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向型經濟
實行進口替代政策國家的經濟
內向型經濟指實行“進口替代政策”國家的經濟。即發展中國家優先發展本國製成品生產,用本國產品替代原進 口商品以帶動其它經濟部門的發展。國家通過進口限額、提高關稅來扶植本國新興工業,擺脫對進口的依賴。另外,以國內市場需求為主的經濟也稱內向型經濟。政策上也有相應的手段,如:為了增加個人消費需求而減少所得稅,為增加設備投資而減少法人稅,降低利率,發展公益事業等。
內向型經濟的類型: 內向型經濟可細分為閉關自守型和進口替代型兩種。
內向型經濟
內向型經濟
內向型經濟
內向型經濟是以貿易保護主義理論為依據,認為必須對國內的民族工業施以保護措施,以促進國內工業的發展。這些國家一般實行高估本幣和關稅及非關稅壁壘的措施,來阻止外國商品進入本國市場。外向型經濟是以比較利益理論為依據,認為經濟的發展應當依靠國際範圍內的資源優化配置和發展本國經濟的優勢才能達到。同時,承認經濟的外向化發展是生產力發展的必然趨勢。
內向型經濟立足於國內的經濟環境,力求通過國內的資源及其他生產要素的配置和流通來發展本國的經濟。外向型經濟則是通過國際市場,充分利用國外資源和生產要素,併發揮本國的資源優勢,採取以出口為主導的發展途徑,使本國經濟在國際經濟的競爭中謀求發展。
內向型經濟
在內向型經濟環境下,產品的更新換代完全靠國內市場的引導,故其轉變能力極低。外向型經濟則必須根據國際市場的需求變化來調製產業結構,為了佔領國際市場,必須參與國際產業轉換的循環機制,這就促使國內產業結構不斷調整,以適應國際市場商品結構頻繁的變化和發展。
在內向型經濟模式下,政府機構和功能的確定,主要依據國內特定的政治制度、經濟體制和經濟發展水平。外向型經濟模式的機構和功能必須符合國際慣例,要制度化、規範化和法律化,要適合國際分工和國際競爭的需要,能夠高效率的運轉。外向型經濟的企業行為,必須按照國際慣例和國際通用標準來經營管理,並以國際市場為導向,積極發揮參與國際分工和國際競爭的主體作用。
內向型經濟
因此,戰後許多不同類型的國家和地區都採取了外向型經濟發展模式。但由於世界各國和地區的社會制度、經濟結構、生產要素配置的不同,其所採取的外向型經濟發展模式也有很大的差異。
加入世貿組織后,中國的開放出現三大變化,即由目前有限範圍和領域內的開放,轉變為全方位的對外開放;由以試點為特徵的政策主導下的開放,轉變為法律框架下可預見的開放;由單方面為主的自我開放,轉變為與世貿組織成員之間的相互開放。
選擇經濟發展模式,必須依據國內的經濟體制、經濟發展水平和產業結構的轉換能力。同時考慮到國際上的有利因素和不利因素。這樣,才能選擇出一條適合本國國情的經濟發展模式。
新興國家應向內向型經濟轉變
很多評論人士在新興市場中尋求國內需求的增長,以彌補美國經濟放緩造成的損失。實際上,包括中國在內,一些國家的國內消費正在增長,而同時,亞洲和中東各國政府也正在轉向過去受到忽視的公共投資領域。國內需求的任何增長——如果不想導致各種瓶頸和更高的通貨膨脹水平——必須伴之以生產由外向型到內向型的轉變。這意味著新興市場的貨幣將會升值,並且在將來,生產的重心將從諸如T恤和電子產品等貿易品轉向不動產和衛生服務等非貿易品。
要實現從外向型到內向型的轉變,必須貫徹更多的制度性準則。勞動力市場必須變得更靈活,而如果非貿易品部門希望獲得有盈利的生產性增長的話,對產品市場的管制必須解除。隨著更多資金流向諸如房地產等資產部門,金融部門必須小心謹慎,以避免造成大繁榮后緊接著發生嚴重不景氣的情況,而這意味著要進行更多改革並實行更好的監督。最後政府必須在不破壞財政紀律的情況下滿足對公共投資的更大需求。
內向型經濟
總的來說,世界在經歷了將近10年的增長后正走向一個轉折點。它在美國等發達國家專門從事非貿易品生產、新興市場專門從事貿易品生產的格局中獲益匪淺。在美國減少它的經常項目赤字之際,將會發生~種轉變。從中長期來看,這將會為新興市場創造機會,同時也會增加風險。
中國國家統計局發布數據顯示,2008年7月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8629億元,同比增長23.3%,這一數字創1996年以來新高。由於通脹增幅已連續三個月回落,扣除價格因素后的實際零售額增長的加速趨勢更加明顯。專家指出,強勁的內需有助於緩解外需放緩的不利影響,政府可能出台更多鼓勵消費的措施,這將有利於經濟增長方式由過分依賴外需向內外需平衡增長轉變。
中國經濟的發展模式主要是外向型經濟,即以投資和出口為主帶動經濟的發展。然而,當前國際經濟環境變化存在著不確定因素和潛在風險增加,全球經濟失衡加劇、增速放緩,國際競爭更加激烈,這一系列的變化,對於中國的外向型經濟發展模式來說,面臨著前所未有的嚴峻考驗。
在對外貿易中,美國、日本以及西歐國家經濟的需求變化對中國現有經濟模式帶來很大影響。中國的外向型經濟模式在很大程度上建立在西方國家的消費模式上面。由於這些國家經濟放緩,國民購買力削弱,導致中國以出口為主的企業受到極大影響。目前,從南到北,沿海地區都出現了中小企業關門、倒閉、撤資等現象。例如東莞關閉了上千家企業,溫州中小企業也關閉了20%。廣東省7月份的統計數據表明,該省30%多的中小企業虧損。
不僅如此,外需貢獻率也出現下滑,凈出口比重明顯下降。據國家統計局統計,2008年上半年,貨物和服務凈出口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為6.9%,大幅回落23.5個百分點,拉動經濟增長0.7個百分點。從使用結構看,消費和投資比重均有所上升,凈出口比重明顯下降。上半年貨物和服務凈出口比重為7.1%,同比下降2.2個百分點。
有專家指出,企業從以國外市場為主到對國內消費市場的關注可能是社會商品零售額增長較快的主要原因之一。2008年1月至7月,出口增長從去年同期的28.6%放慢到了今年的22.6%,外貿順差同比減少了8.6%。迫於外需下降,一些企業主動縮小了出口規模,轉而開發國內市場,生產符合國內消費者需要的產品,這在一定程度上刺激了國內消費。
事實證明,多年來中國經濟增長的重要引擎不是外需,而是內需,內需才是中國經濟真正引擎。當前國內消費的增長部分彌補了凈出口增長下降對經濟增長的影響,對經濟的穩定較快發展至關重要。特別是外需和內需的相對變化也意味著中國經濟不平衡的狀況有所改善,符合結構轉型的方向。
雖然前期國家對一些產業政策進行了調整,引起一些企業“陣痛”,但同時帶來很多積極的影響,內需增長加速就是其中之一。如果相信內需的潛力較大,輔以適當的政策確保投資增長保持穩定,那麼對外需放緩的擔憂就可以減輕。要看到,中國本身就是一個大市場,這是國內經濟發展戰略不可忽略的事實。發展自己的大市場,勢必應採取內向型經濟的發展戰略。
但是擴大內需與內向型經濟的發展戰略是兩個不同的概念,存在差距。實施內向型經濟發展戰略不可能一日之間完成。然而,像中國這樣的新興經濟國家,如果自身有經濟增長如果長期依賴貿易順差,不僅使本國企業忽略內需不思發展,還會導致國家間的貿易摩擦。從發展趨勢看,長期的出口順差難以持續,保持國際間貿易平衡成為常態,才是經濟健康的表現。所以,加快調整經濟結構、拉動消費、擴大內需才是保持中國經濟又好又快發展的長久之計和立足之本。
從這個意義上說,中國不回到內向型經濟上來是沒有希望的,發展外向型經濟只是一個歷史階段的現象。在這個歷史階段人們獲得了大量的外部資源,也有效的利用了這個外部資源,也獲得了大量的外部經濟所得,對人們也有利。但是這個階段性使命完成後,如果仍採用外向型經濟發展模式,將存在很大的風險或危機。
中國總理溫家寶2008年03月05日所作的《政府工作報告》提出,要推進經濟結構調整,轉變發展方式;並強調促進經濟增長由主要依靠投資、出口拉動向依靠消費、投資、出口協調拉動轉變。這預示著中國經濟發展面臨重大轉型,消費已成為促進經濟發展主力,之前的外向型經濟勢必轉為內向型經濟。
中國經濟之前的發展模式是外向型經濟,也即以投資和出口為主帶動經濟的發展。這次溫家寶在報告中加入了消費一項,並將它提到了投資和出口的前面,對於中國經濟的發展來說,這是改革開放三十年來經濟發展模式的一次最重大變革,因為這樣的調整意味著中國的經濟增長將建立在內需市場的基礎上,即由“外向型經濟”轉變為“內向型經濟”。
溫家寶在將國內生產總值增長定為8%左右的同時,也明確指出,國際經濟環境變化存在著不確定因素和潛在風險增加,當前全球經濟失衡加劇、增速放緩,國際競爭更加激烈;美國次貸危機影響蔓延,美元持續貶值,國際金融市場風險增大;國際市場糧食價格上漲,石油等初級產品價格高位運行;貿易保護主義加劇,貿易摩擦增多。這些都可能對中國經濟發展帶來不利影響。
與此相呼應的是,國家統計局負責人表示,2007年消費對GDP的貢獻七年來首次超過投資。在此之前,自2001年以來,投資對GDP的貢獻連續超過消費。投資率過高、消費率過低的結構失衡問題一直困擾著中國經濟。而去年發生的這一結構性變化,可能意味著經濟增長方式開始出現“拐點”。初步估計,在2007年11.4%的GDP增長中,消費、投資、凈出口分別拉動4.4%、4.3%及2.7%。專家認為,受人均收入加速增長、擴大消費需求政策生效、奧運經濟刺激等因素影響,2008年消費對經濟增長的拉動作用可能將更加明顯。