堅守據點的盧丹楓擔憂。要革命,還是要愛情,矛盾和痛苦在折磨著這 對青年人。一天黃昏,殘酷的武鬥開始。"井崗山"寡不敵眾,形勢危急。戰友們的鮮血激起盧丹楓的仇恨,毅然向對面的李紅鋼開槍;身負重傷的李紅鋼仍率眾猛衝,攻佔了"井崗山"的高樓上的據點,並在頂層上堆積著屍體中找到了昏迷的盧丹楓。血戰之後,在硝煙迷漫之中,戀人重逢,他們都堅定地勸對方投降,最後,絕望了的盧丹楓高舉著"井崗山"的戰旗,跳下主樓……盧丹楓死後,李紅鋼萬念俱灰,他退出了組織,當了逍遙派。但是,嚴酷的鬥爭並未能放過他。兩年後,"井崗山"掌了權。李紅鋼作為逼死盧丹楓的反革命兇手,被處以槍決。
在這部電影結尾處,一輪紅日西沉了,一同下墜的,還有一代人的青春。一個女孩的聲音問父親:“他們是英雄嗎?是烈士嗎?”父親用沉重的語氣回答——“不是,他們是歷史……”
光陰荏苒,"文化大革命"已成過去。但血的教訓必須記取,這樣的歷史決不允許重演!

演員表


角色演員
盧丹楓徐楓
李紅鋼王爾利
王老師塗中如
小兔媽夏楠
孫猴子劉京梨
兔妹曾濤
趙妻鮮梅
蘭蘭劉璐

職員表


製作人岳世海、鄒躍祖
導演張一
副導演(助理)張西河
編劇鄭義Yi Zheng
攝影李爾康、王志傑,王文相、李爾康Erkang Li曾濤Tao Zeng
配樂傅庚辰
剪輯陳先柏
道具高成生、汪水清
美術設計譚小萍,謝惠兵,
造型設計高林梅、王萍
服裝設計申晨、林愛蓮
燈光龍曉陽
錄音張建平
布景師李忠榮

幕後製作


楓
《楓》的原著小說作者鄭義是六六屆高中畢業生,曾經在太行山插隊五年,還當過四年煤礦工人,直到四人幫倒台才得以重返校園上大學。小說完成後投給《文匯報》,報社起初不敢發,請巴金看過後才予以刊登,登載在1979年2月的《文匯報》上,小說一見報即引起轟動,次年就被改編成了電影。
影片圍繞一對情侶在“文化大革命”武鬥中的悲劇,揭示了那場史無前例的浩劫,對青年人的毀滅性打擊。影片從現實主義的角度出發,再現了青年人心靈蒙蔽、走入深淵的過程,突出了主人公的個性特徵,真實地反映了當時年輕人的矛盾心理,用電影這一手段控訴那場悲劇,具有深度的反思精神。

播出信息


影片《楓》
影片《楓》

上映時間

時間 地點 
中國1980年

製作發行

製作公司 發行公司 
峨眉電影製片廠[中國]全網暫無相關信息
(參考資料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