敖勒召其鎮

敖勒召其鎮

敖勒召其鎮是鄂前旗政治、經濟、文化中心,位於鄂爾多斯西南部,蒙、陝、寧三省交界處,東鄰昂素鎮,南接城川鎮,北靠上海廟鎮,西連寧夏鹽池縣。全鎮總面積1416平方公里,轄11個嘎查(村)、8個社區,總人口32000多人,其中農牧業人口7000多人、少數民族人口6000多人。是一個鎮區與農牧區共存、工商業與農牧業並舉的新型城鎮。

敖勒召其鎮


是鄂前旗政治、經濟、文化中心,位於鄂爾多斯西南部,蒙、陝、寧三省交界處,東鄰昂素鎮,南接城川鎮,北靠上海廟鎮,西連寧夏鹽池縣。全鎮總面積1416平方公里,轄11個嘎查(村)、8個社區,總人口32000多人,其中農牧業人口7000多人、少數民族人口6000多人。是一個鎮區與農牧區共存、工商業與農牧業並舉的新型城鎮。
敖勒召其鎮是鄂前旗北部梁峁地區與南部沙川地區的過渡地帶,平均海拔在1300米~1356米之間,地勢較平坦,略呈西北高,東南低。毛烏素沙漠的源頭“大沙頭”距鎮區僅2公里。境內硬梁區分佈在北部,總面積約55萬畝,地下水埋深在70米~100米之間;沙川區分佈在中部和南部,總面積約155萬畝,水位埋深在1.5米~12米之間。境內土壤質地較好,以棕鈣土、灰鈣土、風沙土為主。氣候屬溫帶大陸性氣候,乾旱風多,日照豐富,無霜期短,年日照時數2700小時左右,年平均氣溫7.3℃,無霜期130天左右,年平均風速在3米/秒以上,年平均降水量在250毫米~300毫米,年蒸發量3000毫米左右,降水主要集中在7月至9月份。境內自然資源主要有藏錦雞兒、梁外甘草、麻黃、石膏、天然氣、石油等。
建鎮以來,全鎮經濟和社會各項事業得到了快速發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基礎設施條件不斷改善,城鎮建設日新月異。截止2005年,全鎮大小牲畜頭數達19.1萬頭只,水澆地面積達8.5萬畝,個體工商企業(戶)達2896家,修建鄉村公路320公里,與周邊地區柏油路全線開通,輸電線路復蓋全境,電力入戶率達83%,行動電話普及率達95%,鎮區道路鋪裝率達74%,綠化復蓋率達25%,城鎮服務功能日趨完善。2005年,全鎮GDP5.8億元,財政收入完成851萬元,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9107元,農牧民人均純收入4923元。敖鎮先後獲自治區“六個好”黨委,全盟“十佳蘇木鄉鎮黨委”,自治區衛生城鎮、全市“先進基層黨組織”等殊榮。

經濟狀況


敖鎮圍繞經濟建設這個中心,以農牧業產業化為重點,以乳、肉、蔬菜、草業為突破口,全面推動經濟社會協調發展。
——畜牧業方興未艾。現有可利用草場113萬畝,有林地80 萬畝,人工種植優良牧草3.8萬畝,建設標準化奶牛、肉牛、肉羊養殖小區12個、奶站2個、乳肉製品加工企業4個,牲畜存欄頭數13.9萬頭(只),其中奶牛0.18萬頭,肉牛0.23萬頭,肉羊10.34萬隻,初步形成了畜牧業的區域化布局、規範化發展、科學化飼養和專業化生產的格局。
——種植業增產增收。建成配套灌溉機電井710眼,有效灌溉面積4.4萬畝,其中露地和保護地蔬菜0.14萬畝,糧食總產量達到5000噸,蔬菜產值達到300萬元。
——工業經濟日漸崛起,以農畜產品加工業為支柱的工業體系已形成。截止2004年底,鄉鎮企業和個體戶已發展到2118個,從業人數達到4000人,全鎮GDP實現5億元,鎮財政收入363.71萬元,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8000元,農牧民人均純收入達5464元。
——基礎設施建設日趨完善,各項社會事業穩步推進。建築鄉村公路120 公里,實現村村通公路。鎮區四大出口柏油路全線開通,形成了四通八達的公路網。電力建設主網架基本形成,輸電線路復蓋全境,電力入戶率達75%。國家二級光纜、數字微波、網際網路全面開通,郵電通訊方便快捷,廣播、電視、行動電話普及千家萬戶。
——嘎查村、社區、烏蘭新區組織體系、服務體系以及規章制度建立健全。嘎查村集體經濟不斷壯大,社區各項功能逐漸增強,烏蘭新區已成為集經濟、生態和社會效益為一體的移民搬遷擴鎮開發區,區內種植業、養殖業、加工業、商貿服務業形成規模,效益穩步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