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石鎮

四川省遂寧市安居區轄鎮

保石鎮,隸屬於四川省遂寧市安居區,地處安居區西部,東接分水鎮,南連石佛鎮,西接樂至縣龍門鎮,北鄰中興鎮。區域面積50.81平方千米,19662人(2020年)。

民國,屬攔江鄉。1951年,設寶石鄉。1981年,改名保石鄉。1992年9月,鄉改鎮。截至2020年6月,保石鎮下轄1個社區和14個行政村。

歷史沿革


民國,屬攔江鄉。
1951年,設寶石鄉。
1981年,改名保石鄉。
1992年9月,鄉改鎮。
保石鎮
保石鎮

行政區劃


2011年末,保石鎮轄紅星1個居民委員會,金堂、卧牛寺、清泉、石山溝、賀家井、鳳尾、七里店、三家堂、保石、李家溝、貼心、界碑、水井、海棠、錫福寺、二黃溝、瓦口井、石灣、玉王、田邊井、太陽井、普慈鎮、老屋溝、柏樹塘24個村民委員會。
截至2020年6月,保石鎮下轄1個社區和14個行政村。鎮人民政府駐保石街。
紅星社區賀家井村玉王村
金堂村保石村普慈鎮村
卧牛寺村水井村老屋溝村
清泉村瓦口井村廣勝村
石山溝村石灣村惜福村

地理環境


位置境域

保石鎮地處安居區西部,東接分水鎮,南連石佛鎮,西接樂至縣龍門鎮,北鄰中興鎮。區域面積50.81平方千米。

地形地貌

保石鎮地勢略為西北、東南高,中部及西南、東北低,平均海拔365米。

氣候特徵

保石鎮屬亞熱帶濕潤季風氣候。

水文

保石鎮境內大小河流2條,河道長10千米。

自然災害

保石鎮主要自然災害有冰雹、旱災、澇災、風災、低溫、霜凍、雷擊等。

自然資源


2008年4月該鎮有小型水庫1座(蓄水量265萬方),山平塘225口,電力提灌站7台/319kw,河流分支1支,該鎮在積極打造香桂基地2000畝,制種基地5000畝,黃金梨1070畝,薄殼核桃500畝。

人口民族


2011年末,保石鎮轄區總人口3.9萬人,其中城鎮常住人口0.5萬人,城鎮化率12.8%,另有流動人口213人。總人口中,男性2萬人;女性1.9萬人;14歲以下5921人,15~64歲3.1萬人,65歲以上2588人。總人口中,以漢族為主;有值等少數民族,共118人;2011年,人口出生率7.9‰,人口死亡率6.5‰,人口自然增長率1.4‰。
截至2018年末,保石鎮戶籍人口36411人。
2021年8月2日,根據遂寧市安居區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公報: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時,保石鎮常住人口19662人。

經濟


2007年全鎮社會生產總值完成11833萬元,地方財政收入36.01萬元,社會固定資產投資2323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達到3566元,招商引資完成1001萬元;
到2008年4月,該鎮有鄉鎮企業137個,從業人員452人。2007年實現稅金103萬元。其中規模以上企業一家(遂寧市晨米業),投資600餘萬元,日加工大米20多噸。全鎮以糧油、棉花、生豬為支柱產業,是全區高產優質棉花生產、生豬生產、棉田綜合利用的重要基地。

綜述

2011年,保石鎮財政總收入6480萬元,比上年增長20%。
2018年,保石鎮有工業企業2個,其中規模以上1個,有營業面積超過50平方米以上的綜合商店或超市3個。

農業

保石鎮有農業耕地面積2.8萬畝,人均0.7畝。2011年,農業總產值1.6億元。糧食作物以小麥、玉米為主。2011年,生產糧食3428噸。主要經濟作物為油料、蔬菜。2011年,油料產量1242噸,蔬菜產量1200噸。畜牧業以飼養生豬、家禽為主。2011年,生豬飼養量2.6萬頭,年末存欄1.2萬頭;家禽年飼養量5.8萬羽。

工業

保石鎮工業以建築材料、農副產品加工為主。2011年,工業企業6家,職工131人;工業總產值1.9億元,實現工業增加值5359萬元,比上年增長11.54%。

商業

2011年末,保石鎮有商業網點81個,職工327人。2011年,社會商品銷售總額9700萬元,比上年增長10%;城鄉集貿市場2個,年成交額3000萬元。

金融

2011年末,保石鎮境內金融機構各類存款餘額3.9億元,比上年增長13%;各項貸款餘額0.9億元,比上年增長18%。

社會


教育

2011年末,保石鎮有幼兒園2所,在園幼兒300人,專任教師8人;小學2所,在校生1200人,專任教師32人,小學適齡兒童入學率;初中2所,在校生800人,專任教師56人,初中適齡人口入學率、小升初升學率、九年義務教育覆蓋率均達100%。
鎮內有縣級中學2所,小學1所;入學率達100%,衛生院1所,村兩級醫療站13個,醫療點19處,敬老院1個,鎮文化中心站1所,文藝骨幹隊伍1支;鎮內社會保障體系日益完善,參加養老保險占鎮人口53%,兒童教育保險占應參保人數100%,特別是新型農村合作醫療保險有長足進步占鎮農業人口95%;
該鎮有幹部30人,其中大專以上文化程度22人,高中文化程度8人,鎮領導班子平均年齡39歲。鎮內教師隊伍中高級技術職稱70人,醫療衛生系統中獲中級以技術職稱的有11人,有農技、林業、畜牧等方面技術骨幹17人。

醫療衛生

保石鎮麻疹強化免疫工作取得良好效果,一是提高認識,強化領導。按照《遂寧市安居區人民政府辦公室關於印發《遂寧市安居區麻疹疫苗強化免疫實施方案》的通知》的具體要求,鎮上成立了麻疹強化免疫工作領導小組,制定了詳細實施計劃。二是廣泛動員,大力宣傳。全鎮廣泛通過會議、廣播等各種形式開展宣傳活動,努力做到強化免疫活動家喻戶曉,到2008年4月,該鎮共召開大會3次,廣播會8次,懸掛橫幅10幅,張貼標語120處,租用宣傳車3天,發放宣傳單500餘張,特別是各學校召開家長會6次,強化對在校學生免疫工作。三是職責分工明確,措施保障有力。各職能部門緊密配合協調作戰,從免疫工作宣傳動員到免疫活動的評價總結,從經費保障到安全接種,各環節、環環相扣,責任明確,每個部門,每個單位都簽訂了責任書。2011年末,保石鎮有醫療衛生機構1個;病床30張,固定資產總值500萬元。專業衛生人員20人。2011年,醫療機構完成診療2.4萬人次。

文化事業

1989年,保石鎮建成鎮有線電視台,后改稱廣播電視站。2011年末,有線電視用戶6200戶,入戶率61.3%。
2011年末,保石鎮有鎮文化站1個;村文化活動中心25個,各類文化專業戶3個;各類圖書室24個,藏書5萬餘冊;文藝隊伍成員26人。
2011年末,保石鎮有學校體育場3個。經常參加體育活動的人員占常住人口的22%。

社會保障

2011年,保石鎮有城鎮最低生活保障戶數6戶,人數8人,支出1.7萬元,月人均180元;城市醫療救助56人次,民政部門資助參加合作醫療1700人次,共支出8.5萬元,比上年增長46%。農村最低生活保障戶數883戶,人數1290人,支出88.2萬元,月人均57元,均比上年增長30%。國家撫恤、補助各類優撫對象350人,撫恤事業費支出104.5萬元,比上年增長15%。社會福利費5萬元,比上年增長17%;敬老院1家,床位20張,收養農村五保戶5人。社區服務設施1個。年末參加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3.2萬人,參保率95.1%。
保石鎮
保石鎮

基礎設施

● 郵政電信
2011年末,保石鎮有郵政局1個,代辦所1個,報紙、期刊累計發行13.7萬份(冊),郵政業務總量143萬元。有電信服務網點2個;固定電話用戶1200戶,行動電話用戶1.8萬戶,寬頻接入用戶0.2萬戶。
● 燃氣
2011年末,保石鎮鎮區天然氣管線3.5千米,供氣站1個,天然氣用戶600戶,天然氣普及率87%,月天然氣平均用量1.1萬立方米。
保石鎮至1992年建鎮以來,水泥路里程達82公里,該鎮設有2個支局代辦所,2個信用社分社,開通程式控制電話近千門,實現光纖電視村村通,2008年4月有光纖用戶6500餘戶,場鎮建設面積達到1.93平方千米,場鎮2個常住人口7000餘人。

政治


黨政建設

保石鎮四措施重振棉花產業,一是建立鎮村領導機構。鎮由鄧勇鎮長任組長,分管農業鎮長陳新主抓,各村由村主任組織村、社幹部包社實施,整個發展過程由鎮農業服務中心全程全方位服務,具體操作由鎮棉花專業合社帶動棉農大面積種植;
二是早宣傳發動。2008年2月底前開展了發展棉花專題農事講座,出動宣傳車巡迴逐村逐社動員,逐戶逐塊種植面積落實並登計造冊,2008年3月3000畝棉花面積得到落實;
三是各級示範帶動。利用鎮棉花專業合作社為發展平台,鎮建立高產示範樣板棉田30畝,村建集中種植示範田5畝輻射帶動,專業合作社成員種植帶動棉農發展的生產經營模式;
四是完善配套服務工作。鎮農業服務中心與棉花專業合社有機配合為發展棉花備齊了種子、薄膜、專用配方複合肥,以及為棉農發展生產建立了技術、市場信息、政策等信息庫,定期通過專業合社向種植戶發布。已規劃落實棉花種植面積3000餘畝,育苗工作全面啟動。
該鎮由技術員和鎮村幹部進村入組逐戶逐塊登記造冊,以合同形式落實棉花種植面積。到2009年6月,該鎮已召開棉花工作專題會5次、廣播會18次、發放宣傳資料2500餘份、掛橫幅4幅。另外,該鎮還利用鎮棉花專業合作社為發展平台,採取逐級帶動模式,鎮建高產示範棉田100畝,村建集中種植示範田30畝,再由種植大戶輻射帶動全鎮。全區的棉花工作育苗和移栽現場會也在該鎮的金堂村召開,極大地鼓舞了全鎮種棉戶的積極性。同時,全鎮還加強了對種棉戶的配套服務,鎮農業服務中心與錦益棉麻公司有機配合,為發展棉花備齊了種子2100公斤、薄膜12噸、專用複合肥200餘噸,並建立了市場、技術、政策等信息庫,定期向種植戶發放.
保石鎮黨委按照市、區開展轉變幹部作風,加強機關行政效能建設活動的總體要求,認真組織機關幹部開展了第一階段的各項工作,基本達到了活動目的:
一、組織全體機關幹部認真收看市委、區委動員大會實況,組織大家認真學習市委崔書記、區委李書記、區府王區長的講話精神,使大家明白認真開展轉變幹部作風加強機關行政效能建設的重要性和緊迫性,自覺地、認真地開展好這項活動;
二、召開了黨委中心學習組會議及機關全體幹部會議。在中心組學習組會上,成立了保石鎮該項活動的領導小組,組長由黨委書記卓先勇擔任,並制定了保石鎮的實施意見。在機關幹部動員會上,黨委書記親自動員部署該項工作,要求全體機關幹部認真開展學習,明白轉變幹部作風,加強機關效能的重要意義,明白市委、區委的總體部署,強化“六種意識”、深化“三項改革”、健全“五項制度”的具體內容,要求大家把握重點,切實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區委、區府,鎮黨委政府的工作要求上來;
三、開展了“以良好的作風推進加快發展、科學發展又快又好發展的大討論”和“提高機關行政效能,群眾怎麼看,幹部作么辦?”專題座談會2次,在大討論和專題會上大家結合本部門和本人的實際,踴躍發言,針對存在的不足認真擺問題,尋根源,都覺得開展轉變幹部作風,加強機關效能建設意義重大,這是優化環境,服務群眾的必然選擇;
四、加強宣傳報道,已開展轉變幹部作風,加強機關效能建設活動的安排部署公之於眾,文件下發到各支部,辦理牆報1期,公布投訴督查電話,自覺接受新聞媒體及黨員幹部和人民群眾的評議;
通過活動第一階段的進行,該鎮機關幹部的作風有了明顯好轉,上、下班制度、請假、值班制度均能認真堅持,各部門能熱情接待辦事群眾,及時為群眾辦理各項事務,得到了廣大幹部群眾的好評。

交通


2011年,保石鎮境內村道水泥路總長36.5千米。

文化


歷史文化

● 地名由來
保石鎮因境內一河中有形似官印的寶石而得名。

獲得榮譽


2021年6月,遂寧市安居區保石鎮黨委被授予“四川省先進基層黨組織”稱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