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歌坐月
2011年吳娜執導電影
電影《行歌坐月》為導演吳娜執導的一部民俗題材影片,故事發生在侗族聚居地,以女主角對愛情的內心憂慮為切入點。女主角外表平和靜謐,內心實質暗涌浮動:日夜思念的侗族小伙回來了,但身邊的愛人卻不再是她。
影片通過一段古典主義的愛情故事,聚焦於那些消失的美好,道出現代文明給故土帶來的痛苦代價。儘管主角對未來依舊茫然,但卻令人獲得一種繼續走下去的力量。
該片共90分鐘,於2011年上映。
行歌坐月[吳娜執導電影]
出品人 劉漢城
Produced by : Liu Hancheng
監製 戈乙
Executive Producer: Ge Yi
《行歌坐月》導演吳娜
Director/Screenplay: Wu Na
攝影指導 劉漢城
Director of Photography: Liu Hancheng
音樂 瞿小松
Music: Qu Xiaosong
錄音 陳汀
Sound: Chen Ting
美術 張丹青
Art Zhang Danqing
剪輯 鞠曉童 孟季
Montage Ju Xiaotong, Meng Ji
主演 楊勝艷 吳禮平
Starring: Yang Shengyan, Wu Liping
1、電影片名為“行歌坐月”,是一種極致的浪漫,也是漸漸遠去的風情。
“行歌坐月”又稱“行歌坐夜”,是侗族青年人進行社交的一種常見形式。由於活動內容以唱歌、對歌為主,所以才以行歌為名;又因為是在夜晚進行,才有坐夜之稱。幾個年齡相當的姑娘(不分輩分)晚上聚在一起紡棉花、做針線活;幾個小夥子來到姑娘處分別選擇輩分相當者對歌,互訴衷情。青年人在行歌坐夜的過程中,從相識到相知,有的從中找到了自己的意中人,訂下終身。如同侗族青年行歌坐月一般,影片的敘事在自然流暢中,追求小嗓吟唱、含蓄輕柔、韻味悠遠的詩意。
2、據導演稱,這部電影大部分拍攝於其外婆家,一個承載了她很多童年記憶的地方。回憶中的外婆家要比現在的美好,於是影片不可避免地被一種緬懷過去的情緒纏繞。在85后侗族導演吳娜的鏡頭下,影片畫面養眼,侗寨風景、風雨橋均進入鏡頭,彷如都市人回望故鄉時寫下的一封悠長美好情書,勾起觀眾的童年記憶和鄉土想象。
黔東南侗寨的青山秀水、人文風情,賦予影片以深遠的意境。
那裡有著令人目眩神迷的光線,情緒飽滿的空間線條,魅力持久的建築固有色……
以及美麗羞澀的侗族少女,對生活充滿嚮往的青春,濃郁溫和的祖孫親情,和千百年傳承不息的民族文化。
而當商業浪潮席捲的語境來臨,當一種民族文化的純粹性難以為繼,杏們的青春適逢其時,將經歷怎樣的人生際遇呢?
影片不是對逝去年代的緬懷,不是對文化衝突的呈現,而是和人物一起呼吸,一同成長,一道經歷我們必須承擔的陣痛,一共追求我們都曾嚮往的幸福。
據導演介紹,他的外婆家和其它許多侗寨一樣,在外面世界的飛速發展的影響下以越來越快的速度改變著的面貌。他擔心年老的慢吞吞的外婆適應不了這樣快速的節奏,日夜擔心著在外闖蕩的孫子孫女們。就像這個故事裡的人的那種揪心。也許內心明白,就算杏不出去,就算她出去后又回來了,美好的逝去以及由此帶來的傷害是不可避免的,杏也以這些痛苦為代價而成長。而杏自己明白,她回到侗寨是為了獲得一種繼續走下去的力量。
作曲家瞿小松為本片配樂,在維也納音樂大廳表演過的黎平侗族大歌隊奉獻特別演出。
出品公司
廣州遐邇文化傳播有限公司
Present
Guangzhou Share Cultural Media Co., 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