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艦指揮官
著艦指揮官
中國首批著艦指揮官
早期的著艦指揮官
20世紀50年代后,航空母艦由原來的直線型飛行甲板演變為並加裝斜角飛行甲板(Angled Flight Deck),同時配備了光學著艦系統OLS(Optical Landing System)。OLS開始的失火能夠在沒有LSO的情況下,為飛行員提供滑翔斜率(glide slope)的信息。但事實上,著艦事故率不斷上升,最後由LSO和OLS同時組成的著艦系統開始發展起來。
21世紀初的LSO身穿白背心,左手拿無線電通話機,右手握著被稱為“冰斧”的裝置引導飛機著艦。“冰斧”是FLOLS(菲涅耳透鏡光學著艦系統)的復飛指示燈和交叉燈的開關裝置,按食指按鈕,復飛指示燈便不停閃耀;按大拇指按鈕,交叉燈閃亮。
和著艦指揮官使用的工具
由於西方技術封索,中國相關人員的培養從零開始,同時因為沒有艦載戰鬥機飛行員,中國第一代LSO只能從經驗豐富的試飛員中選拔產生。通過指揮數千次艦載機著艦航行模擬訓練,中國LSO已經具備豐富的指揮經驗。他們還多次成功指揮殲-15艦載機成功完成觸艦復飛訓練,對艦載機飛行員精準著艦技術的提升和穩定做出了貢獻。
美國的著艦指揮官組成
阻攔鉤觀察員:由軍士擔任,負責觀察阻攔鉤、起落架和襟翼的工作情況;
電話傳令員:由軍士擔任,負責與艦內的電話員聯絡;
阻攔鉤記錄員:由見習LSO擔任,負責記錄著艦成績;
助理LSO:負責用著艦記錄照相系統引導飛機對準跑道中心線;
控制LSO:負責引導飛機著艦的具體工作;
組長:由老資格的LSO擔任,負責監察整個小組的工作情況。
著艦指揮官
命令偏流板升起:雙臂上舉,食指上指,做圓周運動。
著艦區甲板引導員給出甲板暢通手勢:一條手臂從頭頂垂直方向掃向水平方向,再回到頭頂。
示意飛行員檢查完畢,一切正常:向上伸出拇指。
放下止動輪擋和偏流板,飛機起飛:飛行助理下蹲屈身,右手臂迅速上揚,因其姿勢酷似舉槍射擊,因此飛行助理又被戲稱為“射手” 。
向起飛助理示意可以起飛:飛行員頭靠座椅后枕,抬起右手行禮。
中國航母上的LSO首次曝光
2、艦載機飛行員體力消費巨大,容易因疲勞產生失誤,因此必須無條件信任並服從LSO的指揮,否則不但容易造成機毀人亡的事故,也容易對航空母艦造成損失,併產生連鎖反應。因此,著艦指揮是航母艦載機部隊的靈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