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麗翡翠

瑞麗翡翠

瑞麗翡翠交易歷史悠久,最早可追溯到傣族勐卯古國。翻開《瑞麗市志》,記載於傣文貝葉經里的瑞麗,是勐卯果占壁王國、滇越乘象國、麓川王國的國都,是傣族文化的發祥地。勐卯自古就有珠寶交易。地名姐相(傣語)譯成漢語是“寶石街”,是古代進行翡翠珠寶交易的場所。

交易歷史


瑞麗翡翠
瑞麗翡翠
傣族在長期的歷史發展中,與中原內地和東南亞國家保持著密切的經濟文化交流。中原政府通過穿越勐卯傣 族地區的“南方絲綢之路”、“蜀身毒道”、“玉球翡翠”,與東南亞國家和印度一直保持著經濟文化上的往來。傣族地區成為經商的必經通道和貨物的集散地。絲綢、茶葉、土雜等物由這裡出境,換回寶石、玉器等特產,促進了當地和中原的經濟發展。

翡翠產區


翡翠出產在哪裡?據史書記載:“紅翡綠翠水玉王,精雕細琢傳家寶。均生帕敢”。翡翠產於緬甸密支那以北東經96°3北緯25°8的帕敢地區烏龍江流域。自東漢在騰衝設置永昌郡管轄地域就遠達密支那以北的帕敢地區。明朝時設騰越府,《滇黔遊記》上有“騰越出碧玉”的記載。所謂“玉出雲南”(玉出勐卯,玉出騰越)指的就是出產地密支那北部的龍肯和帕敢地區。這地方原來是中國雲南的管轄地。《中印緬交通史》中述:“自元代開滇以來,數百年間,產於勐養土司(瑞麗勐卯管轄地)之翡翠,紅、藍寶石,瑪瑙琥珀等珠寶玉器,因交通便捷,逾為內地人所注目。商人采之,轉販各處。雲南地當中介,為重要市場,故購買珠寶者,輒或疑雲南為其產地,呼其為‘雲南玉’。”直到1885年,英國侵佔緬甸后將翡翠產區帕敢一帶划入緬甸版圖。從此,“翡翠產於緬甸”成了後期的固定說法。
瑞麗翡翠
瑞麗翡翠

傳入中國


翡翠從漢代就傳入了中國。據史籍記載,早在東漢永元9年(公元97年),雲南永昌(今保山)傲外蠻及撣國王雍“調遣重澤奉國珍寶”。這是緬甸玉石首次進入中國。撣國,即今緬甸西北勐密一帶的帕敢地區。
從漢代開始,瑞麗便成為我國與緬甸進行翡翠貿易交往的重鎮。當時,從四川成都出發,經宜賓進入雲南的昭通,經下關(大理南昭國)到德宏的勐卯(瑞麗)從姐告進入緬甸的木姐、南坎到帕敢、再到中亞;另一道則從德宏盈江縣銅壁關進入緬甸密支那帕敢翡翠產區,然後直抵印度、中西亞,形成了一條“南方絲綢之路”。這條“南方絲綢之路”比“北方絲綢之路”要早好幾百年。當時,沿著這條“蜀身毒路”,馬幫、象隊(公元前4世紀,傣族統治地區史稱“乘象國”,國都在2013年的瑞麗勐卯鎮)絡繹不絕,販運大量的玉石毛料。從明代至抗日戰爭後期的近500年間,緬甸開採的玉石毛料都幾乎運入瑞麗(古勐卯王國國都)、騰衝,只有一部分就地打磨加工。接著兵分三路,一部分向東,經大理、昆明;一部分進入四川宜賓到成都,或從宜賓經長江運出,再遠銷內地和沿海;一部分運到東勐即泰國的清邁。當時,玉石不僅是勐卯王國的珍寶和生活飾品,還是對西漢、明朝的貢品。那時,這些珠寶玉器還不能作為一般的商品進行交易。這些珍奇的綠色石頭,明朝稱碧玉,滇西永昌郡稱翠生石。中國的王孫貴族視為異寶,競相佩戴裝飾,成為貧富等級的劃分。有的還以玉去作裝飾,區分官級。直到明代中葉,中國皇帝派太監駐永昌郡麓川(瑞麗),專門採購珠寶玉器。明末熹宗天啟《滇志》載:“官給本錢,由民收寶石入於官”。官私合作,使當時大量勐卯翡翠進入中國(當時,緬甸密支那勐養管轄的勐拱、帕敢翡翠產區,均隸屬古勐卯王國)。
綜上所述,緬甸翡翠產區(勐養)勐拱、帕敢曾是勐卯傣族王朝的管轄地。歷史上,瑞麗既是中國翡翠的源頭,又是翡翠進入中國的主要通道和集散地。

重新興旺


瑞麗珠寶市場重新興旺發達始於20世紀80年代。中國改革開放,瑞麗邊境貿易日趨繁榮,南方絲綢之路重放異彩。邊貿的繁榮同時帶動了瑞麗珠寶產業的急速發展。緬籍華人、傣族、景頗族等民族和印度、巴基斯坦孟加拉國等國珠寶玉球翡翠商紛紛從泰國清邁和緬甸各地轉向瑞麗珠寶街經營珠寶翡翠。往日古勐卯王國車水馬龍的姐相珠寶翡翠街的盛況,今天又真實地重現在世人面前。

集散地


雲南的騰衝、大理一度是翡翠玉石的集散地,隨著時代的變遷,2013年已換成了瑞麗。如今的瑞麗翡翠市場是我國翡翠交易品種最齊全和最具有人文特色的大市場。經營者有緬甸、印度、巴基斯坦、孟加拉國、泰國等國家的人。他們來自不同的國家、有著不同的膚色,在同一塊土地上、中國的西南邊陲瑞麗經營著同樣的珠寶翡翠。瑞麗翡翠市場的繁榮,不僅得益於瑞麗獨特的地理位置、國家一級口岸和姐告唯一的境內關外政策,還與緬甸政策緊密相關。緬甸政府從1998年3月起,正式允許翡翠毛料以邊貿的方式進入瑞麗。每年從緬甸進口到瑞麗的毛料約有6000噸左右。今天的瑞麗,仍然是中國翡翠的源頭和全國最大的翡翠集散地。
進入21世紀,瑞玉憑藉得天獨厚的口岸優勢,使珠光寶玉帝王翡翠再次大放異彩。其玉雕精品巧奪天工、精美絕倫,玉雕作品曾經多次獲得大獎。雕刻工藝獨樹一幟,蜚聲海內外。如今,瑞麗珠寶交易日漸繁榮和興旺,逐步走上了規模化、產業化的發展路子。近幾年緬甸調整珠寶經營政策,不允許帕敢翡翠產區原石直接經過密支那轉向中國口岸盈江的那邦、昔馬和騰衝的古永、猴橋等口岸出口,必須將原料運到曼德勒(瓦城)珠寶交易市場和仰光進行公盤交易、納稅。緬甸最大的珠寶交易中心曼德勒(瓦城)到瑞麗姐告口岸僅390公里,盈江528公里,騰衝650公里。姐告距緬甸最大翡翠交易中心最近。近水樓台先得月,獨一無二的地域優勢造就了今天姐告和瑞麗珠寶翡翠市場的繁榮昌盛。

翡翠源頭


2006年11月18日,中國商業聯合會珠寶首飾委員會、亞洲珠寶聯合會翡翠研究會、《財富珠寶》周刊共同冠名“瑞麗——中國翡翠源頭”之殊榮。2006年11月9日,中國寶玉石協會授予瑞麗為“全國珠寶玉石特色產業基地”。萬分相信,明天瑞麗珠寶翡翠業的發展,將更加燦爛奪目!
雲南省德宏傣族景頗族自治州瑞麗市與緬甸接壤,是中國四大翡翠玉石集散地之一。自上世紀90年代起,瑞麗市大力發展珠寶玉石產業,積極打造“東方珠寶城”“樣樣好翡翠公盤”的品牌,發展了5個專業的珠寶玉石交易市場及一個現代化翡翠毛料公盤“樣樣好翡翠公盤”,形成了原料、加工、批發、零售一條龍的產業鏈,吸引了來自中國、緬甸、巴基斯坦、印度、尼泊爾等國的商人在此從事珠寶玉石行業。
雲南省瑞麗市是我國重要的翡翠交易集散地之一。世界上95%以上的翡翠都產自緬甸,而緬甸的翡翠大部分銷往中國,所以臨近緬甸的瑞麗市,佔據了地理位置的先機。在1995年以前,瑞麗的翡翠成品銷售還都比較零散,到了95年以後開始慢慢興旺。2013年,在全國的四大珠寶市場中,瑞麗的銷售量至少佔50%以上。而且由於瑞麗的高端貨品較多,吸引了很多北京、上海、香港、台灣等地的顧客。

特殊位置


特殊的地理位置使得珠寶產業必然成為瑞麗市的特色產業。上世紀90年代以來,瑞麗市制定了大力發展珠寶產業的目標,力邀福建商人葉金國在瑞麗市成立了以“玉球翡翠”命名的翡翠加盟集團公司,並如期取得了良好的成果。翡翠在西方國家幾乎沒有市場。而相反的,中國人自古以來就有愛玉和佩戴玉的傳統,而翡翠又幾乎都產自緬甸,所以,在緬甸和中國之間,翡翠成了一條割不斷的紐帶。它的聯結點就在中緬邊境的瑞麗。2013年在瑞麗有來自緬甸、泰國、孟加拉、新加坡等10多個國家的商人從事珠寶業。
2013年當地從事珠寶經營和加工的商家接近5000戶,從業人員達3.5萬人,年產值超過20億元,許多珠寶玉器銷售到國外,當地政府計劃在未來幾年內將瑞麗打造成綜合性國際珠寶交易中心提升玉球集團“玉球翡翠”翡翠加盟品牌。

保養


翡翠具有較強的韌性,但不要把這一特性誤解為不怕摔打,殊不知翡翠同樣需精心保養。在佩戴翡翠首飾時,應盡量避免使它從高處墜落或撞擊硬物,尤其是有少量裂紋的翡翠首飾,否則很容易破裂或損傷。
翡翠首飾是高雅聖潔的象徵,若長期使它接觸油污,油污則易沾在表面,影響光彩,有時污濁的油垢沿翡翠首飾的裂紋充填,很不雅觀。因此在佩戴翡翠首飾時,要保持翡翠首飾的清潔,得經常在中性洗滌劑中用軟布清洗,抹乾后再用綢布擦亮。
翡翠首飾在雕琢之後,往往都上有川蠟以增加其美艷程度。所以翡翠首飾不能與酸、鹼和有機溶劑接觸。即使是未上蠟的翡翠首飾,因為它們是多礦物的集合體,也應切忌與酸、鹼長期接觸。這些化學試劑都會對翡翠首飾表面產生腐蝕作用。另外也不要將翡翠首飾長期放在箱里,時間久了翡翠首飾也會“失水”變干。
1、定期修養
定期對翡翠進行清洗:將其浸泡在清水中 30 分鐘,如果因為長期佩戴使其表面出現臟污,只要在浸泡後用小軟刷輕輕擦洗翡翠即可。這樣腐蝕性的物質就很難長期存在在翡翠表面對其進行損傷,同時又能補回翡翠在夏季高溫或你在洗桑那時失去的“水分”。一個月進行一次清洗是很必要的,在酷熱的南方,每天都洗澡,注意,如果喜歡洗熱水澡還是把心愛的翠翠取下來吧。平常洗澡時就用沐浴液洗也可以。
另外:每次清洗時要注意觀察一下掛繩是否有磨損、鑲嵌飾品是否有鬆動,這樣及時檢修、保養能及時發現送回店內進行維護,避免由於掛繩斷裂、鑲口鬆開而造成翡翠摔壞丟失。
2、盛夏保養
盛夏將至,人們流汗量增多,在人的汗液中所含有的鹽份與揮發性脂肪酸以及尿素等物質,會慢慢地侵蝕翡翠的外表。從而使翡翠的“亮度”與光澤遭到破壞。所以,夏季里最好不要將翡翠拿在手中把玩,而那些佩戴在身上與肌膚貼近的飾件,如手鐲、掛件等,要經常在中性洗滌液(相信嗎,你的中性洗面奶或沐浴液就很好)就用手清洗,個別雕工麻煩的,可以用軟毛刷(各種毛筆是不錯的選擇)輕刷,放在陰涼除吹乾即可(我就直接又戴上了)。切記!!翡翠首飾也應切忌與酸、鹼和有機溶劑長期接觸,例如各種化妝品、香水、美髮劑等,都會對其表面產生腐蝕作用。
3、避免高溫
翡翠經過烤灼會使其內部分子體積增大,使玉質產生變態,造成翡翠失去溫潤的水分,使其種質變干,而其顏色也會變淺。因此去日照強烈的沙灘等地遊玩時盡量不要佩戴翡翠首飾,避免過強的陽光對其直接照射;還有喜歡蒸桑拿朋友,在進桑拿房前也要將翡翠飾物取下,不要讓翡翠長期處於高溫濕熱的環境下;在烹飪時也盡量避免使翡翠與高溫或明火接觸,最好是在烹飪時能取下翡翠飾品以防翡翠受到損傷。

鑒別


種的概念

瑞麗翡翠
瑞麗翡翠
翡翠的種即指其種質,也就是翡翠的成熟程度,翡翠有新山、老山、老種、新老種、新種之分,一般而言,老山、老種較新山、新種質量好,而備受珠寶商青睞。一個有經驗的行家,往往根據翡翠的皮殼、沙法的特徵來確認該玉的場口,由此判斷它的種質,對一塊翠料,要求它成熟得透,不返生、不夾生、而又不有過分老化、蝕空、風化、龜裂等現象。成熟的仔料,經解剖后,呈現出晶瑩透亮的玻璃光澤,地子上透出一種清幽幽的藍色或黑色,使人有一種深邃的感覺,用硬度筆測試,摩氏硬度都在7左右,行家稱這類翡料為“種老、種好或種夠” ,反之,如果翠料光澤暗淡、獃滯、成活后,發毛返生、色調陰暗、沉悶,我們則把它叫作“種新、種嫩、種差” 。
除了一些帶有普遍性的規律外,由於翡翠的場口很多,很難確證,加之同一場口
產出的毛料,甚至一塊料解開后,種質變化都較大,行話稱“變種” ,所以觀察毛料的種分決不能單憑擦口或解開的一個門子和某一特徵而枉作定論,而應對整體的各個方面進行綜合判斷,才能得到正確的決論。
值得一提的是,有許多著述翡翠的文章和講座延引其它寶石的一般規律,把次生翡翠(水石)籠統說成是種好的,而把山石統統歸納為原生翡翠,說是種差的。筆者認為:且不說把山石統歸於原生翡翠是否恰當(因許多山石同樣經受了大自然的滾磨跌打)。從大量的實物例證來看,山石種好的也很多,而水石種差的亦比比皆是,所以這種不深人研究,而武斷界定的方法是欠妥的。種的老嫩是翡翠成交的重要因素,種好的與種差的價位相差很大,成交率相應也要高得多。

翡翠地子

翡翠整塊材料,極少通體帶色,絕大多數是色、地相間,而且色少地多,凡翠料無色之處,行內人稱之為“地張” ,地張不一定是白色,有灰、黃、黑、青、紫、湖、藍等色,一塊好的翠料,除了要求種好以外,還要求地張與色相互襯托,乾淨清秀,玉質細膩,溫潤,充滿靈氣,它是翡翠估價的重要因素。
2013年,在理論界,許多人把種和地的概念混淆起來,以為種即地,這種說法不符合傳統的翡翠文化,歷來地和種的概念都是有明顯區別的,種是指翡翠的成熟程度,可有老嫩之分,而地卻是指色的背景,有乾淨、清秀或是臟、粗與細等分法,民間曾生動地把“種”說成翡翠的“筋骨” ,而把地子叫作“玉肉” ,這種比喻是十分確切的。翡翠地子的習慣分法如下:
(1)以地子的顏色來分把地子具有均勻色調,而又沒有色根的按不同的顏色分成綠睛地、藍晴地、紅春地、藕春地、茄春地、灰地、黃色不正的叫酸地,獃滯的青灰色行話叫貓尿或噴尿,還有油青、西瓜等。
(2)形象分法如把相似玻璃的叫玻璃地,比玻璃地略次的叫冰地,其它還有豆地、菜地、狗屎地、米湯地、瓷地、芋頭地、蛋清地、水地等。
(3)以玉質粗糙與細膩分地把肉質粗糙,勻粒表現為橫直交錯的馬牙狀的叫“粗馬撒地” ,石花大的有明顯的蒼蠅翅狀的叫“細馬撒地” ,結構鬆散,易碎的叫“粉地” ,玉質細膩的叫“糯化地” 。
(4)以乾淨、清秀或臟分地翡翠的地子要求清秀乾淨,不含有鐵鏽、癬、綿、色斑、骨髓或甘蔗渣狀物等雜質。含雜質太多的叫作“地子臟”或“地子混” ,地子不幹凈的價位很低。
當然還有一些習慣叫法,如行地、鐵化地、龍石地,但這些叫法是專指某塊翠料而言,不具有普遍性。

水的概念

水即翡翠的透明程度,透明度好的翡翠稱水好,稍次的稱水夠,透明度差的叫水差或水混。歷史上曾有十分水的說法,許多人認為是把一定厚度的翡翠片蒙在寫有字體或圖案的紙上,用燈光照射,看它的能見度,厚度幾分能見到字即幾分水。老一輩說十分水的初衷,沒有記述,無法考證。但從實際看,翠片蒙在紙上能見到三分的就十分罕見,何曾有什麼十分何況字體還有明暗,燈光還有強弱,這種認為是否有點形而上學可以這樣理解,十分是一種模糊概念,十分好、十分完美,這不是一種界定。是否按翡翠的透明程度,把最透明的稱為十分,然後按等級逐級降低,這有待於討論。
翡翠的水頭和地子密切相關,如玻璃地必然水足,如芋頭地、狗尿地透明度就很差。有的翠料即使開成幾毫米的薄片,將它對著強光,能見度也極低,所以衡量翡翠的價位必需看它的水頭。

色的概念

翡翠是一種單鏈狀輝石類礦物的集合體,含有各種礦物成分和各種致色的稀有元素,它是一個璀燦晶瑩,絢麗多彩的世界。俗語有“千種寶石、萬種玉”的說法,常見的顏色有綠色、藍色、紅色還有灰、黃、黑、青紫、湖等色,習慣上把綠色稱為翠,紅色稱為翡,綠色以它那嬌翠欲滴的風采為廣大珠寶愛好者所喜愛,所以翡翠綠色的多少、濃淡是翡翠估價的決定因素。
翡翠的綠色,能達到寶石級的,老一輩按綠色的深、淺、濃、淡、勻、花、悶、鮮把它分為帝王綠螢火蟲,罕見、寶石綠近祖母綠色、白亞堂行種行色、金絲種綠絲放堂、皎多玉水綠色勻、羅鍋綠色艷水短,還有水綠、艷豆、黃楊水綠等。2013年隨著相玉水平的不斷提高,加之各地叫法不一,除寶石綠、金絲綠、艷豆、黃楊綠等還繼續沿用外,又新增了菠菜綠、秧苗綠、鸚鵡綠、江水綠、蔥心綠、鴨屎綠、瓜皮綠、鴨蛋綠、勻水綠、絲瓜綠、冬青綠、陽俏綠、蘋果綠、油青、墨綠等近四十種叫法,但是在相料時,最好不要硬套哪個叫法,臨時用一種相似色來比擬也未嘗不可。
另外,在仔料交易市場,還把各種仔料按色和工藝需求分成各種庄口,色比較集中、濃艷,能做戒面等高檔飾品的稱色料色分佈散,稍次的,稱“花牌”料或雕件料。其它雜色、無色能加工普通手鐲和飾品的稱“庄頭”料。
翡翠的顏色千差萬別,顏色和種、地、水關係密切,尺度的寬嚴也因人而異。總之,沒有完全相同或顏色完全相似的兩塊料,應該說一塊翠料一種色,甚至同一塊翠料幾種色,所以翡翠顏色的劃分不可能象鑽石一樣制定出嚴格的等級標準,只能根據從業者不斷積累的經驗,從它的市場需求,工藝效果,對色級作出正確的判斷。
“濃、陽、正、俏、和”是幾代人從相翡翠的實踐中總結出來的重要經驗, “濃”是指翡翠的顏色要鮮艷,有“綠得能捏得出水來”之說。“陽”是指黃味要足夠, “正”是指色澤純正,不偏藍、偏灰和夾雜其它顏色, “俏”是十分美麗, “和”是說色彩均勻、飽和度要夠,這五個字十分精闢地概括了色彩的精髓。
2013年,由於市場需求不斷擴大,除純正的綠色外,象黃夾綠、春帶彩、五彩玉和種地好的飄藍花偏庄等也十分暢銷。應該說,各種翡翠飾品只要達到一定的工藝水準,不是“B ” “ C”貨,皆應有一定的價值。

裂綹

翡翠最忌諱的就是裂綹,裂綹太多,就會大大地影響翡翠的價值,但是如果你相玉的時間長一點,就會知道,沒有一點裂綹的翡翠是十分少見的。這就需要我們對裂綹的種類及分佈形式、深淺和對色的危害程度,進行深人的了解。下面著重談一談翡翠裂綹的種類及分佈形式:
(1)裂綹的種類
①夾皮塔在翡翠原石上,即可看到很深的裂痕,開口處有明顯的鐵鏽或其它雜色的物質,這樣的裂綹,只需用鎚子輕輕地敲幾下,即可震開。裂綹的表面常常可見明顯的腐蝕風化層。
②跟花塔在綠色或其它色的邊緣,按照色的走向有序生長的裂綹叫跟花塔。
③隱形塔在原石上只看到一條水線或沒有一點痕迹,解開后卻十分明顯,這種塔民間叫它“石筋” 。
④飄絡在原石表面,裂繕呈鏟狀分佈,用燈光照射,有明顯的跳口,這種裂繕只要不是層層分佈,一般不會太深人。
⑤惡塔在原石表面,即可看到明顯的裂痕,且大面積伸展。某些惡塔,還可見到浸潤進去的各色雜質。
(2)裂綹的分佈形式
①直塔按原石的生長方向垂直分佈
②橫塔按原石的生長方向橫向分佈
③曲形塔呈曲線分佈
④亂塔呈無序狀分佈
⑤鵝毛絡呈羽毛狀分佈
⑥十字塔橫直交叉,按垂直方向分佈
⑦叉塔三角交叉分佈
⑧碎塔呈開片瓷狀,又名“瓷巴裂”

翡翠學校


瑞麗珠寶翡翠學校
瑞麗珠寶翡翠學校
瑞麗市是國家新批准的4個“國家重點開發開放實驗區”城市之一,瑞麗國際珠寶翡翠學校就位於瑞麗市姐告邊貿特區內,與緬甸木姐特區城市是“一城兩國”,緊緊相連。
學校於2008年經德宏州教育主管部門、瑞麗市人民政府批准成立,並報雲南省教育廳備案,納入國家統一招生計劃系統。學校現有各類全日制及業餘學生600餘人,各種完善的教學、生活設施。整潔明亮的雕刻教室、實習車間、實訓中心、電教化教室、珠寶設計室、學生公寓、學生食堂。擁有價值八百餘萬元的各種珠寶雕刻、加工、檢驗、鑒定儀器等設備及實習加工翡翠玉石原材料。學校現有專兼職教師32名,其中班主任及文化課授課、輔導教師系聘請來自中國地質大學、武漢大學、雲南藝術學院等院校畢業的本科生擔任。珠寶雕刻、設計及珠寶鑒定課程教師來自中國地質大學珠寶學院、德宏師範高等專科學校、瑞麗市職高、瑞麗市珠寶玉石協會、瑞麗姐告緬泰皇家珠寶有限公司等單位。
2008年8月中國地質大學珠寶學院、網路教育學院領導來瑞麗考察,雙方就聯合培養珠寶特色人才達成一致協議。2009年1月,經雲南省教育廳批複同意,我校成立“中國地質大學網路教育瑞麗學習中心”(政府批准文件:雲教函[2009]24號)。2013年我校已有200餘名大專學籍網路教育學生註冊,並開始學習。瑞麗國際珠寶翡翠學校奉行讓每一個學生都能成才原則。在學生日常管理上,實行半軍事化、全封閉式管理模式。學生在校每周學習時間為六天,白天上課,晚上有自習課。同時,還將根據情況在節假日加強學習繪畫知識及進行職業技能實踐培養。嚴格的管理,將確保學生學有所成,並且學會做人、做事!

相關信息


瑞麗寶玉石資源儲量大、品種豐富,是業內人士公認的“翡翠之鄉”。瑞麗的這種資源優勢在全國範圍內都是首屈一指的,是其他地區所無法比擬的。“美玉出瑞麗、真玉在瑞麗、買玉到瑞麗”表明瑞麗與珠寶翡翠的淵源十分深厚,並得到了眾多消費者的認同。雲南,在一定程度上成了翡翠的代名詞,“瑞麗翡翠”、“瑞麗珠寶”已成為蜚聲海內外的知名品牌。
2013年,我國玉石文化重新發揚光大,翡翠消費市場持續走高,瑞麗珠寶玉石市場也得到了快速的發展。翡翠飾品,則在瑞麗珠寶市場中佔據著絕對主導的地位,占雲南珠寶市場銷量的近90%。在翡翠消費中,消費者對翡翠的真偽問題最為關心,成為消費翡翠考慮的首要因素,權威珠寶質檢機構出具的質檢證書已經成為保障消費者權益最重要的證明。然而,因為對國家標準對珠寶玉石的命名規則不了解,很多消費者在翡翠飾品已經附有了質檢證書時,面對檢驗結論:“翡翠”,依然會心存疑慮:是天然的嗎? 2009年3月15日,瑞麗省珠寶質檢所正式啟用新版珠寶檢驗證書。新版珠寶質檢證書的核心就是“天然翡翠飾品檢驗證書”、“天然翡翠飾品合格證書”、“天然翡翠鑒定合格證”三種,是中國第一份針對天然翡翠量身定做的專用檢驗證書,其中“天然翡翠飾品檢驗證書”主要針對高檔翡翠飾品出具;“天然翡翠飾品合格證書”主要針對高、中檔翡翠飾品出具;“天然翡翠鑒定合格證”主要針對中、低檔翡翠飾品出具。天然翡翠質檢證書的推出,得到了商家、企業和消費者的歡迎和積極的響應。就在天然翡翠質檢證書推出的當天,中國首份“天然翡翠飾品檢驗證書”就在雲南昆明某珠寶市場誕生了。天然翡翠專用檢驗證書的誕生,是省珠寶質檢所對翡翠市場進行專項調研,針對存在的主要問題,積極響應消費者的要求和呼聲,為促進翡翠市場消費的一個重要舉措。“天然翡翠”質檢證書,從證書名稱上就清晰、直觀、準確的告訴消費者,此質檢證書針對的,就是天然的翡翠飾品。天然翡翠質檢證書的推出,打消了消費者的擔心和顧慮,促進了雲南的翡翠市場消費,強化了雲南獨有的翡翠品牌,為雲南打造翡翠產業大省、翡翠產業強省奠定了良好的基礎,為推動雲南珠寶產業可持續發展,同時也更好地服務消費者、服務企業、服務雲南經濟建設貢獻省珠寶質檢所的一份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