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定市第十七中學

位於河北省保定市永華中路41號

保定市第十七中學(Baoding No.17 Middle School ),始建於1906 年(清光緒三十二年),初名“直隸女學堂”。1978年定名為“保定市第十七中學”。1997年加掛“河北省第二外國語高中”校牌。根據 2002 年河北省教育廳文件精神,“二外”更名為“河北保定外國語學校”。2021年河北保定外國語學校加入保定市第十七中學教育集團,並由教育集團總校長管理。

該校具有光榮的革命傳統,二十年代曾發生震動全國的“驅燕學潮”;王若飛同志的夫人李培之,鄧小平同志的第一任妻子張錫媛,孫毅將軍的夫人田秀娟等都曾就讀該校。

學校地址


現址:2013年7月學校再次與保定師範附屬小學交換校址:永華南大街582號。
原址:保定市西下關街83號(原保定第二師範學校舊址,即紅二師,2005年與保定師範附屬小學交換至此地址)。

辦學歷史


校始建於 1906 年(清光緒三十二年),初名“直隸女學堂”。1915年至1933年先後改名為“直隸第二女子師範學校”、“河北省立第二女子師範學校”。1933年後改名為“河北省立保定女子師範學校”。1949年改名為“河北保定女子中學”。“文革”期間曾稱“耀武戰校”。2008年根據河北省教育廳文件指示,該校初中部定名保定第十七中學,高中部定名河北保定外國語學校,自此,該校不再聯合辦校。
該校五十年代便是河北省重點中學,是教育部直接領導的全國十所重點中學之一,教育質量享譽古城,被譽為“小寶塔”。
保定市第十七中學
保定市第十七中學
直隸女學堂清光緒三十二年十月十日,即1906年11月16日,直隸藩司增韞就省城育嬰堂內創辦“直隸全省女子學堂”,收七歲至十五歲的女童入學,此為省城女學之先導。

知名校友


張錫媛

系女二師學生,積極參加學潮運動,並由李培芝介紹加入共青團。1925年去北京,認識了李大釗、趙世炎等黨的領導人,同時加入中國共產黨,並參加黨領導的國民會議促成會的活動。大約在1925年下半年,被黨組織送往莫斯科中山大學學習,在中山大學與鄧小平同志相識。1928年張錫媛在上海與周恩來、鄧穎超、鄧小平、朱月倩、霍步青為一個黨小組。就在這一年張錫媛與鄧小平結婚。

王化民

字永蘇,河北清苑縣人,一九二五年畢業於女二師,升入北平女子師範大學(現北京師範大學),一九二九年回到母校女二師任校長。
歷史上的“女二師”,是中國共產黨在北方建立地下組織較早的學校之一,一九二四年便建立地下黨支部,李培芝任第一任黨支部書記。在黨組織的教育下,一大批有志青年從這裡走向革命道路,成為優秀的共產主義戰士,李培芝、張錫媛、田秀娟便是其中的傑出代表。

李培之

1924年4月,在女二師讀書時,由中共保定小組組長張廷瑞介紹加入社會主義共青團,1925年春轉為共產黨員,同年5月建立女二師黨支部,李培之任支部書記。1925年初,李培之介紹張錫媛等加入社會主義共青團,建立女二師團支部,李培之任書記。1925年4月,李培之等在女二師建立了中華全國各界婦女聯合會保定分會,李培之為主要負責人。李培之系王若飛同志的夫人,解放后曾任中國人民大學教育長。

田秀娟

河北省完縣人,一九三六年畢業於女二師,一九三八年參加革命工作,一直從事婦女工作。曾任晉察冀地區婦救會主任、冀中區婦聯主任、解放後任河北省婦聯、華北大區婦聯主任、全國婦聯副部長、部長、全國婦聯書記處書記等職。
田秀娟同志為孫毅將軍夫人。
解放初期,女中學生開展向志願軍學習活動,有的班被授予以英雄名字命名的“孫生祿班”。

趙倫

保定女中首任校長

師資力量


教師隊伍是實施素質教育的主力軍,教師素質的高低直接影響著教育教學質量,抓住了教師素質這一關鍵點,就抓住了學校的未來。該校注重教師素質的提高,根據教學資源和教師的實際情況,從提升教師師德修養和提高教學水平兩方面入手優化教師隊伍。狠抓“三個工程”,即:開展“形象工程”,以提高教師的職業道德素質; “青年教師成才工程”,以提高青年教師的業務水平;“名師鍛造工程”,以提高教師的綜合素質,加快名優教師隊伍的快速形成和壯大。“三個工程”的成功實施,使該校湧現出了一大批德藝雙馨、樂於奉獻、知名度較高的優秀教師。

升學率


2000年
首屆外國語高中學生畢業,重點上線率 25% ,本科上線率 51.55% ,省專上線率 95.03% ,趙冰喆以 641 分的成績奪得河北省高考文科狀元;有六科獲優勝學科獎。
2001年
第二屆外國語高中學生畢業,本一上線率 37% ,本二上線率 57%。文理十個學科全部獲優勝學科獎,其中文科的英語、歷史、理科的數學、英語、物理、化學均為全市第一名,文科的語文、政治,理科的語文為全市第二,文科數學為第三。該校是我市唯一一所十個學科全部獲得優勝學科獎的學校。
2002年
該校高考成績又上新高峰,本一上線率 49% ,本二上線率 79.6% ,各學科均獲優勝學科的第一名,平均分高出我市第二名 10 分以上的學科有英語(文科 16.8 ,理科 14.4 )、數學(文科 12.7 )、文科綜合( 10.55 ),張涵冰同學以 653 分的成績獲河北省高考文科狀元。
2003-2004年
該校高考各學科均獲優勝學科獎。劉倩以 641 分的成績獲全市文科狀元。幾年來,該校在堅持不招復讀生的情況下,保持了各學科的年年優勝和高升學率,先後培養出了 6 位省、市高考狀元。2001-2004 年該校畢業生中共有 16 人分別考入北京大學、清華大學,被社會譽為“百年名校、狀元搖籃”。
2004-2005年
該校教師在全國和省級優質課、說課、論文、競賽輔導等大賽中有 275 人次獲獎。學生在各科奧賽、 SK 狀元榜、希望之星英語大賽、省科技創新大賽、全國中小學信息技術創新與實踐等各項比賽中有 291 人 次獲獎,學校被命名為“中國少年科學院科普基地”。該校是河北省重點中學,河北省信息技術教育示範校,學校先後被省教委評為“德育示範學校”,被省教育廳、省外事辦評為“外事工作先進單位”,被市委、市政府命名為“先進單位”、“文明單位”,被市教育局評為“思想政治工作先進集體”、“提高教育教學質量 優勝單位”、“教育教學質量先進單位”、“實績突出單位”。
2005-2006年
該校高考本一、本二上線率為保定市第一,有兩人考入清華,一人考入北大,文理各學科均獲優勝學科獎。該校首屆抽籤入學的初中生畢業,依然以綜合排名第一的絕對優勢再奪蟾桂,其中馮征同學獲保定市中考狀元,全市前十名中該校佔七名,充分顯示了“低進高出”和該校優質的教育品牌。全校教師積極參加各級各類教育教學比賽,而且囊括了保定市各學科說課、作課、課件製作大賽的一等獎,並代表保定市乃至河北省參加更高一級的競賽,成績斐然:繼王雲老師去年獲得第六屆全國物理青年教師大賽一等獎后,井波老師今年又獲得“第三屆全國中學物理教學改革創新大賽(講課、評課)”高中組一等獎,李濤獲“河北省高中語文優質課競賽”一等獎,鈕麗芳獲“河北省高中英語優質課競賽一等獎”,盧茉菊和馬蘭萍分別獲得“河北省中學生物創新改革教學大賽”初中組和高中組的一等獎。甄慧獲“河北省中青年地理教師素質大賽”一等獎。此外獲省級以上獎勵的教師有60人次,獲市級獎勵的153人次。該校學生參加各級各類競賽,也是捷報頻傳。同年8月份該校11名同學參加“首屆中國少年兒童創新能力競賽”全部獲獎,其中3人獲金獎,4人獲銀獎,4人獲銅獎,該校以總分第一的成績獲團體金獎。9月份,谷銳、劉志遠同學獲全國化學奧林匹克競賽河北省一等獎,該校是保定市唯一獲得省一等獎的學校;此外,學生獲市級以上各級各類競賽獎勵的有185人次。該校還被教育部授予“全國貫徹《學校體育工作條例》先進單位”;被全國少工委任命為“中學少先隊發展狀況調查問卷主持測試單位”;被河北省教育廳、河北省科技廳聯合授予“河北省發明創造優秀學校”,市教科所授予該校“優秀教育科研型學校”,被保定市教育局評為“領導班子工作實績突出單位”、“初中教育教學質量先進單位”、“培養拔尖優秀高中畢業生先進單位”、“全面實施素質教育提高教育教學質量優勝單位” “弘揚和培育民族精神先進學校”,保定市“先進基層黨組織”、“保定市教育教學先進單位”;保定市紅十字會授予該校“印度洋地震海嘯捐款救助工作先進單位”。保定市維權中心授予該校“維護青少年權益先進單位”。保定市婦聯授予該校“巾幗文明示範崗”榮譽稱號。
2007年
該校董婉璐同學蟾宮折桂,榮登保定市區文科榜首。董婉璐、陳夢溪同學進入河北省前10名。該校趙旭晨同學位列保定市區理科三甲。該校董婉璐、陳夢溪、白牧宸、趙 旭 晨四位同學均以優異的成績進入大保定市文、理科前10名,在我市30所重點中學中高居榜首,夢圓清華、北大。該校王怡然、馬浩葉、賈沙沙、陳夢溪、趙旭晨、張茜六位同學分別獲得保定市區語文、數學、英語、理科綜合、文科綜合高考單科狀元。該校首屆小語種班學生成績斐然,理科班共50名學生,600分以上的30人,本一上線人數34人,本二上線人數44人;文科班共37人,600分以上10人,本一上線人數26人,本二上線人數35人。該校文、理學科本一、本二上線率均位列保定市區第一名,各學科平均分位列市區榜首。
2011年
本次為初高中分離后的第一屆畢業生的中考
1.中考成績:十七中共有122人達到一、三中公助生分數線,佔兩校公助生人數的54.4%,位居第一。
2.十七中中考有八位同學居保定市前十名;全校學生總分平均分超出第二名學校60分;各學科高出第二名的成績如下:
科目平均分及格率%優秀率%
語文4.74.919.6
數學10.217.114.9
英語13.917.523.5
理綜12.720.712.2
文綜6.712.213.9
地理、生物4.613.419.3
3.十七中參考人數1165人,占市區中考總總人數的13.4%。總分660分以上17人,占市區62.9%;總分640分以上87人,占市區49.4%;總分620分以上218人,占市區41.7%;總分600分以上380人,占市區37.5%。
4.高丹晴、劉雪楠、韓雨辰三位同學考取新加坡南僑中學公費留學。
5、剛剛結束的第二屆河北省NOC賽中該校教師和學生再創佳績。參賽的6名教師全部獲得"教學實踐評優項目“省一等獎,2名學生獲”網路英語項目“省一等獎,7名學生獲省二等獎。同時學校獲“先進學校”獎牌,楊興華校長獲“先進個人”稱號。
NOC是全國中小學信息技術創新與實踐活動的簡稱,既有教師比賽項目,又有學生比賽項目,是全國規模最大的普及範圍最廣的信息技術類系列比賽。自2003年以來,該校已獲得全國NOC賽一等獎15個,二等獎20個,省一等獎13個。其中李叢嶸老師、吳子怡、吳文博和姜婧暉等同學還因比賽成績突出獲得“恩歐希教育信息化發明創新獎”(該獎是由國家科技部批准頒發的)。
6.在2011年第五屆全國中小學生英語能力電視大賽河北省賽區的比賽中,該校葉子嘉、王紫荊和范志博三名同學包攬了河北省賽區的特等獎。
7.在2011年CCTV希望之星大賽河北省賽區比賽中,該校學生王紫荊、田逸群和許鑫洋3名同學獲省特等獎。其他參賽學生都獲省一二等獎。
8.該校收到英國劍橋考試中心的英語等級考試FCE成績單,該校09級4名學生劉慕遙、尤兆康、張子陽和許子楠通過了FCE考試。FCE是英語等級考試的第三級,英語聽、說、讀、寫能力相當於雅思考試5.5-6.0水平。
2012年
2012年,對於十七中人而言,是值得紀念的一年。今年該校中考成績一騎絕塵,全面豐收,再創輝煌!胡昕陽、張鐵澤同學以675分的成績雙雙並列保定市第一,吳俁、許子楠同學雙雙並列保定市第二,程子璇同學保定市第三,肖天麒、劉世桐並列保定市第七。
保定市前10名中,該校有7人,佔70%;
保定市前20名中,該校有14人,佔70%;
保定市前50名中,該校有37人,佔74%;
保定市前100名中,該校有61人,佔61%;
保定市前200名中,該校有110人,佔55%。
總平均分語文數學
平均分及格率優秀率平均分及格率優秀率
十七中591.7497.5199.1165.63101.5397.6277.38
高出第二名97.5711.28.4139.8814.114.5427.7
外語理科綜合文科綜合
平均分及格率優秀率平均分及格率優秀率平均分及格率優秀率
十七中100.296.5871.4391.6989.1447.62100.7498.5176.93
高出第二名25.1236.6840.413.0416.0625.5914.116.238.23
地理生物信息技術體育實驗操作
平均分及格率優秀率平均分平均分平均分
十七中53.0497.9287.959.7627.369.91
高出第二名8.017.5639.550.520.13

教師成果


05 、 06 兩年來全校教師共完成論文 1785 篇,省級以上刊物發表 238 篇,撰寫論文集 4 冊,論文資料彙編 8 本。各項教學成績的取得均得益於教研組的建設和教研活動的開展,該校各教研組認真落實學校教研工作計劃,狠抓同頭備課、習題精選、教師培訓、校本開發、聽課評課、校本教研等活動。經常外聘專家到該校指導工作,聘請省市教科所教研員來校參與聽課與評課活動。各教研組還進行了本組的資料整理工作,內容包括:課題研究、聽課評課、校本教研、理論學習、校本開發、論文發表、教改動態、競賽輔導、學生活動等。各組教研氣氛濃厚,教學效果明顯,極大的提高了課堂教學效率。
該校對青年教師培養工作常抓不懈、形式多樣,不同教齡有相應的要求。校內三項評比及青年教師基本功大賽開展得更是如火如荼。
近幾年來,隨著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化,加強各地經驗交流,全國及各省市均組織了各種形式的教師優質課大賽,其中包括說課、做課、評課、現代信息技術與學科的優勢組合等活動。該校教師參賽均需經過自願報名、組內共同聽課、評課選拔出代表該校參加市級評比的選手,之後學校組織本組全體教師共同備課、聽課、評課,不斷完善。最後由參賽選手代表本組最高水平與各縣市選手角逐。
2005年以來,在各類教學大賽中該校教師有8人獲國家級一等獎,22人獲河北省一等獎。獲省級以上獎勵的教師有66人次,獲市級以上獎勵的教師有157人次。目前,該校有特級教師5人,高級教師80人,國家級骨幹教師3人,省級骨幹教師6人,市級骨幹教師11人,保定市名師27人。

學校領導


領導班子

學校領導班子始終堅持學習馬克思主義基本理論,學習教育理論,學習有關教育法律、法規文件,不斷提高理論政策水平,端正辦學思想,勇於探索,銳意進取,廉潔奉公,恪盡職守,充分發揮了班子的個人優勢和整體功能,深化教育改革,辦出學校特色,在學校的發展史上譜寫出新的篇章。
校長、書記:李梅
副校長、副書記:付曉莉
副校長:賈洪青
副校長:趙永常
2020年建立十七中教育集團,成員有保定市第十七中學、保定市第十七中學東校區(河北保定外國語學校)、蓮池區第一實驗中學校區。
其他教師
石亮:中學高級教師,教育處主任,市級優秀共產黨員,德育先進工作者,“樹、創、新”活動先進個人,教育教學論文在國家級刊物上發表,輔導學生參加全國奧林匹克競賽,多人獲一等獎。
衛殿臣:中學高級教師,工會主席,1985年至1997年率男子籃球隊獲保定市初高中組冠軍,1996年應澳大利亞籃球協會邀請,代表河北省中學生赴奧比賽。其隊員多數進入大學、八一隊和省體工隊。
陶丹梅:中學高級教師,法制處主任,省級園丁,市級名師,全國首屆中學數學競賽優秀輔導員,河北省中青年老師做課大賽二等獎。
劉賀會:中學特級教師,省級模範教師,參加教育部跨世紀園丁工程國家級骨幹教師培訓,獲國家級論文一等獎。
姜娟:省級評優一等獎,中學高級教師,省級先進教育工作者,榮立三等功。
陳平:中學高級教師,獲市級教學成績優勝獎,“教學教育園丁”獎,省級中學生數學聯賽優秀輔導員,廣播家長學校優秀輔導員。
榮宏儒:中學一級教師,市級優秀班主任,優秀共產黨員,獲市級說課一等獎,青年教師教學大賽二等獎,輔導學生參加全國初中物理知識競賽獲優秀指導老師獎。
高虹:中學一級教師,市級優秀先進教育工作者,獲市級青年老師大賽一等獎,獲省級論文二等獎。
陳領棣:中學一級教師,獲市說課大賽一等獎,評優課一等獎,省優質課評比二等獎,全國說課論文、講稿評選活動二等獎。
李恆慧:中學高級教師,市教學能手,獲市青年老師評優課一等獎,中國教育學會、物理學會優秀指導教師獎,河北省教育學會優秀教師獎,市教研所兼教研員,所寫論文有多篇在國家級刊物上發表,獲全國第六屆《物理教學改革》論文二等獎。
王愛卿:中學高級教師,市級優秀共產黨員,先進工作者,國家級優秀輔導教師,輔導學生參加全國中學生英語能力知識競賽獲一等獎,所寫論文在國家級刊物上發表。
陳艷麗:中學高級教師,市級模範班主任,省教學能手,市級三等功獲得者,輔導學生參加全國初中數學競賽獲一、二、三等獎。許海平中學高級教師,獲市高中數學新教材說課比賽一等獎,所寫論文在國家級刊物上發表,市級高中數學優秀指導教師。
孫淑惠:中學高級教師,初中政治教研組長,市級模範班主任,優秀共產黨員,優秀輔導教師,市級科研課題組成人員。
封桂云:中高級教師,市優秀班主任,2011年所帶畢業生中,2人考到保定市前10名。

辦學特色


特色特長

學校在改革外語教學方法,突出外語辦學特色方面積極進行探索,取得可喜成績。
1.實行小班授課,加強師生交流,增強語言實踐機會,提高外語聽說能力。
2.使用四套教材,在使用統編教材的同時,使用引進教材,使學生從不同教材中學習語言知識,擴大辭彙量。
3.聘請外籍教師擔任口語課,通過課外活動,讓學生學到純正的外語,外籍教師參加外語教研活動,提高外語教師的業務水平和教學能力。
4.開展英語角等多種外語課外活動,為學生提供學習外語的環境。
5.選派教師出國進修,利用假期組織師生走出國門,進行短期訪問學習,接待外國旅遊訪問團體,在實踐中讓學生了解外國文化,提高外語水平。
改革促進發展,特色帶來生機,改革和特色提高了外語教學水平和質量。

交流學習

學校帶領學生到英國、美國、韓國等國家進行交流學習。韓國,新加坡師生代表團也曾到該校考察學習。
並且每年的7月份,都會組織學生參加夏令營,到國外遊玩學習。

榮譽稱號


2020年6月17日,獲得2020年度“全國青少年人工智慧活動特色單位”稱號。
2020年9月9日,河北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河北省教育廳表彰為“河北省教育系統先進集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